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产业链之「数据港」:跟着阿里云吃肉的IDC企业

这是云计算产业链系列第五篇文章,之前的文章可关注我查看。


今天介绍的企业属于云计算上游:IDC。前文我讲到,看好中游的龙头服务商,上游企业如果能够和它们紧密合作,就必定可以分到一杯羹。所以,今天挑选的是“紧密合作”的企业——占比阿里云数据中心超过15%的数据港。


目录

一、什么是数据中心(IDC)?

二、IDC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三、数据港的业务规模和行业地位如何?

四、数据港的优势是什么?

五、数据港未来的前景如何?


云计算产业链之「数据港」:跟着阿里云吃肉的IDC企业


一、什么是IDC?


数据中心可以理解为机房,它是云计算的硬件集合。IDC企业通过运用机房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硬件设施的服务。

数据中心的增长,依附于社会数量的增长。显然,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带来的数十倍数据量的爆发,将让数据中心企业大大获益。


2019 年,得益于国内云计算、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的数据量爆发式增长,IDC 作为海量数据 的承载实体,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 IDC 圈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 IDC 业务 市场总规模约为 1228 亿元,同比增长 29.8%。 根据中国 IDC 圈的《2019-2020 年中国 IDC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预计 2019-2022 年,中国 IDC 业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 达到 26.9%。


国内最大的第三方IDC企业是在美国上市的万国数据,A股市的IDC企业主要有:数据港、光环新网、宝信软件、鹏博士、科华恒盛、南兴股份、奥飞数据等。


二、IDC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特点是什么?


IDC企业可以理解为“包租婆”,它们建设机房,然后租给云服务商,让云服务商专注于软件开发和客户服务。

因此,IDC企业的收入=数量*价格*出租率。要想赚大钱,不仅仅要钱规模大,更重要的是运营效率。


这个行业有几个特点:

1、客户相对集中:客户主要是云服务商、政府以及大型企业。随着公有云的发展,直接对接IDC的企业越来越少,因此IDC面对的客户越来越集中。例如数据港,前五名客户收占比达91%。

2、客户黏性较高:数据中心的迁移是非常麻烦的事,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一般不会切换,所以客户黏性较高,服务合同一般签得非常长。所以IDC企业的营收稳定性较好。

3、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数据中心要接近客户和用户,就跟房子一样,在闹市就好租。一般IDC企业在某个地区有相对优势。例如数据港的资源就集中在江浙沪地区,江浙沪营收占比75%。

4、重资产模式:需要前期大量投入,并且设备折旧率较高,设备的使用年限为3-10年。除了出租率,其他的成本明眼可算。

5、分批发型和零售型: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大型互联网公司或电信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通常不提供网络带宽服务。 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系面向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一般企业等客户(均为最终用户)提 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及网络带宽服务。 数据港属于批发型。


云计算产业链之「数据港」:跟着阿里云吃肉的IDC企业


三、数据港的业务规模和行业地位如何?


2019年,公司营收7.27亿,同比下降20.12%;利润1.1亿,同比下降22.76%。下降的原因是解决方案业务大幅缩水,部分客户业务调整不再续租。细看业务分类,IDC业务是增长的,由6.49到7亿。下降的解决方案业务从2.4亿下降到不足600万。这个营收规模在行业内算是中下的。


截止 2019 年末,公司新增具备运营条件的自建数据中心 5 个,新增 IT 负载合计约 73 兆瓦(mW);累计在运营数据中心 17 个,IT 负载合计约 141 兆瓦(mW),折算成 5 千瓦(kW) 标准机柜约 28,200 个。


云计算产业链之「数据港」:跟着阿里云吃肉的IDC企业


公司运营的机柜数量占阿里云总数量的15%以上,营收80%是来自阿里(本数据来自互联网,未经核实)。2017 至 2019 年, 公司投资建设的 HB33、ZH13 等数据中心项目,最终用户均来自同一互联网公司(财报没明说,其实就是阿里)。 新项目投资超过10亿,合同能够带来24亿的收入。


四、数据港的优势是什么?


最重要的只有一个:抱紧阿里。


2019 年 3 月,公司与某互联网头部企业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 的关于 ZH13 等数据中心项目的合作备忘录;2019 年 12 月,公司再次收到某互联网头部企业关于 合作建设 JN13 二期等数据中心项目的需求意向函,此封意向函是在上述项目合作备忘录基础之上 新增的数据中心项目需求,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约 10.87 亿元,经测算,预计合同未来 10 年服务期内,数据中心服务费总金额约人民币 24.4 亿元(不含电费)。


五、数据港未来的前景如何?


1、行业在高速发展,整体增长超25%。抱紧的大腿是阿里云,而阿里云业务2019年业务增速达69%,在IDC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数据港未来的收入应该是稳中有升。


2、区位优势集中在国内互联网发达地区,包租婆模式,或者算是IT界的高速路收费。算是垒砌了一定的地区护城河。


3、春节后,在线办公、教学等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其中钉钉2小时新增1万台云服务器,创下阿里云扩容新纪录。2020年企业受疫情的影响,是正向的。


4、IDC的技术门槛不高,比拼的主要是客户和运营。还是那句啰嗦的话:紧跟阿里云腾讯云的IDC有肉吃。


——

这是云计算产业链系列第五篇文章,之前的文章可关注我查看。


云计算产业链之「数据港」:跟着阿里云吃肉的IDC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阿里   黏性   数据   企业   产业链   数据中心   服务商   机房   数量   优势   规模   未来   客户   业务   项目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