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那么用心,用户怎么还不买揽月的账?

有人用“月销1000台”来界定揽月成功的标准,这个标准很奇怪。

当产品市场表现低沉的时候,总会有人拿出更低的标准来试图给失败品定出一个合格的说辞,对于目前的星途以及揽月来说,其最需要的仍然是销量,因为只有销量才能够拯救投资心态低迷不振的经销商体系,才能够证明星途品牌有存在的价值以及继续运营下去的必要。

星途那么用心,用户怎么还不买揽月的账?


过去4个月,揽月完成了不足4000台新车销量,精准数据截止到5月底,是完成了2379台新车销量,对于销量数据,星途比较隐晦。

原因是,揽月并没有在市场中掀起很大的热度,较高的定价以及星途品牌本身就存在的认知度缺陷以及经销商体系缺陷,并没有进入很多人的选车清单中,再加上席卷行业的芯片危机,揽月的登场在内部看来,似乎是匆忙且被迫的。

被迫到,星途给一台中大型2.0T车型配上了一个50L的油箱,它的综合续航能力,甚至不如一些电动车。

很快,星途就在两个月后配上了“长续航版”车型,不说假话,这是我干了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个在燃油车领域看到“长续航版”字样,我能看出来星途很想挽回市场的意愿,同样也能看出来星途这台车推向市场的匆忙。

星途那么用心,用户怎么还不买揽月的账?

要知道,同级别车型无一不配备70L+以上的超大油箱,汉兰达为72L、昂科旗为73L。

星途也在很努力的表现自己,努力到很能听懂市场要什么,但事实上这种推出“长续航版”车型的意义,就是为了弥补设计草率的尴尬。

这个时代不缺新品牌,但新品牌缺一个打动用户的理由。

严格意义上来说,星途不算是一个非常新的品牌,作为一个上市三年的全新高端品牌,星途接替的似乎是观致无法做好的10万级以上“高端市场”,尹同跃的那句“先卖10万小目标”放在今天来看,成为了别人攻击的口实。

星途那么用心,用户怎么还不买揽月的账?

如果只说揽月这款车,那么或许用本不应出现最为合适。

20万级市场用户消费更在意的是恰到好处的价值表现力,而不是过分哪哪儿都更大,但不切合用户场景的车型,过去一个时代有很多企业都出现过失败品。

譬如说哈弗H7L,它拥有15万级出色的动力、尺寸以及空间、配置表现,譬如说吉利豪越,拥有15万以内最出色的数据优势。

这些都是销量上的失败者,他们都单纯的放大了数据优势,完全忽略了人性的消费。

20万以内用户群体选择,还没有到不在乎品牌以及油耗的层面,揽月巨大的尺寸以及较大的质量,让它的用户不堪油耗重负,工信部油耗接近8L也就意味着日常使用油耗高达10L乃至11L。

星途那么用心,用户怎么还不买揽月的账?

而回归到揽月的优势上,它的优势是更好的动力以及更大的尺寸、空间表现。

事实上,对空间的诉求,15-20万级市场,丰田RAV4、本田CR-V这些车型已经能够满足99%的用车场景,长途出行、短途运载这些车型都已经足足够用。

更大,意味着浪费,对用户群体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强。

揽月陷入的是当年的博瑞怪圈思想,总想着把数据做到更好,把尺寸做到更大,但丝毫不考虑用户的使用价值,更大的尺寸意味着掉头、停车的不便,更大排量的发动机对养车、用车、修车也是一种压力。

星途那么用心,用户怎么还不买揽月的账?

更大车的消费群体,事实上要求的不仅仅是更大的尺寸,还有更好的品牌价值,更好的服务标准以及更好的认知度。

只是做好大,完全没有用。

我没有见过有哪一台车,是因为做到了单一程度的过分大就得到了消费者认可,想要成功必须要配套品牌、口碑以及经销商服务体系,这就像一个更高的木桶,产品只是一块木板,品牌、口碑以及服务则是其它木板。

星途那么用心,用户怎么还不买揽月的账?

揽月只是做好了一个,怎能成功?

对于更多人来说,20万的合资SUV已经足足够用,选择星途的理由如果仅仅是大,仅仅是更加溢出的产品力,更多是没用的,是无法刺痛用户痛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用户   譬如说   油箱   销量   油耗   木板   车型   尺寸   用心   经销商   优势   标准   品牌   数据   财经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