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银行职员,追着你办卡送礼物,其中有啥“套路”?

引言

随着超前消费观念在国人日益传播开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上了信用卡,这让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现银行职员在大肆的推广使用信用卡的场面。

一、信用卡深入人们的生活

众所周知,随着“超前消费”越发的在年轻人当中盛行开来,越来越多的人为此背上了各式各样的贷款,据数据显示我国约超九成的年轻人背负有贷款。他们贷款的方式除了通过各大线上平台借贷以外,还有一种最为原始的就是通过银行办理信用卡了。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我国共发行了超七亿张信用卡,这也就是说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持有信用卡。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去银行时,银行的职员也会追着我们办卡送礼物,这其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套路”?

为何银行职员,追着你办卡送礼物,其中有啥“套路”?

信用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后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后来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传入中国。它是通过先消费后还款的消费方式,按照持有者的信誉以及资产情况设定一定的限额,然后支持超前消费,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有消费欲望的,而有的时候我们却因为暂时的拮据而只能停止消费,或者是在紧急情况出现的时候囊中羞涩无法解决问题,想来十分的遗憾。而信用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持有者缓解经济上的困难,因此一开始在拥有超前消费意识的外国人看来十分的便利。

为何银行职员,追着你办卡送礼物,其中有啥“套路”?

二、信用卡在中国的现状

而当信用卡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像国外一样深受欢迎,但是随着中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我们不难发现超前消费已经成为了一件平常的事。而信用卡在这时也不知不觉地在我们的生活中火了起来,现在无论是走在街头上还是在网络上我们都能看到有关信用卡的宣传,甚至最为明显的是每当我们出入银行的时候,总是能看到银行的职员追着顾客办卡送礼的场面,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办理了信用卡。截止至2021年我国都已经发行了7.84亿张的信用卡了,让信用卡消费成为了人们重要的消费形式。

为何银行职员,追着你办卡送礼物,其中有啥“套路”?

我们都知道对于超前消费是有利有弊的一种消费形式,就目前来看它所带来的危害也是极为突出的,但是银行作为国家的重要财政部门,为何还要大力的推广信用卡的使用?而且银行就不怕借贷人还不上贷款所造成的银行亏损吗?毕竟按照平均的贷款额度为2.5万元,这庞大的发行量对于一年来说也是笔巨大的开支。但其实不然,银行作为发行者它自然首要考虑自身的盈利性质的,它也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它这样做其实也只是为了能够挣得更多。

为何银行职员,追着你办卡送礼物,其中有啥“套路”?

三、银行大量发行信用卡的原因

对于它是如何来挣钱的我们可以从它的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一方面是从办理和管理的费用当中获利,我们都知道办理银行卡的时候卡虽然是免费的,但是每个月还是要交一定额度的管理费用的,而且还按照卡的等级来收取管理费用,尽管这对于个人来说一年支付得并不多,但是要是按照发行量来计算那可就是笔不小的数字。例如以白金信用卡为例,它的年费为2000元,若是7.84亿张的发行量都是这个档次,那么银行一年之内光年费就能有1.5万亿的收入了。

为何银行职员,追着你办卡送礼物,其中有啥“套路”?

另一方面是通过交易的手续费来获利,我们都知道在银行的交易过程中也是存在有手续费的,尤其是信用卡在使用时更是存在有明确的手续费用,尽管它是在持有者使用的合理范围内,缴纳的手续费用也并不高,但是你可不要瞧不起这少量的手续费,毕竟据报告显示光2020年建设银行与交通银行两大银行的交易手续费就已经高达200亿元。由此可见积少成多长期如此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笔极大的财富,所以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就十分的欢迎顾客去办理信用卡。

结语

由此可见,银行大力的推广使用信用卡是有它的套路的,虽然使用信用卡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形式,它的使用的确能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对于部分消费观念没有足够自制力的小伙伴来说就有可能会带来危机。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加上自己又无力偿还借贷,最终造成债台高筑的情况难以收拾,很容易就会造成个人与家庭的经济危机。因此希望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理性的消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合宜的借贷金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套路   管理费用   持有者   范围内   发行量   手续费   超前   中国   信用卡   贷款   观念   形式   费用   信用   银行   银行职员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