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华为参与制定5G行业标准,美国要对华为网开一面吗?


美东时间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暂行最终规则,修改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的通用禁令三和实体清单的规定,以对华为获取美国原产半导体制造设备制造的芯片产品实施限制,对华为极限施压。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去年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华为及相关关联公司便通过委托使用美国技术、软件或设备的海外芯片代工厂生产半导体。


因此,美国不得不在《出口管理条例》上再做文章,旨在遏制华为系企业通过海外公司向华为销售芯片。


或许在美国看来,死磕华为比控制疫情更容易实现。


有压力,但不悲观


2019年华为在集成电路设计端已基本实现自研替代或非美供应商切换,美方继续施压意义不大;但在制造端华为仍高度依赖台积电,且上游半导体设备、EDA软件仍被美国厂商垄断。在半导体设备方面,目前美国厂商占据半导体设备市场约40%份额,其中无论在沉积、刻蚀、离子注入、CMP、清洗、检测等关键工艺方面,抑或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方面,短期内难以寻求能够替代美国厂商的其他来源。


2020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起草了一项规定并提交至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内容是对华为及其关联公司适用的美国成分“最小占比”(de minimis)值从25%降至10%,并将范围扩大到包括非敏感芯片在内的消费电子等非技术商品。可见美国无法容忍华为沾到自己任何便宜。


而近期,华为更是传出和欧洲法国-意大利半导体公司STMicroelectronics合作设计手机和汽车芯片,以应对美国对于芯片供应商的管控。据日本媒体报道,华为最前沿的5G手机中,美国原产成分的占比已从此前的10%降至1%左右。因此,美国利用修订后的“直接产品规则”加码对华为制裁力度,华为的芯片供应链虽然可能面临不小的压力,但仍不应过于悲观。


让一步,以退为进


2020年5月6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即将签署一项新规,允许美国企业与华为合作制定下一代5G网络标准。


当时,有很多人觉得,是不是美国要对华为网开一面?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太幼稚。


其实,美国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自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以来,由于美国科技企业不确定他们的员工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与华为分享技术和信息,故停止了相关的技术共享和研发,以免违反美国的禁令。


据美国行业和政府官员称,将华为列入黑名单反而让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因为这让华为在5G网络标准制定会议上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美国的工程师们则处于劣势。


虽然该法案在表面上缓解了对于华为的制裁,但其针对对象并非华为,而是美国的科技企业。该法案的实质内容在于允许美国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标准机构,共同制定5G标准,而并非放开对华为的出口禁令。


因此,该法案乃是美国政府消减此前禁令对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的举措,通过允许美国科技企业参与5G标准制定实现及时止损的目的。


可见,通过这种“以退为进”的法案并不能得出美国政府态度逐渐向好的结论。而结合近期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加码制裁并延期行政禁令的举动,足以认定华为仍将面临更大的制裁压力和合规风险。


要止损,更要遏制


另一方面,从特朗普对中兴通讯和华为的态度,也能看到美国对华为极限施压的态度。


2020年5月12日,特朗普签署关于下放《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1260J节的职能和权力的备忘录(自该法颁布之日起180天内,以及此后每年,总统应向国会提交有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根据2018年6月8日与商务部达成的替代和解协议和替代命令的执行情况的报告),并将该节赋予总统的职能和权力委托给商务部长,商务部长行使该职能和权力应与司法部长进行协商。


反观美国对华为的管制政策和态度,非但没有任何职能下放的信号,而愈有汇集各部门职能联合打击华为的态势。


近期允许美国企业与华为共同参与5G标准制定的举措反映出,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让美国既心生忌惮,又不得不予以尊重。


不管是美国司法部对华为的替代起诉、BIS对“直接产品”规则的修改,还是总统对国家紧急状态的延长,都反映出美国对华为全方位的压制战进入了长期的拉锯战阶段,且美国还试图拉拢其盟国共同限缩华为的国际空间。在全球市场,美国积极向“五眼联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国家施压,要求该等国家对“涵盖的设备或服务”的供应商采取限制措施。2018年8月,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华为参与竞标该国5G网络建设项目。另外,美国还向英国施压,要求英国禁止华为参与该国的5G移动网络建设。


有分析认为,美国近期对华为的所有遏制行为,都是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对华为增加压力,使其通过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来进行“止损”,从而迫使其如同中兴一样,一是付出大量的成本,二是基本呈现“透明”姿态,从而导致华为无法全力进行研发和业务拓展,直接遏制华为的发展,继而动摇中国在通讯科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5G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对华为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暴露了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扼杀的决心。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科技研发水准和自力更生态度的模范代表,华为能否抵制住美国司法、行政机关的压力,无疑将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起到极大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华为屈服于美方的遏制行动,还是美方真正成功的遏制了华为的发展,对在技术、经济上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均会形成巨大的打击。丧失国际市场或丧失科技竞争力,必然导致整个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当前又是5G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一步落后可能导致的就是中国通讯科技产业的在经济实力和技术领域的长期被动。


美国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通讯行业的头部企业实施精准打压,中国相关企业短期内可以从韩国、日本等国寻求EAR管制物项的替代来源;长远来看,应当苦练内功,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演进,保持全球领先水平;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本文编写:三弦

文章参考大成律师事务所《美国对华为极限施压 华为如何涅槃“去美国化”》,特此鸣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华为   美国   司法部   美国政府   商务部   法案   禁令   中国   行业标准   职能   芯片   态度   压力   财经   技术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