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狗不理,这个曾经包子界的领军人物,终于关闭了位于北京王府井的最后一家门店。至此,狗不理包子在北京已经没有一家分店,全线退出了北京市场。

而在狗不理的老家天津,也开始同步进行餐饮门店的收缩,换言之:开始崩溃。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狗不理包子,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至今有100多年历史,该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

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是世界闻名的中华美食之一。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就是这么一个顶着“非遗”的百年老店,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弄成天怒人怨,人嫌狗不待见的呢?

事情的导火索源于2020年9月8日的一条美食博主的探店视频: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视频中,该博主花60元购买了一笼8个酱肉包,又花38元购买一笼8个猪肉包,品尝后总结:酱肉包油腻、没有用真材实料;而猪肉包则是皮厚馅少,面皮粘牙。

但是比起味道一般、包子贵的出奇外,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 服务员在上白粥的时候,手指直接插到粥里,还时不时能听到从后厨传出的咳嗽声和吐痰声音。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事情发生2天后,王府井狗不理餐厅发布声明称,该视频侵犯了狗不理餐厅的名誉权,已经造成相关经济损失,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宣称已报警处理。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啥难吃还不让说?只准好评,不准差评?”

“好不好,贵不贵,黑不黑自己心里没点x数么?还舔脸报警!”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而在某点评软件上,王府井这家狗不理包子店更是只有平均2.8分,差评多达5000多条。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曾经有记者打电话到狗不理集团询问为什么价格比一般包子贵这么多的时候,该工作人员是这么回应的:

“我们的包子和其他的餐馆没法比”,“成本不一样,你是嘛包子?我们是嘛包子?你用的肉是嘛样的肉?”

狗不理,可真是错误公关的典范,“ 百年老店”的名声被自己砸的一点不剩。

其实不仅是天津的狗不理,北京的全聚德也是令人一言难尽: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现在所谓的大品牌“百年老字号”,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贵、难吃、态度嚣张。

任何时代,都不会缺乏饭馆,而老字号之所以被人们称颂,都是因为他们在巨大生存压力下,绞尽脑汁找到自己的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适应市场。

如果价格上没有优势,服务也跟不上来,还有一颗别人不能说不能碰的“玻璃心”,那这些所谓的“老字号”倒就倒了吧,还是给顾客们留点回忆就好了。

包子这个东西就两个属性,一个是快速解饿,一个足够便宜。如果味道足够好,本身有足够的底蕴,还可以适当的溢价,像狗不理这种连两种最基本的属性都做不到的话,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走下坡路了。

维护一个品牌,是需要一个家族甚至一个企业前赴后继的、宗教性的虔诚付出。

品牌不是为人而存在,而是人为品牌而存在。品牌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让人赚钱发财,而是人的存在是为了让品牌发扬光大。

如果品牌的守护者们没有这样的信仰,一心只想躺在“老字号”上吃老本,消费者们凭什么要买单?

餐饮老字号要么经济实惠干净卫生,要么精益求精溢价合理。只要做到这两者中的一条,靠着品牌积累日子都不会差。

一个包子店,非要往奢侈风走,弄个富丽堂皇的大饭店,还把价格弄得死贵,这纯属路线不对。

再见,再也不见!狗不理!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

要我说,当初选的方向就有问题,对自己的定位还不清楚,能挺这么多年就不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全聚德   咸丰   北京   王府井   酱肉   溢价   老字号   天津   难吃   技艺   猪肉   包子   老店   品牌   财经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