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崇尚奋斗,绝不等同于强制996,工作不能一把标尺

今天,人民日报官方再次就996制发表评论称,996在法律层面打开后,已经演变成价值观的争锋。工作不能只有一把标尺。若个体乐在其中,或无妨;制度挤压选择空间,则不可取。

如果将996等同于上进、奋斗,而反对996等同于怠惰,就是管中窥豹,抹杀的是人生的丰富性。比起延长工时,企业更应倡导高效而快乐地工作。崇尚奋斗,绝不等同于强制996。

这是强制996涉嫌违法的一说发布以来,人民日报连续第三天发表相关评论。对于马云不断更换的说法,人民日报均一一驳斥。

事实上,企业老板们提出996工作制,并赋予其幸福感、拼搏、成功等价值,并没有引发普通员工的共鸣,反倒是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

道理很简单,老板们为了创造收益最大化,要求大家以奋斗之名认可996,但有几个人最后能够成为“老板”。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朝九晚九的干,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

或许对于部分70后、80后有吸引力,但对于绝大多数90后、00后来说,应该是不认同的。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乐趣。

如果996遭遇强制推行,有多少企业会将薪水按照996执行?还是说,继续以病态“企业文化”的奋斗理念灌输给员工,让大家抱着为自己奋斗、成功的目标主动付出。

人民日报:崇尚奋斗,绝不等同于强制996,工作不能一把标尺

其实,强制996根本没有意义,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变成老板或者高管。如果老板们和高管们愿意,哪怕是连轴转也无妨。但延长所有员工的工作日时间,他们就真的成功了吗?李嘉诚曾说过,“八小时之内求生存,但八小时之外求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人或者一个普通员工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绝不能单依靠5*8小时工作制获得,还得在八小时之外投入更多学习、实践机会。但这里的八小时之外绝不会是简单的延长每天的加班。

而996制不过是为企业和老板创造更多价值,员工能够取得的除了获得一定的加班费之外,不可能达到马云所谓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人民日报   标尺   丰富性   怠惰   工作   加班费   工时   工作制   所有人   普通员工   老板   员工   价值   更多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