“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在以色列社会学家的一次采访中,有很多母亲都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当妈妈的想法。而她们不想当妈妈的理由,并不是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而是有了孩子之后却失去了自己。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 · ·

今年春节,李焕英火了,饰演这个角色的张小斐也一起火了。

直到五月,妈妈的光环还没从张小斐的身上挪开,临近母亲节,她也因为这个身份接了不少和妈妈相关的商务。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和薇娅直播的时候,有营销号转发文案直接喊她“斐妈”。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也难怪前段时间丁真从上海回了理塘,别人问他见了谁,他说:贾玲妈妈。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54亿票房,让贾玲成为了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让张小斐成了“妈妈”的代言人。

后来参加微博之夜的时候,主持人问张小斐想对粉丝们说些什么,她回答说:“自己洗”。

因为演了李焕英之后她的微博评论下面全都是网友留言说:“妈,我拉裤兜子了。”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看完电影,哭过之后我也很想问一句,这就是我们的妈妈吗?或者说,妈妈必须是这样吗?

不止一个观众提到,和妈妈去看了《你好,李焕英》之后,自己哭得一塌糊涂,妈妈却不以为然,甚至有的妈妈觉得很生气,因为“李焕英”这样的完美母亲显然是自己做不到的。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也有网友说,剧中贾玲瞒着妈妈制作了虚假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如果放到现实中只会换来妈妈的一顿臭骂,根本不会是电影中欣然接受的结果。

为了确保未来的女儿还是贾晓玲,李焕英拒绝了厂长儿子沈光林的追求,还是选择了贾玲的父亲。

电影中的这个选择被包装成了李焕英的牺牲,其实忽略了这背后李焕英的自主选择,她爱贾玲的爸爸,所以才拒绝了沈光林,或许根本不是为了保住未来的贾晓玲。

望着贾晓玲跑出去的背影,李焕英说:“我觉得我这辈子过得挺幸福的,你咋就不相信呢?”

那是因为我们都更希望,这是母亲为了女儿做出的让步。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在电影的前90%,我们都以为是贾晓玲穿越回了以前帮妈妈改变命运,直到最后观众们才明白,原来是遭遇车祸后的妈妈也穿越了回去,陪女儿演了这么一出戏,让贾晓玲安心。

就在即将离世之前,妈妈还在拼尽全力地爱着女儿,如何能不叫人动容呢?

直到昨天,《你好,李焕英》才登录视频平台,在母亲节到来之际限时免费播出。

必须坦白地说,票房跑了85天后拿到54亿,《你好,李焕英》的成功,是多方共同发力的结果,也受益于春节档其他电影的同行衬托,并不全是“妈妈”荧幕形象的胜利。

反而,是《你好,李焕英》让母亲这个角色的道德感更高了。

她完全包容自己的孩子,默默承受了家里的一切劳动,省吃俭用、毫无怨言。

要知道,作为女儿,我们去看电影的时候代入的是贾晓玲这个角色,自然觉得妈妈如此无私,令人动容,同时可能也会短暂地反省一下自己的任性。

而作为妈妈,看电影的过程中自然代入的是李焕英的角色,转念一想,都已经这么累了,还得忍辱负重为了“女儿想让自己高兴”而让女儿高兴,多累啊。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猫眼数据显示,《你好,李焕英》的观众有高达70%都是女性,男性只占到寥寥29.6%。

换句话说就是,男性对李焕英和贾晓玲这样的母女关系比较无感。他们不但无法代入女儿对妈妈后知后觉的爱,更无法理解李焕英对于这个家庭的付出是怎样的呕心沥血。

这并不怪男性观众,而是这部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基本也只起到了喜剧的作用。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作为贾玲送给妈妈的礼物,那么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说明了一切,但是要成为荧幕“妈妈”的代表作,《你好,李焕英》还远远不够。

贾晓玲穿越的是1981年,就在第二年,韩国的金智英出生了。

同样也是一个年轻母亲的形象,金智英的身上却有着太多沉重的色彩。

她曾经也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职场女性,因为生了孩子回归家庭,在繁重的家务劳动、婆婆的嫌弃和他人的口舌中,她逐渐失去了自己,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日剧《坡道上的家》中,一个年轻的妈妈,因为经历了丧偶式育儿、繁重的家务、婆婆的刁难等种种遭遇后,狠心杀害了自己的女儿。

然后就被丈夫告上了法庭。

在别人眼里,她是不堪的母亲,爱慕虚荣、好吃懒做,根本不配当一个妈妈。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小说《坡道上的家》,封面有一句话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是世界对女性最大的恶意。

有多少妈妈,因为这句话被绑架,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眼泪和脆弱,假装无懈可击。

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尔娜多娜丝曾经采访了23位不同年龄的母亲,问了她们同一个问题:如果带着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回到过去,你会愿意再当一次妈妈吗?

结果是,有很多母亲都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当妈妈的想法。

而她们不想当妈妈的理由,并不是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而是有了孩子之后却失去了自己。

对于“不愿意当妈妈”的想法,外界社会更愿意相信,是源于经济压力,而忽略了在育儿过程中无形的巨大情感劳动。

“李焕英”成为最火的妈,让全国妈妈压力山大

和李焕英比起来,金智英、杀害女儿的母亲、不愿意当妈妈的母亲都是不够完美的,她们没有成为刚毅的母亲,她没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但她们同时也把“妈妈”的伤疤揭露给了我们。

而合家欢式的《你好,李焕英》,恰恰用喜剧的形式把这些都隐藏了起来。

我们欢呼张小斐这样优秀的演员被大家认可,但是也不想让她被困在“母亲”的角色里,从此被唤作“斐妈”。

对于贾玲来说,李焕英是满分的妈妈,但是“李焕英”式的母亲,不应该成为母亲的标准答案。

不完美的母亲,也可以被认可和接受。

在这个母亲节,让我们重新思考对妈妈的感情,是在赞美她们的伟大,还是对她们提出了更难达到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以色列   妈妈   坡道   社会学家   荧幕   母亲节   票房   观众   你好   角色   男性   女儿   母亲   压力   孩子   全国   财经   电影   李焕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