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这是中国选美的公路之一,同时也是一条最为壮烈的中国公路,这条公路跨过天山和一年四季,将世间美景尽收其中。除了罕见的美景之外,也有世所含有的凄美与壮烈,在562公里的长度上,,168位修路人死亡,2000多人伤残,平均每3公里就有一位修路人倒下,四个人伤残,这条公路就是独库公路。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独库公路北起新疆独山子,跨越天山,南至库车,这条路五分之一处于永冻层,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跨过近十条大河,翻过四座雪山,所以当每一副山河画卷在你眼前铺开,都有震撼心魄的绝世之美。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这是一条一年只开放五个月的公路,在公务员大山深处有一个陵园,里面有168块墓碑,当2米深的大雪将这条公路吞没,气温零下40度,再无人烟光顾的时候,依然有一对夫妇守在这里,丈夫在陈俊贵,妻子在孙丽琴,在他们六十多岁的人生中,有37年在此度过。关于他们,有一个最后一个冻馒头的故事,感动无数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1980年,一个风雪肆虐的夜晚,四个人被困于风雪之中,除了吃雪,已经两天两夜没吃过一口粮食了,精疲力尽的时候到了,他们只剩下最后一个冻馒头,谁吃了谁就能活下去,剩下的便要冻死在这茫茫的雪原上。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刚调到班里38天的班长发着火,命令年龄最小的陈俊贵吃下了最后一个冻馒头,不得违抗。很快,在最前面开路的班长第一个倒下,死前对陈俊贵留下遗言,生前未能尽孝,如果谁能活下来,请帮忙到老家看望一下父母。后来副班长也一头栽倒,没能再爬起来,剩下的两人最后掉下山崖,才侥幸获救。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1983年独库公路通车,已经退伍还乡的陈俊贵又主动回到这里守墓开荒,从此便坚守于此。每当游客来到这里,他都会跟他们讲起最后一个冻馒头的故事,一讲就是36年。尽管故事讲了一千一万遍,但每当讲到那个馒头的时候,老陈依然会眼泛泪光,他说今生今世都要守在班长墓前,让他永不寂寞。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这里的峭壁连飞檐走壁的黄羊都没胆站立,这里的山峰连骁勇的山鹰都不敢翻越,但从1974年~1983年的十年之间,13000人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在风雪之中跨过雪山,登上峭壁,扛着铁锹,抡起锤头,用168条生命、2000多人伤残,换来了562公里雄壮秀丽的天险之路!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每三公里死一个伤残四个,中国最壮烈公路,冻馒头的故事感动国人

当你看过那绵延的山脉,亲睹过那奔涌的河流,走过九曲回肠的道路和那飞跃天堑的桥梁,然后再来听听他们的故事,你再去看他们的身躯,已化作那一条条桀骜不屈的山脉,而他们的血液,是那山间的奔涌,更是那款款溪流,正如乔尔玛陵园墓碑上刻的那句话: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伤残   壮烈   库车   馒头   山脉   天山   公路   故事   峭壁   陵园   零下   墓碑   风雪   四个人   中国   班长   国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