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近期,关于教育问题的整改进程较多。其中,“双减”落地,将校外辅导机构打倒,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的相对公平,逐渐减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内卷程度,促进教育向好发展。叫停高校异地办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教育教学资源和经济进行再分配,让市场成为调节,而不是高校建设跟随“有钱城市”跑。高校异地办学被叫停,哪些城市将会受到影响呢?这样处理对学校、当地有哪些影响?我是财经十二辰,专注财经领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说说异地高校那些事儿。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异地办学潮

高校异地办学一开始是国家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当地城市经济和教育一起进步。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一共出现了两轮较大的高校异地办学潮。第一轮是促进了深圳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少985高校成功落地深圳,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大C9牛校。第二轮高校异地办学潮出现在2012年左右,主要是以青岛、苏州等经济发展较强的地级市为主。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在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所选的城市里,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发展强劲的非省会城市、经济实力强的地方代表城市。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经济高,但是高校资源匮乏。而高等教育是将经济和人才资源进行整合的结果,当地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促进,同样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才会吸引更多人才。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像深圳常年以来保持极高的GDP,是中国发展最快最有代表性,经济活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但是早年发展时,根本没有合适的高校建设落地。甚至说国内高校格局已经基本固定,分布在全国各省的省会城市,主要集中在像北京、南京、东北三省、西安等历史悠久的地区。不过就像刚才所说的经济和人才分不开,所以异地办学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当地经济,留住人才。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现在为什么又要取消异地办学呢?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世界前列,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多。在2021上半年公布的GDP数据中,我国的总额达到了532167亿元,同比增速达12.7%。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人民生产生活也在向利好方向进行。但是我们在看到全国各个省份地区的经济数据时,南强北弱,东富西穷的问题更加突出。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在全国经济发展情况中,北上广深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数据,列全国前四。他们的经济地位不可撼动,而剩下全国六强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呢?重庆、成都、武汉属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苏州、杭州、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带。很明显全国经济十强没有西部、西北部地区,北方地区只有北京一位上榜,天津和青岛分别在11位和13位。前20位城市中,也只有4座北方城市,其余全被南方城市包揽。中部地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全国交通枢纽也只排到了16位,GDP总额为6314.86亿元。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百强城市中,东部地区占据明显优势。其中江苏有13个城市入围百强,成为最多的省份,经济实力可见一斑。山东有11座城市入围百强,浙江8座,广东10座。东南地区也有福建的6座城市。中部地区河南有7座城市入围。其余的地区如东北、西南地区都有少部分城市入围。但是像西部的青海、宁夏、西藏地区没有一座城市入围,新疆和甘肃也仅仅只有省会城市排进前100位。由此我国东西部地区、南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明显。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深圳、青岛异地高校扎堆,成叫停重灾区

刚才提到了高校异地办学都喜欢有钱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城市,所以无一例外这些高校的异地选址都落到了这些东部、南部地区的百强城市中。比如:深圳有38所,苏州有20所,青岛有17所。还有像珠海、佛山、东莞、宁波、

无锡等城市也是异地办学的喜爱地。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目前我国一共有140所双一流高校,其中71所高校有异地办学的情况,占据了双一流高校的一半之多。仅仅进行本科教学的异地学校8所,本科+研究生的学校有33所,28所是研究生学校。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办学地点是在省内流动的,而且都是流动到了省会、经济较强的地方城市。比如广东、江苏就有很多高校是在省内流动的,如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另外就是高校的省外流动,这些高校的异地办学地址都是选在了东部、沿海地区。选择在这些地方办学的很多都是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高校。比如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山东威海有分校,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都和东部城市有异地办学合作协议。其中西工大的江苏太仓校区是相当出名的异地学校。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高校持续热衷异地办学有什么危害?

当年开放异地办学潮是为了促进某些经济发展好,但是高等教育匮乏的城市,增加人才流量,更好的保证城市经营。现在我们看到异地办学已经实现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且为当地集聚人才做了贡献。并且像南京、苏州、杭州、无锡、深圳、济南、青岛等城市是2020年毕业生最喜欢去的城市,人才流入量最多的地方。可见,这些城市不再是当初缺乏人才的地方,而且深圳、苏州、青岛目前的异地高校数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说高等教育资源不再存在匮乏问题,自然也就没了要异地办学的理由。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盲目地进行高校异地办学,实行异地高校热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人才流动,加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尤其是异地办学中的中西部高校热情高涨,这些高校原来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如东部高校强,分数也稍低。但是也为西部地区带去了人才流量,而异地办学的热潮形成,这些西部地区的学校东迁,使得本校的生源号召力变弱,使东部城市人才吸引力更强。这样一来,我们所提倡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均衡就不能实现了。甚至成为了拉大东西部经济差距的一大要因。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在东西部经济差距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去往中西部的人才越来越少,东北地区也是一样。很多C9名校在东北地区号召力甚至不如东部的普通双一流,再加上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向该地区流动逐渐减少。所以异地办学改变了原有的高校格局,更对人才流向造成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形成了过度效应。

叫停高校异地办学,深圳、青岛成为重灾区,区域资源公平或将实现

异地办学的叫停,是对经济差距逐步缩小的利好,是对各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均衡。让高校建设、高等教育资源实行市场分配、再分配,让教育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让教育不再跟随钱走,让教育资源实现相对公平,让区域资源实现相对公平。我是财经十二辰,您对停止高校异地办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青岛   深圳   异地   东北地区   学潮   高校   重灾区   苏州   叫停   省会   经济发展   公平   区域   地区   地方   学校   人才   城市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