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陷入“不断斥责孩子”的状态而无法自拔?解决

不断斥责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给大人和孩子都造成心理障碍,《不断斥责孩子的父母必知的5个原则》中给出了答案!以下请注意收看:

你是不是陷入“不断斥责孩子”的状态而无法自拔?解决

不断斥责孩子的父母必知的5个原则

你对孩子的斥责是有效的吗?

●“针对什么事斥责孩子”

●“在斥责孩子后,是否解决了问题” 等因素考虑在内,斥责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陷入“不断斥责孩子”的状态而无法自拔的家庭非常之多。

大人在与孩子对峙时采取什么应对方法大多都是跟随当时的心情走的吧!

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绪。而且,父母也不是什么圣贤。

把“斥责孩子”当成别人的事

你是不是陷入“不断斥责孩子”的状态而无法自拔?解决

孩子不听话

我们在这里不妨思考一下以下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要斥责孩子?”

②“在斥责完后,你期待孩子变成什么状态?”

●如果能得到如你期待的结果,你的斥责就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无论以相同的方式反复斥责了多少次,孩子都没有任何变化,或有时甚至会向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采取“斥责”这种方式管教孩子很可能就是错误的行为。

●在斥责之前让自己冷静地思考问题,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当时的情绪毕竟正处于激动易怒的状态。

●像对待别人的事一样客观地思考“斥责孩子”这一行为。

●记住,要把“斥责孩子”当成别人的事。

你是不是陷入“不断斥责孩子”的状态而无法自拔?解决

不要斥责孩子

●案例——(化名:冈田女士)

我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一个正在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年龄稍大些。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让我很焦虑,我总是不由自主地骂他,说一些令他不快的话。

他无论做什么都很慢,说得好听一点是我行我素,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眼里没有别人。而且,我一说话,他就顶嘴。

每天都从问“可以做什么”“可以从哪里做起”开始,即使我把每天要做的事都写在了手帐(用于记事的本子)上,也还是照问不误。如果他不知道怎么做,就放着不管。即使做错了,也置之不理。即使我和他说“做错了哪道题,重新做就能明白错在哪儿啊”“有不明白的可以在补习班问老师”,他也只会回答反正我这样的人,即使做了,也不明白。而且做了也是浪费时间”。

起初我都是让自己温柔地和他说话,但他实在太不听话,我才不断地冲他说些令他不快的话。今后我该怎么做呢?我的回答:妈妈每天都过得很焦虑吧!“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总设法想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可越想把孩子培养好,越容易出问题,于是越来越在意孩子的行为和缺点”,这其实是很常见的情况。

实际上,不仅仅冈田家这样,无论哪个家庭,其状况都和冈田家相似一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

如果可能,孩子当然是生活在大人不怎么焦虑,每天都过得积极快活的家庭好一些。但现实却是大人很难做到不焦虑。

你是不是陷入“不断斥责孩子”的状态而无法自拔?解决

让孩子自主行动

有助于打造出孩子自主行动的家庭的“3个原则”

●第1原则 世上没有与自己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人

首先,我们有必要知道:父母和孩子即使外表长得很像,个性和价值观也不会完全相同。

父母在家中的很多场合都容易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孩子,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价值观。

因为价值观的不一致,所以亲子之间会产生冲突。可以说,亲子之间发生冲突大多是由价值观不一致引起的。

这种情况除了父母让自己学会关注并认可孩子的优点外,没有别的解决方法。即使你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希望你明白父母的用心”“希望你做出改变”,也无济于事。…………

●第2原则孩子不做被强迫做的事,即使做了,也只停留在形式上

人抗拒被强迫做什么是很正常的事。正如“面从腹诽”这个成语所示,被强迫做什么的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顺从,但并不是从心底想这么做。即使去做了,他们也最多是“被吩咐什么就做什么”,并无法成为拥有自主性的人。

那么,如果想营造出这样的环境氛围,大人该怎么做呢?

方法是:把父母每日快乐生活的姿态展示给孩子看。“无论什么事都要开开心心地做”,并让自己确信“我能开开心心地做任何事”。

如果父母这么做了,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就能在这个氛围的感染下,逐渐开始享受做事的乐趣。

父母千万不可忘了“孩子不会做父母吩咐的事,但会模仿父母做事”这句话。

●第3原则 每个孩子至少拥有3个优点

“3个”是最低标准,很多孩子都具有更多优点。而能对其未来工作或毕生事业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种子就藏在这些优点中。或许这个种子小学期间还看不到,但它肯定存在。

如果在发现这个种子后,给它浇水,让它晒太阳,孩子就能不断成长。

所谓水,即美味健康的饭菜。而阳光即“父母的笑脸”。

大家知道正在远离孩子的三样东西分别是“大自然”、“父母的工作姿态”,以及“家人的笑脸”。

仅仅凭借“阳光=父母的笑脸”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父母很伟大。

●一个笑脸就能给予孩子安心感和希望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身为母亲的冈田女士必须改变自己的想法”这个结论。但这很可能会让冈田女士产生自责心理,觉得这切都是因为自己不好—当妈妈真的很不容易。

●但是,如果想改变现状,除了父母改变自己的想法外,别无他法。

父母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思考这两个问题:

❶迄今为止的经历是随流水冲走,从此忘得一干二净,还是将它们作为滋养今后人生的肥料?

❷今后如何做,我们才能变得开心、有趣?

用以上的方法帮助“冈田女士”解决了她和孩子的问题,前提当然是“冈田女士”先肯改变自己的行为,作为父母的你愿意为你的孩子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吗?

【正果读书笔记】系列之读《不断斥责孩子的父母必知的5个原则》读书笔记

你是不是陷入“不断斥责孩子”的状态而无法自拔?解决

正果书堂传播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田家   状态   孩子   什么事   正果   焦虑   价值观   笑脸   种子   大人   优点   女士   父母   原则   家庭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