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用“人工酿造”与“科技酿造”哪个更好喝?

葡萄酒用“人工酿造”与“科技酿造”哪个更好喝?


葡萄酒是属于天然产物,只要有糖分和野生酵母,配合适当温度和湿度,葡萄果汁就会变成迷醉无数世人的琼浆玉液。现代人追求天然生活,不少消费品都标榜全无添加,葡萄酒也不例外,近年天然酒(Natural Wines)在行内形成一股小众风气,他们一般都会说明种植及酿酒期间给予最少的人为干预,让酒客感受酒最原始天然的面貌和风味。


葡萄酒用“人工酿造”与“科技酿造”哪个更好喝?

天然酒有很多别名,又称低人为干预酒(Low-intervention wines)、不加工酒(Raw wines)或裸酒(Naked wines)。


论名称为何,这股潮流愈吹愈炽热,不过还是一直被视为极小众和新派,实则上是部分酒庄有见酿酒业过分依赖及应用科学和技巧,把葡萄酒视为工业产品,失去风土特色,故此鼓吹和崇尚古代的酿酒法,少靠科学方法调整酒味和酒质。然而,有部分酒评人和消费者并不欣赏这些业内“理想主义者”,认为酒质大于一切,因此到今日,这群标明低干预或天然酿酒的人士跟现代科技酿酒拥护者之间,还是经常争持不下。


市面上较为人熟知的“低干预产品”,应属低硫(即低水平二氧化硫,low sulphur / low sulfite)或低/零木桶处理(Minimum / zero oak treatment),可是即使阁下在市面上购入一瓶号称是低硫甚至是不经木桶的葡萄酒,非代表酿酒期间是低人为干预,所以请勿把两者拉上直接关系。


葡萄酒用“人工酿造”与“科技酿造”哪个更好喝?

地下木桶酒窖


有支持使用硫磺的酿酒人(行内称之为传统酿酒拥护者Conventional)强调,硫磺在酿酒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并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有助防止氧化、消毒等效用,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那么久,而且硫根本就是属于天然,无须故意将之妖魔化。


要成功把一缸缸葡萄汁液酿成喝得下的葡萄酒,过程还是挺繁复的,而且还是需要颇多地调整校正,例如上文提及过的加入适量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减低微生物活跃度,尽量保住酒质,尤其含低丹宁的粉红酒(Rosé wine)及不含任何丹宁的白酒(White wine)更加需要,目的是防氧及杀菌。另外葡萄刚搾成汁时含有大量固体物质,大部分酒厂会进行澄清过程(Clarification),一来顾客饮用清澈酒液感觉较良好,二来可增加酒液稳定性,减少出现微生物或细菌破坏酒质机会。


加酸(Acidification)是另一项常见的葡萄汁调整工序。个别气候炎热产区例如南欧、澳洲及美国加州等地的葡萄酸度未必达标,按需要加酸有助提高果汁质素,普遍做法是发酵前把酒石酸(Tartaric acid)或柠檬酸(Citric acid)加进果汁内。


相反,假如葡萄酸度过高,酿酒师就要利用硫酸钙(Calcium carbonate)或碳酸氢钾(Potassium bicarbonate)中和酸度。


除了以上的技术,其他还包括糖分、酒精、丹宁、木桶陈年时间等方面的调节,是否能够需要大幅度调整还是低干预酿酒,就视乎酒厂的取向和法例,我们作为消费者,可以做的主要是参考酒厂提供的资料和自行品评,再根据自己口味喜好购酒,而非一味的追求酿酒干预是高还是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碳酸氢钾   南欧   葡萄酒   酿酒业   硫酸钙   糖分   酸度   拥护者   木桶   硫磺   好喝   酒厂   微生物   市面   果汁   葡萄   财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