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文 |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青山白鹭


李超是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今年刚毕业,在接到Offer之后,因为不想“啃老”,如何凑齐日常花销成了让他比较头疼的事。

由于他没有办过信用卡,害怕信用卡批不下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走进了出租房附近的北京银行,负责接待的大堂经理王娜了解李超的需求后,递给李超一份申请单,并把李超的身份证复印一份,然后让李超拿着申请单和身份证复印件到了信用卡审批的柜台。

工作人员在核实李超的身份后,将李超的信息输入银行内部大数据系统,发现李超没有任何金融违规的记录,符合信用卡发卡的条件,考虑了李超的特殊情况,北京银行在与李超即将入职的公司电话核实其是否已被该公司录用后,通过简易程序为李超审批一张信用卡。

就是这样神速,李超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张信用卡,虽然只有15000的额度,也完全超出了李超的想象。

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北京银行为李超解了燃眉之急。在往后的日子里,李超每月都按时还款,李超成为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服务受惠的又一客户。北京银行也成为众多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的首选银行,这些优质客户也为北京银行的发展助力,让北京银行在8月28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财报。

2021年Q2财报显示,北京银行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33.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5.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56%和9.28%。北京银行在全球千家大银行中排名第62位,连续8年跻身世界银行百强。

分析指出,在受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财报发布之后,北京银行的股价出现小幅提升,每股股价为4.41元,总市值达932.4亿元。

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1.

/ 数字化下高速增长 /


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6月30日,北京银行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06万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了5.48%,成为国内第一家表内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商业银行。

上半年,北京银行总营收333.72亿元,归母净利润125.83亿元,增速较2020年年末增长了9.08%,年化后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85%和11.68%,环比增长0.02%和0.32%。

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在数字化战略的指导下,北京银行以生产托管云、生产容器云、开发测试云、生产同城云四个全新云环境推动数字化建设,打造高效云生态。提升服务功效超过30%,因此节约2万小时的人工成本。

数字化不仅提升了北京银行的工作效率也让北京银行在上半年零售转型全面提速,实现了贡献占比、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客户规模等多方面的提升,零售营收最为惊喜,营收贡献占比26.4%,同比增长4.1%,环比增幅3.7%。在零售利息净收入、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都有所突破,对总营收的贡献占比均突破30%。同时零售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增幅高达67.2%,代销类业务收入增幅更为凶猛,达到99.2%,几乎翻倍。

而作为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发展重要指标的公募和私募同样发展喜人,整个上半年北京银行公募基金销量增长90%,私募基金销量增长234%,零售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8000亿元,基金余额翻了一番。

伴随着零售贷款结构持续优化,北京银行的余额增长迅猛,在6月末余额达到5430亿元,较2020年年底增长380亿元,增幅达7.5%。数字化转型让北京银行线上合作贷款、自营线上消费贷余额较2020年年末增长22%和131%,经营贷、消费贷增量贡献占比喜人,超过了60%。

数字化的驱动让北京银行的客群基础不断夯实,更多像李超这样的客户涌入,上半年零售客户数达到2455万户,同比增长了199.4万户,增幅为9%,较2020年年底增长97.5万户,增幅为5年内最高。

作为2015年才设立信用卡中心的北京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信用卡专营化建设享受到数字化的红利,近两年发展迅猛,近千人的信用卡团队保障了信用卡业务的平稳、迅猛发展,信用卡客户在上半年新增38万户,累计424万户,较2020年年末增长22%。大量信用优质的用户加入,带动了信用卡业务的爆发,北京银行上半年信用卡增收较2020年年末增长了28%,网申新户同比增长110%,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59%。

与此同时,手机客户端突破1000万户、月活用户首破300万户,“掌上京彩”信用卡APP下载使用量也首次突破百万户,这些都是数字化下的北京银行转型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

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2.

/ 大数据下的不良贷款优化 /


在大数据筛查之下,北京银行持续优化贷款不良率,截止2021年6月30日,该行个人信贷不良率为0.41%,创历史新低。 不良贷款率过高,是要计入银行坏账,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因为银行是资金流动性很强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过高直接的后果是会增加银行的债务负担,不良贷款率还会占用银行贷款的额度,如果不良贷款过多,最大的影响是银行放贷能力变弱。

多家银行近年来对贷款极其谨慎小心,就是因为不良贷款太多,影响了银行放款能力。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如今已经大幅下降,这也直接拉升了北京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了北京银行的余额,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进而提升经营效益。

分析北京银行的财务报表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京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而投资收益所占的比重正逐渐提升,这是一个商业银行发展向好的重要标准,北京银行不断降低利息收入占比,体现数字化红利下北京银行逐渐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银行的新路,这对北京银行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这一切的基础是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使得北京银行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从而达到理想收益。

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3.

/ 深入优化数字化发展 /


目前北京银行业正全力对接北京城市数字化转型。银行业从监管到机构以及所在城市,都不断加大力度为科创企业服务,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银行数字化转型,就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很多人错误地以为银行的本质是借贷,这种认知并不准确,借贷只是银行在金融业务方面的一种表现,提供金融资源的配置服务,协助金融资源的流动这是新时代银行的使命。

在数字化背景下,银行的本质也很难改变,但是数字化却能够改变银行践行金融本质的方式。北京银行深知未来数字化对银行业的改变巨大和影响深远,因此在数字化上狠下功夫。

数字化能被众多银行接受是因为数字化充分赋能个人,这其中包括资金供给和需求信息、信用评价信息的获取,也包括为个人做出合理且符合个人偏好的借贷决策的“智能助手”,北京银行利用数字化赋能个人的优势,将“智能助手”转变成为北京银行在数字化下赋能的角色,将李超这样的客户变成自身的拥趸。

有了这个赋能,北京银行将自身风险降至最低,通过审查的客户意味着有能力承担金融风险,企业无需再集中承担金融风险,这样北京银行可以因此而真正成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服务者,也形成供需两端更为对称的风险承担模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正是有了这种数字化赋能,北京银行才能将不良贷款率降至0.41%,为全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去不良贷款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样本。

北京银行如今已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全行核心战略,持续加大对基础技术研究的投入,初步搭建起涵盖信息技术条线、数字金融部、数据管理部、电子银行部三大部门以及北银金融科技公司“1+3+1”的科技治理格局。

数字化转型已经给北京银行带来丰厚的回报,2021年的半年报,北京银行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深入优化数字化的发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投入金额约占总营收的3.4%)以科技为企业赋能,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数字化方面,以“发现京彩”等五大APP为基础,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以此来提升用户数字化体验。

上半年北京银行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三年行动规划全面落地。目前该行已经完善了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启动了企业数据库的全面建设,以此来构建数据服务体系。

数字化转型,给北京银行带来了什么?

从2018年起,北京银行已将数字化转型全面上升至全行核心战略层面,开启了建设数字化银行的新征程。经过3年多的发展,北京银行实现了规模、效益、品牌的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百年银行”的征程上,北京银行迈出了新步伐。

数字化的成功转型,为北京银行带来了的收益增长,也将助力北京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受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北京银行在2021年上半年依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未来,更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北京   商业银行   银行   净收入   银行业   余额   增幅   信用卡   上半年   不良贷款   贷款   贡献   客户   金融   数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