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邀台积电,中芯扩产28nm,全球缺芯,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中国芯片进口攀新高,3700多亿美元。

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觉得很吃惊,其实近年来国内进口芯片的数据不断攀升,这依赖的程度所产生的潜在隐患也使得我们不得不走自研道路,但不管是半导体设备还是材料甚至是芯片架构,还是依赖于国内,在这种“围堵”的情况下,中国芯又该如何突围呢?

美邀台积电,中芯扩产28nm,全球缺芯,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邓中翰院士在近期的某大会上表示国内进口芯片攀新高,3700多亿美元,而这背后的疯狂是市场所导致也是本土产能所影响,然而,在全球缺芯严重的情况下,或许国产的机会就要来了,只不过面临各种“围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好在是在路上了!

美邀台积电,中芯扩产28nm,全球缺芯,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半导体市场或将变天!

新一轮半导体市场的竞争或将开始了。

欧盟扶持了20年都没有扶持起来的半导体领域,在去年和今年纷纷传出大动作:进军2nm,摆脱对老美的依赖。

对此其还表示希望建立一座晶圆厂,届时全球产能将有2成是来自欧盟。

除了欧盟,日本也曾表示要进军2nm,在看到老美邀请台积电过去建厂的时候也曾邀请过,只是审核的时候发现上游不怎么合适,但日退而求其次的邀请台积电过去建立封测厂,这样意思就很简单了,不管你建什么厂,只要你来就行!

可以说老美对华为、中芯进行制裁之后,也触动了不少国家或企业的敏感神经,都开始走向自研道路,毕竟受限于人还是要仰人鼻息的日子,没谁愿意接受!

美邀台积电,中芯扩产28nm,全球缺芯,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而老美呢?前面我们也说过,邀请台积电过去建厂,这还不算,三星更是自己携带170亿过去建厂,而格芯也开始传出建厂动作,可以说一时间老美也是拿出多种策略来刺激本土的半导体市场,不为别的,就是要稳住自己在该领域的主导权。

而且随着全球缺芯的日益严重化,谁能够掌握产能,谁就拥有着市场和话语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欧美日都开始发力半导体领域了!

美邀台积电,中芯扩产28nm,全球缺芯,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全球缺芯下,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去年我们进口了超过3700亿的芯片,但是按照邓中翰院士的说法就是国内依然缺芯!

但值得一提的就是半导体产能正在向国内偏移。

有数据显示全球主要的晶圆生产线60%以上是在中国地区,其中8/12英寸等主流尺寸都在。而这才是冰山一角。

前一段时间有一份13省对半导体规划的消息传出,可以看到每个省的分工合作,比如北京重点在于半导体制造和设备、上海更像是打造产业链、武汉、程度则是发力于存储芯片等等。

美邀台积电,中芯扩产28nm,全球缺芯,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这一点就像吴汉明院士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实现更多的突破。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中芯国际,很多分析指出本次能够获得“许可”是老美扛不住缺芯的压力,所以才开始“放行”,但是不管怎样,中芯也开始发力,并再投28nm,现在成熟工艺依然是主流,而中芯这样做,或是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吧!

吴汉明院士此前在某大会上表示,摩尔定律放缓,全球缺芯,成熟工艺是主流,这给追赶者带来了机会。

当下我们虽然依然靠大量进口芯片来满足国内需求,但不管是晶圆产线还是晶圆厂都在往国内偏移,或许在全球缺芯的背景下,中国芯也迎来了属于自己是机会!

美邀台积电,中芯扩产28nm,全球缺芯,中国芯能迎来机会吗?

自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技术、产业链、设备等方面我们依然不是很成熟,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在国内众多力量的推动下,中国芯也一定能够加速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三星   机会   全球   分工合作   产能   产业链   院士   半导体   欧盟   芯片   成熟   主流   领域   国内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