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光伏,丧钟为准而鸣,2022行业恐迎大洗牌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对政策、市场波动极为敏感的光伏行业,在过去20年的发展史,经历了数次行业大洗牌,无锡尚德、赛维LDK等行业巨头都被甩下了时代的列车。

盛世光伏,丧钟为准而鸣,2022行业恐迎大洗牌


30.60双碳愿景下,光伏在“十四五”元年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虽然在硅料、硅片、组件、逆变器连环涨价抑制下,上半年光伏装机市场表现并不是特别亮眼,实现了1400万千瓦的新增装机,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新增875万千瓦,但在整县光伏试点新政带动下,光伏装机市场很可能在下半年的传统旺季迎来全面爆发。下半年的光伏数据会非常靓丽,这一点无须有任何质疑。

其实,不止今年光伏新增装机会增长迅速,整个“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甚至到“十六五”、“十七五”光伏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国家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光伏、风电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按照截至2020年底,光伏、风电合计装机4.5亿千瓦左右,未来10年光伏、风电市场的新增量6.5亿千瓦水平,翻一倍还不止。

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光伏新政时明确,今年保障并网规模不低于9000万千瓦。国家发改委下发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新政时表态,确保2021年户用新增户用光伏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在7月22日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年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预测,今年光伏新增装机在55-65GW左右,整个“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预计约为70-90GW。

国家政策、地方政策,行业协会、机构的分析预测,均表明“十四五”期间光伏有的干。“十四五”元年,平价上网元年,坐上双碳风口快车道的光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光伏盛世开启的另一佐证是,A股市场上光伏股大牛市已开启,光伏企业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渠道正变得通畅无比。一边是一大批企业通过IPO获得资本助力,实力大为提升;另一边是光伏股暴涨,为定增、发债打开了方便之门。

光伏大牛市来临,光伏股市值水涨船高。据最新数据,隆基股份(601012)市值突破5000亿元,阳光电源(300274)市值突破2000亿元,刚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市值突破2000亿元,通威股份(600438)市值接近2000亿元,仅4家光伏企业市值就超过了1.1万亿。不得不说,坐上“双碳”直通车,基金给予光伏股的市场定价足够慷慨。

可在新能源、光伏的盛世之下,行业内卷已开始趋于白热化,比如说182硅片、组件与210硅片组件的尺寸之争,硅料、硅片价格疯涨累计的行业调价风险,对近年大举扩产、狂飙突击,产能趋于过剩的光伏企业来说,都有可能成为引发2022年行业大洗牌的“黑天鹅”。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据“光伏能源圈”梳理,7月22日举行中国光伏行业年会传递出五个重磅信号,除了预计2021年国内装机55-65GW,N型和Topcon 技术是未来技术主要发展方向,未来90%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70%来自于风电光伏之外,还有两条重要信息,一是预计2023年组件价格将降到1元/瓦左右,二是未来光伏发电成本仅有4美分/度,将低于煤电。

盛世光伏,丧钟为准而鸣,2022行业恐迎大洗牌


这两条信息传递出一个共同信号是,未来光伏组件将会大幅降价。据Pvinfolink网站,182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和210mm 单面单晶PERC组件最高报价都在1.810元/瓦,275-280 / 330-335W 多晶组件最高报价在1.600元/瓦,325-335 / 395-405W 单面单晶PERC组件最高报价在1.730元/瓦。

盛世光伏,丧钟为准而鸣,2022行业恐迎大洗牌


从现在的1.60-1.80元/瓦区间跌到1元/瓦左右,跌去的价格将达60%-80%,跌幅分别为37.5%和44.44%。按照机构预测的这个价格,下游组件的大幅降价必将会传导到中游的电池片、硅片和上游的硅料。按照这个预测,硅料到2023年将会跌到5-6万元/吨,硅片、电池片也将回归到与之匹配的价格。这也意味着硅料从年初的6万元/吨疯涨到18万元/吨,很可能会在2023年被打回原形。

换言之,在经历一轮疯狂的单边暴涨后,光伏产业也会迎来一轮极端的单边暴跌。按照光伏组件跌到1元/瓦,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可能跌到4美分/度,也就是0.24-0.28元/度的情景预测,未来光伏行业的下杀幅度会很剧烈。

光伏晋升为市场主体能源,度电成本优势,是其与煤电相争的最大优势。从长远发展来看,光伏要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与煤电平价或进一步折价是其弥补间歇性、波动性短板,提升竞争优势的根本。很显然,由原材料上涨引发的这轮涨价,使得光伏相对煤电的优势不再明显。未来,只有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增效提质是光伏发电的制胜之道。

考虑到这一点,2022、2023年光伏全产业链降价已势成必然。当下的关键问题是,2021年光伏全产业链涨价的风险将在未来两年有一个集中释放,涨价形成的堰塞湖需要开闸泄洪,这必会引发新一轮行业大洗牌。

事实上,今年这轮光伏涨价,已对业务单元相对单一的光伏企业造成了冲击。比如电池片龙头爱旭股份因硅料涨价开工率骤降,承诺的2020年业绩目标也没有达成。很显然,业务单一相对集中的光伏企业,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这也是今年很多光伏企业,启动一体化战略的原因。

现在硅片市场已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在大举扩产的情况下,2021年原材料及辅料涨价累计的市场风险就像一张多米诺骨牌,只要轻轻一推,后面的骨牌就会接边倒下。

据了解,对于疯狂扩产,产能过剩等隐忧,各家光伏企业也是心知肚明,但问题是同行在扩产,你不扩产,就会被甩下车。不扩产是在等着被淘汰,扩产还能有一搏的机会。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倒在扩产的路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十年前无锡尚德、赛维LDK倒在疯狂扩产路上的故事,或将在2022年全面开演。

光伏市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要么在烈火中涅槃重生,要么在潮水退去后裸游,似乎是一个不变的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盛世   年光   硅片   丧钟   行业   这一点   元年   新能源   市值   产业链   中国   组件   未来   价格   财经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