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今天,拜登在发表对外讲话时宣称:从阿富汗撤军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中国的挑战。

再加上之前美国的一些动作:

7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丁访问新加坡、越南、菲律宾。

7月2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印度。

8月22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访问新加坡和越南。

以及前段时间美国联合日本举行的所谓“40年来最大规模军演”。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来,美国正在环绕中国周边,打造一个盟友包围圈,那些还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人,最好趁早死了这条心,虽然地球很大,太平洋很宽,但美国人是绝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崛起的,因为一旦美国失去了“敌人”,停止了对外扩张,它就离跌落神坛不远了。

世界历史上实力强大的帝国基本都有这样的毛病,一旦对外扩张停止,帝国立马分崩离析,19世纪的英法、二战时期的德国、冷战时期的苏联、如今的美国,一个都跳不掉。


01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衰落

拿破仑在位时,法国的铁骑席卷整个欧洲,脚踩意大利,拳打奥地利,东击沙俄,北抗大英,教皇亲自为他加冕,法国的国运来到了历史的巅峰期,可是,很快就出现了转折点,1812年,拿破仑带领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最后折戟于莫斯科寒冷的冬天,仅剩3万人狼狈地逃回法国,从那以后,法国的国力就急转直下,盟友背叛,仆从国翻脸,最后苦战莱茵、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法国再也没能站在欧洲之巅。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02

日不落帝国的衰落

英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大国,它也是对外扩张停止,国力就开始衰落,1899年至1902年的第二次布尔战争,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为了征服只有数十万人的布尔人,英国投入了四十多万人,阵亡2万2千人,花费了2.2亿英镑,最终竟然只能被迫签订合约。从那以后,英国的对外扩张明显遇到了瓶颈,殖民地也开始逐渐流失,最后在德国和美国的反复挑战下,彻底让出世界第一的位置。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03

德意志帝国的失败

二战时期的德国非常强,在1942年之前几乎就是不败的象征,但是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僵持期间,毛主席就断言:“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一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果不其然,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成为了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从那以后,德国就开始走下坡路。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04

苏联的解体

为什么苏联的加盟国们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因为二战时期有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二战结束后,有“解放全人类”的共同理想,有以美国为首北约阵营的竞争压力,所以苏联的体制,完全就是为对外扩张和军备竞赛设计的,在全国范围内征粮,是为了农业反哺工业,完成国内的工业化,在全国范围内征兵,是为了对抗德国法西斯和北约的军事压力。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二战苏联女性在兵工厂

可是在1989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1989年2月15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已经结束。

1989年3月之后,开始“东欧剧变”,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挨个脱离苏联的控制。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街头火拼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苏联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对外扩张。

再加上戈尔巴乔夫站出来说:“我要一心一意搞经济!”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一夜之间,苏联的加盟国们炸开了锅,毕竟,苏联的联盟体制,就是专门为了对外扩张输出革命,以及和美国竞争设计的,这是加盟国们能够凝聚在一起的前提条件,有这个前提在,大家都愿意跟着你过苦日子,哪怕物资条件确实比美国差大家也都可以坚持,可是现在戈尔巴乔夫直接放弃了这个前提,这就会让加盟国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单纯搞经济,提高物资生活水平,我为什么还要跟着你?学习西方不是更香么?所以,失去了目标,放弃了理想的苏联在短短2年之内就解体了。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05

美国的未来

再看如今的美国,人均GDP7万多美元的富裕生活是靠什么维持的?

南美、非洲、澳洲是它的原材料供应地。

中国、印度、东南亚是它的商品加工地。

中东是它的能源供应地。

欧洲是它的产品倾销地。

整个世界都是它产业链的一环,美国人站在产业链的最上游,拿着高薪,过着富足的生活,赚着剪刀差,收割全世界。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有三个:第一个是科技霸权,第二个是美元霸权,第三个是军事霸权。但归根到底还是源自军事霸权。

中东作为能源供应地不老实了,美国就出兵打了伊拉克战争。

欧洲不甘心一直被美国收割,想用欧元挑战美元,美国就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将欧元扼杀在摇篮里。

中国不甘心一直当加工厂,想升级利润更高的产业,带领国内老百姓提高收入,美国就重返亚太,大打贸易战,进行军事施压。

全世界之所以苦美久矣还不得不忍受现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美国有11个航母战斗群,5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自从冷战结束后,美军还从来没有败过,这是美国能够维持霸权的最重要原因。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高高在上的生活姿态,只要美国还能持续地为他们提供世界上最富足的生活环境,他们就还能忍受美国国内的一些冲突和矛盾,比如,种族矛盾,贫富差距。但是一旦有一天,美国失去了世界霸权,不能通过收割全世界的方式来反哺美国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的那一天,就是美国国内矛盾大爆发的那一天。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和当年的苏联一样,美国全面撤出阿富汗,意味着它的国力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不得不被迫放缓对外扩张的步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大国国力衰退的标志点。

拜登提出的经济振兴和基建法案,本质上和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一心一意搞经济”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因为国内的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所以急需进行改革。

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面临着和苏联解体前一样的处境

而美国如今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死守,和当初苏联在东欧地区的最后抗争,在象征意义上也是类似的,一旦有一天,美国决定抛弃盟友退出西太平洋地区,或者美国遭遇了一场战争的失败,都会导致美国全球霸权的崩塌,从而引发世界格局的大调整。

历史告诉我们: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大帝国可能需要50年,但毁灭一个帝国的时间,可能只需要一瞬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阿富汗   戈尔巴乔夫   美国   斯大林   拿破仑   东欧   苏联   供应地   盟国   帝国   法国   欧洲   德国   霸权   国力   处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