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格局或生变!姚振华再造“四个厨邦”,能击败海天味业吗?

调味品格局或生变!姚振华再造“四个厨邦”,能击败海天味业吗?

文丨李珂

如果计划顺利实现,厨邦距离海天味业仅一步之遥。

“姚老板”注巨资

7月25日,主打“厨邦”、“美味鲜”等品牌的调味品龙头公司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股东中山润田发行股票2.39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32.6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77.9亿元,拟用于:

一、阳西美味鲜300万吨调味品扩产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70亿元。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全资孙公司阳西美味鲜新增酱油、食醋、蚝油、酱类、复合调味料等产品的产能,解决之前发展中一直受到的产能制约,保证公司稳定的产品产出供应,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巩固公司市场领先地位,提供未来5-10年的发展保障。

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7.9亿元。同时,根据公告,公司将在定增前推动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处置,业务剥离有望加速,进一步聚焦调味品主业。

调味品格局或生变!姚振华再造“四个厨邦”,能击败海天味业吗?

据统计,近年来业内企业相关投资规模最高不超过30亿元,建设产能规模最高不超过100万吨。而本次公告中所提预案远远超过上述规模。因此,该笔募资金额以及规划扩产产能都创近年来调味品行业之最。

公开信息显示,中炬高新拥有中山及阳西两大生产基地。其中,阳西基地从2012年起建设,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较高;中山基地从2020年起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扩产计划,预计2022年完成;随着技改计划的实施,将有效提升生产整体效率水平。

此外,财报显示,中炬高新2020年调味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9.81亿元。而定增预案显示,前述调味品扩产项目建成并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204.09亿元,年均净利润51.57亿元。

换言之,本项目将再造四个中炬高新。

除自身投产外,此番定增也将使公司控股股东中山润田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本次交易后,中山润田持有中炬高新股份比例将由25%增加至42.31%,而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仍为中炬高新的实际控制人。

受此消息影响,截止昨日收盘,中炬高新上涨2.49%,报收38.69元,市值为308.2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6月15日,中炬高新曾发布一条关于聘任副总经理的公告,聘任张弼弘先生、李建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然而,在董事会对李建的聘任议案中,出现了两张反对票。其中,董事余健华的反对理由为:“李建长期从事金融行业,对调味品行业经验不深,现在分管物业部门业绩也不理想。”独立董事陈燕维反对理由为:“李建未有调味品行业的相关履历。”

或许,李建的入局,已经为当下的资本操作埋下了伏笔。

对于上述定增公告,昨日晚间,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相关事项的问询函》。

调味品格局或生变!姚振华再造“四个厨邦”,能击败海天味业吗?

该函要求公司核实并补充披露:

一、阳西美味鲜扩产项目的详细规划与方案,分年度说明完工和达产进度、投入金额、实现产能、销售产量和收入金额;

二、扩产项目相关立项、用地、环评等有关报批事项已经完成的审批进展和后续具体审批安排;结合公司市场规模和同行业竞争情况,说明上述扩产项目预计实现204亿元年收入规模的可行性、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报酬率,具体说明相关评估预测参数取值和依据,并充分提示项目相关风险。

三、结合控股股东资金资信、股份质押情况等,说明其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具体资金来源,是否具备认缴非公开发行资金的能力等问题。

有观点认为,在调味品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此次定增募集资金或将助力中炬高新与竞争对手、甚至行业龙头海天味业之间的竞争。

“老二”的野心

2015年,中炬高新被宝能系相中。此后,宝能系逐渐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成了中炬高新实控人。原本的火炬集团成为二股东,持股10.72%。虽然,近年来公司明确了聚焦调味品主业的战略定位,制定了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能过百万吨的双百目标;不过近几年,中炬高新的营收增速与同行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中炬高新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5.4%、12.2%、9.6%;同时期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6.8%、16.2%、15.1%;千禾味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2.4%、27.2%、25.0%,不难发现,中炬高新的业绩掉队趋势尤其“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中炬高新2018年起业绩增速与同行差距不断扩大的时间点,恰好与宝能全面掌控公司董事会处于同一时期。因此,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野蛮人”姚振华并不能卖好一瓶酱油。

《2020-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目前,国内调味品市场的行业龙头是海天味业,其2020年营收达227.92亿元,净利润为64.03亿元,两项数据均遥遥领先于于中炬高新。

调味品格局或生变!姚振华再造“四个厨邦”,能击败海天味业吗?

今年,整个调味品行业都面临不小的挑战。由于疫情期间冲业绩、价格竞争战以及经销商主观上拿奖励等因素,使得厂家向渠道压了过多的库存,导致2021年上半年整个调味品都处于去库存的阶段。此外,今年居民在家的时间比2020年明显缩短,C端整体需求增速放缓,而中炬高新约75%的收入来自KA、BC等C端客户,动销压力可想而知。

今年第一季度,中炬高新实现营业收入12.63亿元,同比增长仅9.51%;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5.17%。这是公司时隔五年后的首次季度业绩下滑。对比同时期海天味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65%;千禾味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91%,中炬高新的业绩颓势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季度,中炬高新还被公募一哥张坤看中。一季报显示,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于去年三季度首次出现在中炬高新的十大股东名单中,随后张坤一路加仓,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张坤管理的3只产品大举加仓5000多万股。

据测算,张坤加仓平均股价为每股59.57元,总成本约为30亿元。若按照现在股价,张坤旗下三只基金可能浮亏超过30%。

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是中炬高新股价下跌,整个调味品板块今年以来的表现都不尽如意。据wind数据显示,板块内12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均呈现下跌趋势。其中,去年股价涨幅第一的天味食品今年年内股价累计下跌超过60%,而龙头企业海天味业跌幅也接近25%。

有观点认为,虽然当下调味品行业快速发展,但已经过了快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供给侧改革的阶段,导致头部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如果本次预案如期实施,将直接影响未来调味品行业的竞争格局。

根据公告,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新增酱油、食醋、蚝油、酱类、复合调味料等产品的产能。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虽然公告中未提及各产品的具体扩产情况,但根据公司自身情况判断,酱油、食醋等大概率是新增产品的主要品类。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著名企业100强统计,中炬高新的酱油产量在国内名列第二,仅次于海天味业,但与海天味业差距较大。2020年,海天味业的酱油产量为237.9万吨,且未来两三年仍有大量产能陆续投产。

不少行业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中炬高新之前一直受产能制约限制,本项目建设完成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巩固市场领先地位,缩小中炬高新与海天味业的产能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为了突出主营业务、打响“厨邦”的品牌知名度,不少热心的投资者提议中炬高新效仿海天味业,改名为“厨邦味业”。不过,由于二股东反对,改名一事迟迟没有落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炬高新的营销推广和股价提升。

但如果定增成功,中山润田所持的股份将远超国资火炬系,成为具有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那么,中炬高新更名或将成真。毕竟,相比“中炬高新”,“厨邦酱油”以及“美味鲜酱油”更深入人心。

调味品格局或生变!姚振华再造“四个厨邦”,能击败海天味业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阳西   调味品   中山   产能   酱油   股价   股东   格局   美味   业绩   资金   竞争   项目   公告   行业   财经   公司   姚振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