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市场的机与危

说下对目前的市场看法,2018年10月份以来的这轮慢牛,有这几个显著的特点

1、定位高也明确,历史上对资本市场作用定位最高的一次,也是明确有慢牛表述和诉求的一次;

所以,我们看到这2年来,无论是基础制度建设还是市场的引导都跟以前没有章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监管,

有明显的区别,每次重点风险和机会,都会看到降温或者支撑。

2、明显是结构性行情,局部的高估值和整体的合理估值,资金猛怼消费、医疗、科技,

一方面这些行业虽然高估,但也是这一轮牛市重点支持的方向,尤其是科技方向,支持力度最大;

另一方面,这些行业成长性太明确了,即便是炒过了头,拉长时间看也涨的回去。

这是局部的情况,而整体看,上证50TTM12倍,沪深300TTM14倍,中证500TTM21倍整体不说便宜,至少算是合理,没有泡沫化。

这样情况,投资做起来其实挺难的,很多价投看着白酒、医疗、新能车、光伏、芯片这种涨上天的行情,既不敢投资也看不懂;

很多低估的银行、地产、证券、保险,就是趴着,一动不动。

而另一方面,资金盲目的堆积核心赛道,也必然会有土崩瓦解的一刻,回看2020年7月份以芯片为代表的硬科技的下跌,

2021年2月份核心赛道的第一次集体崩盘,跌幅都很大,个股普遍都在30—50%,指数也有20-20%的调整;

而伴随着核心赛道的瓦解,是资源周期、低估值大金融等行业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行情。

所以,大致上,我们的应对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1、保持基本的持仓,3500点位置去谈系统性风险,明显不是时候,市场慢牛的节奏会很长。

2、投资要听话,要抓主流,这一轮慢牛的主流就是科技,包括芯片、新能车、光伏、高端制造、医疗等等,只要不是极端的泡沫,硬着头皮也要持有,跌多了要敢加仓。

3、阶段性的投资一部分大金融、资源周期等低估值且出现基本面翻转的行业板块,对冲核心赛道的高估值。

4、不要融资,不要融资,不要融资,注册制之后的上涨和杀跌都是非常极端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尤其是不能全职投资的朋友,加杠杆不过是加速了财富清零的进度;

如果投资能够保持持续的盈利,加不加杠杆有什么必要吗?真就这么着急吗?

码完字,抬头一看,杨航全面降准,释放0.5%,大致会有1万亿的流动性释放,你看,这慢牛还有什么好质疑的吗?

#我是投资理财创作人##基金投资者保护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市场   赛道   杠杆   局部   融资   泡沫   周期   投资者   芯片   主流   核心   医疗   行情   行业   财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