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我也没想到会得胃癌,小孩喜欢吃,我就做了。”

7岁的晨晨被确诊为了胃癌,这让从小带他到大的奶奶直接崩溃了。

晨晨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一直由奶奶带着。为了弥补晨晨缺乏父母的爱,奶奶特别宠晨晨,在吃的上面都是尽量以晨晨的口味做,就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饱。

晨晨很喜欢吃炸串,所以奶奶每天都会炸一些东西给晨晨吃,因为觉得浪费,所以油也是反复地用。

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而前几天,晨晨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的表现,这让奶奶十分担心,赶紧带着孙子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竟然被诊断为胃癌,还是晚期。

而说到晨晨发生胃癌的原因,考虑和晨晨的饮食-长期食用油炸食品、重复油有关。

这让晨晨一家直接崩溃,尤其是奶奶,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只是疼爱孙子,孙子喜欢吃,才给他炸东西吃,怎么就吃出了胃癌。

医生既无奈又气愤,道:“饮食习惯和胃癌的发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一些食用油的使用、做菜的习惯等,一旦方法错误,很可能招来胃癌。”

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二、食用油不能“可回收”,错误使用会致癌

对于节约惯了的晨晨奶奶,或许直到现在都无法明白,为何食用油反复炸会让孙子患上胃癌。确实,对部分中国人来说,油是可以反复炸的。

但是小妙要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食用油不能“可回收”,错误使用会导致胃癌。

食用油每加热一次,当中的甘油三酯就会被分解一次,游离脂肪酸则会氧化一次,释放出一种有致癌特性的有毒化合物-丙烯醛,从而提升癌症的患病率。

不仅如此,食用重复油可能还会提升癌的转移几率。顶尖医学期刊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发布一篇研究报告,科学家先将4T1乳腺癌细胞注入全部的小鼠当中,然后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食用新鲜油,一组使用反复重用的油,然后进行对照,最终发现:食用重复油的小鼠肺部转移灶更多,且更具有侵入性。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反复使用食用油,从而减少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

根据2017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查出胃癌的人大约有120万,死亡人数约86.5万。可见胃癌的发展现状还是比较让人堪忧,所以对于胃癌要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二、这3种做菜的习惯,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在烹饪过程中,除了食用油的使用方法外,在做菜时候的一些习惯,也可能诱导癌症的发生,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尤其是下面这4种,需要注意避免。

1、喜欢等油冒烟了再下菜

平时我们所食用的油大部分都经过精炼,烟点比较高,等锅烧到冒烟了再下菜,此时的油温已经非常高了,而高温很容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物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这种物质越多。丙烯酰胺属于2类致癌物,可能诱发癌症的发生。

2、不开油烟机

炒菜的时候,因高温会产生大量的油烟,而烟雾当中含多种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比如一氧化碳、多环芳烃、苯并芘等,这些有害物质可呼吸道进入人体,刺激损伤呼吸系统细胞组织,诱发炎症、哮喘甚至肺癌;同时还可以经消化道进入胃的粘膜层、粘膜下层蔓延到胃中,从而损伤DNA,诱发胃癌。

3、放盐过量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1天摄入的盐量为10.5g,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6g的建议。此外,我国居民对于腌制的咸菜、咸鱼、腊肉等又格外偏爱。可盐在酸性条件下还会分解成亚硝酸,这种物质不稳定,会继续分解产生亚硝基,进而与人体蛋白质代谢产生亚硝胺,属于致癌物,所以长期摄入过量的盐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尤其是胃癌。再加上高浓度的盐溶液很容易破坏胃黏膜保护层,引起黏膜糜烂或溃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为癌变提供基础。


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三、预防胃癌,先管好厨房

预防癌症,厨房也是重点管制的一个地方,因为厨房里的一些物件,也可能成为癌症发生的“帮凶”。

·抹布上的细菌可达5000亿

此前,有项针对厨房抹布的卫生调查活动,从北京、上海2个城市采集了1100个抹布样品进行细菌检测,结果让人震惊,当中不仅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菌群,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总量也是极高,北京抹布上的细菌总量为1000亿,而上海更夸张,是北京的5倍!


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粘板上的黄曲霉素最致命

砧板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据亚利桑那大学一项相关研究显示,砧板上的细菌数量达60-90亿,而这只是在西餐加工方式下的结果,在我国形势只会更严峻,因为我国的烹饪方式,需要用砧板加工大量的食材,细菌更易滋生,加上生熟不分、交叉污染的现象更为严重。

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冰箱不清理,细菌在蔓延

冰箱也是厨房里的一大卫生隐患问题,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日常家用冰箱当中也是含大量细菌达1000万/c㎡ ,且含菌群也是多种多样,包括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可诱发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对于厨房卫生,我们一定要多上点心,做好清理工作。

7岁男孩确诊胃癌,提醒:3种常用的做菜方式,是癌症的“帮凶”

这里给大家一点建议:平时做完饭之后,东西该收拾得及时收拾,刀、砧板、锅、碗筷等清洗干净后要注意晾干,不然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而冰箱也要注意定期清洁,建议一个月一次,清洗后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消毒杀菌;东西该换及时换,比如筷子、抹布等,这些东西用久了,细菌特别多,建议1-3个月就换一次。

癌症的发生,包括胃癌,很多时候都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想要预防癌症,就要注意从这些细节上做好!


参考资料:

[1]《妈妈一个习惯导致7岁儿子患胃癌!这些要命的习惯,现在知道还不晚》.知乎.Dr.X.2021-02-25

[2]《食用油不宜反复使用?小鼠试验揭示:或有癌症转移风险》.生物探索 .2019-03-26

[3]《西湖边知名饭店大厨查出胃癌!警惕:它是厨房里的“隐形杀手”,家中顶梁柱们要注意了》.杭州日报 .2020-11-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丙烯酰胺   胃癌   癌症   孙子   砧板   小鼠   帮凶   抹布   食用油   细菌   冰箱   奶奶   男孩   习惯   常用   东西   发生   方式   建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