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杀母亲再自杀,骗了中国80%的年轻人,网贷背后的骗局骇人听闻

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真实悲剧,这个新闻背后可能也是无数家庭的惨剧。故事发生在鞍山,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出生的25岁的女孩小宁去医院看神经科,跟医生谎称自己失眠,医生给她开了一盒安眠药,她把安眠药和在饺子馅里,看着母亲把带着安眠药的饺子吃下去。到了深夜,趁着母亲熟睡之后,小宁用铁丝勒住母亲的脖子,并且用塑料薄膜捂住了母亲的口鼻,她担心母亲可能苏醒,又用平时给猫打疫苗的注射器,对着母亲的心脏又注射了几十毫升的治疗感冒的药和盐水,等母亲彻底没有呼吸之后,小宁仓皇失措地从家中逃离。几天后,她在大连自杀未遂被捕,她数次用绷带把自己绑好,想在浴缸里把自己溺亡,但是都没有成功。

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生会对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下此狠手呢?后来她在法庭上陈述理由的时候,人们才明白,原来她是因为借了网贷无力偿还,生活压力每日剧增,生活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她母亲平时身体也不太好,所以她想先把妈妈杀了,然后自己自杀。

先杀母亲再自杀,骗了中国80%的年轻人,网贷背后的骗局骇人听闻


1995年出生的小宁,不赌博不挥霍,但是欠着信用卡、有钱花等网贷平台共十几万的欠款和贷款。这就奇怪了,这么大的窟窿是怎么产生的呢?调查结果显示,是因为小宁有一次信用卡没还上,她就去借网贷,拆东墙补西墙,从此走上了以贷养贷的不归路,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但是她每月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对于十几万的贷款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每天还要面对催收贷款的电话和短信的巨大压力,她彻底绝望,最终酿下如此惨剧,杀害自己母亲,并且想要自杀。

小宁的行为固然罪不可赦,但我们如果简单把情绪宣泄在她一个网贷受害者的身上,的确也有失公允。我们应该来冷静的分析一下,把这家人逼上绝路背后真正的原因。其实只要略有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这背后的元凶,就是把债务从几千块钱滚到十几万的网贷!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我们一般人都没有被网贷套路呢?其实啊,网贷套路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深很多,你要是明白它给人下套的逻辑,就不会怀疑它的罪恶嘴脸了。

网贷专门挑有偿还压力的人去投放广告,比如你应该看过那种网贷视频广告,一个送外卖的小哥,在路上看到突发疾病倒地不起的老人,出于好心赶紧把老人送到医院,老人住院之后,来了一位经理,这个时候老人董事长的身份被揭晓,外卖小哥一看老人没事了,又是有钱人,就告别转身想走,但是呢董事长一定要感谢他,令人啼笑皆非的就是董事长感谢小哥的方式,是命令他打开手机,输入手机号查自己的贷款额,并且告诉小哥万元日息最低才1块9,如果现在借款,还可以免息30天,如果你不借就亏大了,紧接着董事长对着镜头督促关注,赶紧下载某app。

先杀母亲再自杀,骗了中国80%的年轻人,网贷背后的骗局骇人听闻


还有一种广告,就是一个农民工模样的男人,带着老母亲来到大城市看病,晚上住宾馆,但是普通房间都住满了,询问还有没有普通标准间,但是宾馆工作人员一脸不屑的告诉他,只剩下最后一间豪华套房,农民工正在低头犹豫的时候,突然一位大老板出场,一把抢过农民工的手机,一顿操作之后,立刻贷出了15万块钱,然后满脸得意的教育年轻人要学着点。

类似这样套路的借贷广告,如今充斥着各大社交媒体,话术都是一致的,无非是告诉你,借款门槛非常低,只要你有身份证和手机号码,几分钟就可以神速放款,而且即可到账,最重要的是免息或者低息,而且总是说,不过就是一瓶矿泉水的价格。

他们用大数据抓取的广告投放对象非常精准,专门挑那些二十几岁大学生,或者是大学刚毕业,但欲望大于收入的年轻人下手。比如说女生喜欢的口红,鞋子,包包或者衣服,男生喜欢的数码产品,手机或者潮牌。这些物质的东西都是煽动他们贷款的筹码,虽然大多数人的理智都在告诉自己不要借钱,借钱可能会入不敷出,但是年轻人还是顶不住广告的狂轰滥炸,不断的给你洗脑,低息甚至是免息,想花就花吧,生活也不是靠节省省出来的,而且呢分期付款也没啥压力,令人梦想的海岛游想玩就去玩吧……年轻人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被洗脑然后掉入深坑。


先杀母亲再自杀,骗了中国80%的年轻人,网贷背后的骗局骇人听闻


做广告的尽力诱惑,大声的喊叫:借款,再也不要错过机会了!但是对你可能要承担的风险和预期的后果却只字不提。因为你的欲望,就是他们即将实现的利润!

有一份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有着86.6%的年轻人都在使用信贷产品,并且只有42.1%的年轻人能在当月环境消费类信贷,也就是说中国有80%以上的年轻人被骗入过网贷的坑里,只有一半人能爬出来,另外一半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爬出来,或者说不知道还能不能爬得出来。

鞍山小宁的悲剧,只是无数欠债年轻人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已,这一代互联网“原著民”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洗脑,勾起了人性中更多的贪婪。所以超前消费的欲望必然会掉进资本设计好的圈套。

先杀母亲再自杀,骗了中国80%的年轻人,网贷背后的骗局骇人听闻


几年前,武汉理工大学评出的学校三好研究生罗正宇,屡次爬到一家廉价旅馆的楼顶,反复想要自杀,又很犹豫。但是最后一次,他还是用一根绳子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家人收拾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的手机支付宝余额仅七毛一分钱,有13个手机网贷app,竟有五万多元的网贷债务,贷款金额从1500~8000不等,分期是半年到一年不等,他所住的旅馆一天55块钱,遗物也就是一部1000块钱左右的手机,一个空空如也的破钱包和几件旧衣服。

先杀母亲再自杀,骗了中国80%的年轻人,网贷背后的骗局骇人听闻


那罗正宇他都是一个很挥霍的人吗?后来调查发现,他的支付宝消费记录显示,他的活动轨迹基本上围绕在租处附近的便利店、咖啡店、炸酱面、牛肉面和汤包馆子,看起来他也没有任何高消费的地方。但是小额贷款竟然给他带来了五万多块钱的债务,也就是这点钱,压垮了这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

我们无从知晓罗正宇究竟是如何走上这失控的借贷之路的,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诱导性的广告的确要付必要的责任。但这就是这个价值观的问题了,因为在资本的眼中,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比青少年的生命重要。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这个圈套一定有很多人会毁在这里面,但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个世界上那些如蝼蚁一样生存在角落的罗正宇们,这些底层的年轻人,有一些正在上学,有一些或者刚刚毕业不久,他们的确有着各种各样的个人问题,但是资本设计的一个又一个坑,在那等着他们,他们本来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却因为中了圈套,而在角落里悄悄枯萎了。

先杀母亲再自杀,骗了中国80%的年轻人,网贷背后的骗局骇人听闻


在这里要向全社会呼吁,关注这个阴暗的角落,甚至去讨伐这种资本的圈套,这种无良的金融黑机构,他们完全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目空一切地将他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得到相应的责罚,有句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最后也要在这里忠告年轻人,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欲望,不能被欲望裹挟,因为你的欲望必须要在你的能力和努力承受范围之内,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度日,绝对要避而远之。你一定要有能力躲开人生路上的各种套路和坑,这是你的人生的必修课。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那些即将踏上大学之路的和独立生活的年轻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所以看到文章的朋友就转发出去吧,让身边的朋友都知道网贷背后这些骇人听闻的圈套,避免以后他们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小哥   拆东墙补西墙   年轻人   母亲   骇人听闻   安眠药   块钱   套路   农民工   圈套   骗局   债务   中国   董事长   贷款   老人   欲望   广告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