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上个世纪60年代,北影剧场上映了话剧《日出》,女主演是话剧演员杨静。

这是一部极具时代特色和悲剧色彩的话剧作品,每每演出,都看的台下观众唏嘘不已,默默流泪。

夏天剧场侧台,副台的大门通常都开着,以确保空气流通。

这天北影厂著名演员陈强(《白毛女》黄世仁)的二儿子侧台大门路过,只觉得全场静悄悄的,唯独舞台上亮澄澄的一片,他从侧台坡道走上去,看见一束光打下来,落在舞台中央,光里站着杨静阿姨。

杨静阿姨一个人在亮光里唠唠叨叨,唠唠叨叨,声音越来越小,眼看就要睡着了。这是陈强的二儿子突然看见一只蝴蝶飞了进来,落在舞台的穿衣镜上。

他不由自主走上台去摘下了蝴蝶,往舞台中央的杨静阿姨眼前一杵——“阿姨,蝴蝶。

剧场原本的悲剧氛围被这个小男孩儿一下子搅乱了,观众哈哈大笑,气的陈强回家就把二儿子暴打了一顿。

当时的陈强也是没有想到,这一顿暴打,就把儿子陈佩斯的演艺生涯生生打退了10几年。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陈佩斯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位哥哥,下有一位妹妹。

网传哥哥是在布达佩斯怀上的,于是取名“陈布达”,老二便顺着往下叫,取了“佩斯”两个字儿。

陈佩斯的童年生活在同时代的人里,物质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富裕了。

那时爸爸陈强每个月的工资有250块,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是一笔绝对的巨款。

赚这么多钱,家里却从来也没存下来点儿,这问题主要出在陈强的消费习惯上。

陈佩斯回忆爸爸陈强的工资主要用在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

那时候护国寺附近有个挺有名的寄卖行,寄卖行的老板都知道陈佩斯家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康泰克斯的照相机,那时候这可是个洋气的东西,全北京也就三四台。

另一个是黑胶唱片机,陈佩斯爸爸从东德淘回来的。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八个月大的陈佩斯

陈佩斯爸爸工资的另一个去处,就是花在“吃”这件事儿上。

那时候西单附近有餐馆,五块钱可以炒一大盘肉菜,陈佩斯一家每周都跟着爸爸去吃一回。

5块钱在那时候是什么概念?

和陈佩斯一起接受采访的杨立新回忆说,那个时候生孩子满月,办一桌酒也就五块钱。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陈佩斯和爸爸陈强

陈佩斯爸爸陈强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应该算是国内第一批接受新文化新教育的青年。

追求自由和解放,逃了家里父母安排的婚姻到了延安后参加革命。

解放后和陈强的朋友战友几乎都当官了,就他没有,名利上的东西是陈强极其不在乎的,长时间来一次又一次救亡剧院的表演让他对“演戏”这件事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那个年代演员的地位并不高,但陈强并不在意这些,一头扎进了这趟“浑水”,一直到去世的前两年,仍然坚守在演艺事业上。

陈佩斯从小和家人住在北影演员剧团宿舍里,和剧场一墙之隔。但因为陈佩斯从小调皮捣蛋成绩不好,陈强为了不让他分心,便不许他看电影,更不许他进剧院。

挨了一顿暴打之后,陈佩斯对“剧院”两个字儿,就更加的敬而远之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陈佩斯兄妹三人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陈佩斯自己说,他是和风雨飘摇的时代一起成长的。

中学还没念完的时候,陈佩斯的爸爸就被卷入了时代的漩涡里,被安排去内蒙古插队,中学还未毕业的陈佩斯与父亲同去。

这一去,就是四年。

沙漠地区的建设兵团条件十分辛苦,这四年的下乡生涯给陈佩斯的一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童年时代富裕的生活让陈佩斯对“物质”两个字没有执念,与此同时父亲陈强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他“精神富足”的重要性。

少年时代4年艰苦的下乡生活磨练了他的身体和意志,日后每每身处困境时,他总会告诉自己。

“我已经是命运的宠儿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日后的陈佩斯成为了敢于掰断大腿的那根“胳膊”。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少年时代的陈佩斯(上排右一)和家人

1972年,陈佩斯18岁,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寻求出路。

那时听说进入话剧团每个月能有45斤粮食,在沙漠饱经沧桑的陈佩斯想都没想,就决定“子承父业”。

他先后报考了战友文工团,总政话剧团,但都因父亲陈强的身份问题而被刷掉。

1973年,听说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成立一个学员队,负责招生的是演员田华。

田华是陈佩斯父亲陈强的老朋友了,两个人一起合作了电影《白毛女》,陈强演反派黄世仁,田华演女主角喜儿。

为了儿子的未来,一辈子没张口求过人的陈强头一回张开了口,托人联系到田华,希望她能给儿子陈佩斯一个机会。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1973年,在父亲陈强的一对一指导下,陈佩斯顺利通过八一厂考试,成为八一厂演员剧团的一名成员。

可惜八一电影制片厂并没有功夫打磨陈佩斯这块“璞玉”。

那时流行的是唐国强式的浓眉大眼的男演员,像陈佩斯这种小眼睛塌鼻梁的,实在是没有市场。

陈佩斯在八一厂演员剧团当了几年演员,就演了几年龙套。来来回回就一个角色,在话剧《万水千山》里演匪兵甲。

躺在床上的时候陈佩斯就琢磨,人家拿我当老套,我心里可不能把自己当龙套啊。

思来想去,他给自己找个只有两场戏的“匪兵甲”想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得和前面的匪兵配合,陈佩斯琢磨在退场的时候可以让他的枪“走火”,恰好擦着头皮打掉的帽子。

第二套方案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还是退场的时候,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摔倒掉鞋”的场景,光摔倒掉鞋还不够,拣鞋的时候还发现鞋边有个烟蒂,他拿起来闻一闻,又夹在了耳朵上,转头一看大部队已经走了,又着急忙慌的去追。

这么一设计,人物性格立住了,喜剧效果一下子也有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在八一厂跑了几年龙套之后,陈佩斯自省或许自己真的不是演戏的料,于是开始琢磨着转型。

一开始是给组里的副导演当副导演,后来干的不错,有了经验,就成了正式的副导演

八一厂当年有个电影,叫《十万火急》,这个电影的剧本本来是陈佩斯的稿,厂领导都通过了,剧组都开始组建了,又突然来了一条命令,把陈佩斯给撸了,不许他作这个导演。

当时八一厂给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厂里没有30岁以下作导演的先例,再者,厂里也没有正团级以下的干部当导演的先例。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八一演员剧团时期的陈佩斯

1980年,入职八一演员剧团七年的陈佩斯终于当了回主角,和他爸一起主演电影《瞧这一家子》。

那时国内文娱方面的禁锢正式解除,文化影视行业进入了最佳的创作时期。

陈强和陈佩斯父子想创作一部轻松愉快一些的电影,但当时国内完全没有“喜剧电影”的先例,整个创作过程十分艰难,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陈佩斯自己回忆说,那时候感觉自己的脑子是年轻的,但思想完全是僵化的。他和父亲还是不太一样,父亲年轻的时候还看过外国电影,他几乎只看过样板戏。

剧本在两父子日夜的打磨中,才稍微有了喜剧的结构和情景。

《瞧这一家子》上映后,在国内引发了非常大的轰动,陈佩斯自己评价说:“现在看来《瞧这一家子》也只能算是比较轻松活泼的宣教剧,不能算是结构上的喜剧。只不过比较轻松,过去电影上不能出现的人物性格出现了,我们人物变得平常了。就这样在当时已经不得了了。

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又看得心梗的,又看的脑溢血的,这是真事儿。也有看的肺岔气儿的,肺泡破了,因为太突然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瞧这一家子》剧照

1982年前后,八一电影厂搬来一位新的演员,因为还没分配宿舍,就暂时住在八一厂的招待所里。

那时候八一厂招待所有部电话,大家谁要打电话就过来排队。

陈佩斯也时不时的过来,排着排着队他就觉得有些无聊,就琢磨着去谁那儿溜达溜达。

溜达溜达着,就看到了这位新来的演员,陈佩斯仔细一端详。

这家伙浓眉大眼的,看着像个好人。

(朱时茂那会儿刚演完《牧马人》,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初代男神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朱时茂《牧马人》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1982年末,春节将至,哈尔滨体育场春季歌舞晚会以一个节目10元钱的酬劳向朱时茂陈佩斯发出演出邀请。

朱时茂陈佩斯想着这十块钱,两眼放光,但又一时想不出表演形式。

说唱歌吧,俩人都是业余的,而且人家还请了蒋大为;说相声吧,也不行,北京哈尔滨曲艺界的人都在那儿呢。

朱时茂一拍脑门,“我们可以把平时学员排练时练习的小品编一编做一个节目啊!”

俩人一拍即合,从平时练习的小品里选了一个艺考考学相关的,排练了几次,便手拉手北上哈尔滨了。

这个小品,就是后来《吃面条》的前身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哈尔滨春节演出过后,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双人搭档及表演形式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回到北京之后就有电影院找到他们俩,一场十块钱,邀请他们在电影放映前做热场表演。

朱时茂陈佩斯开开心心的赚了70块钱,还没在手里头捂热乎就被团里没收了。

八一厂演员属于军人,不允许私立外出进行商业演出。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虽然钱没捞着,但多少捞了些名气。

1983年底,姜昆联系到陈佩斯,问他想不想试着参加春节联欢晚会。

于是陈佩斯和朱时茂俩人就又去把先前艺考考试的小品演了一遍,当时台下坐着马季,姜昆,王景愚和当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

黄一鹤看完之后觉得这东西可以,但是还是需要磨一磨,于是便把这个工作交给了马季和姜昆。

马季姜昆两个人从相声的角度出发,将朱时茂和陈佩斯这个节目“去电影表演化”,又把内容用相声里“三翻四抖”的原理调整和删减了一下。

就这样,春晚舞台上第一个“小品”,《吃面条》诞生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多年来,陈佩斯在小品《吃面条》中所贡献的“无实物吃面”表演被誉为殿堂级的表演情景。

1989年春晚,陈佩斯再次贡献了“无实物表演”中的神级水准,把吃馄饨撒胡椒粉被呛到演的惟妙惟肖,事实上,他手里的那个调理瓶和当年的面碗一样,是空的。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1998年,朱时茂陈佩斯这对黄金搭档在春晚舞台上为观众带来了经典小品《王爷与邮差》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观众最后一次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这两个人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1999年,陈佩斯发现街头巷尾都在售卖他和朱时茂历年小品集锦的碟,拿到碟一看,出品方是央视旗下公司。

之后不久,朱时茂陈佩斯两人将该公司告上法庭,称对方未经许可,擅自发行俩人表演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这场官司以朱时茂陈佩斯胜诉告终,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支付朱时茂陈佩斯两位原告33万赔偿金。

那之后,朱时茂陈佩斯再也没有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

事实上,1998年过后,陈佩斯就不想再为这样一台晚会消耗自己大半年的精力了。

他在评价对方时用了言简意赅的四个字——“特别讨厌”。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做访谈节目时,主持人问陈佩斯,是否对自己曾经的维权行为感到后悔。

陈佩斯笑着摇头,“他们随便对我说不,我也对他们说一次不,但是代价很大了。不后悔,因为你终于可以对他说不了,这个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口的,也不是一般人敢说的。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上个世纪末,其实大部分国内的观众还没有“知识产权”,“著作权”的概念。

所谓的侵犯知识产权,侵犯著作权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是常有发生的,甚至一直到今天,这些事情依然在不停的发生。

主持人问陈佩斯:“(您的行为)改变了多少,现在十几年了。”

陈佩斯答,“没有改变,直到今天盗版盘依然在卖着。”

主持人又问,“那您做这些的意义是什么?”

陈佩斯的回答可谓振聋发聩。

“就是必须有人发声,告诉你们,我是在被侵权。你们是在侵权,我是在被侵权。必须要有人说,否则的话,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后人)看我们今天祖先是这么生存的,他们会愤怒。他愤怒不是强权,而是愤怒每一个接受强权的这个人。”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事实上,1998年前后,陈佩斯的事业正处于一个非常低迷的时期。

1991年,陈佩斯创办了个人影视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私人制片的影视公司。

但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电影市场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影视公司盈利模式从统购统销到各省分账,再到票房分账。

这样的改革切实的影响到了陈佩斯这一批影视创业者,由于初期管理机制不健全,陈佩斯90年代所推出的几部电影作品虽然比较受欢迎,但是公司一直入不敷出。

到了1998年,陈佩斯的影视公司就正式宣布倒闭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网上流传陈佩斯当年过的非常艰难,以至于女儿要交200的学费,他摸一摸浑身上下也只有不到150块钱,于是只好灰头土脸的去找孩子妈。

这条传言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而且陈佩斯也并没有一个女儿,只有一个儿子大愚。

不过陈佩斯自己解释过,说早年为了保护大愚,确实一直对外说是个女儿。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另外,网络流传的“陈佩斯种石榴东山再起”的说法也是谣言。

陈佩斯近两年参加节目的时候澄清过,承包荒山是真的,是因为99年的时候有这么个政策,他们夫妻相应政策就承包了一座荒山。

但是只是为了绿化,网络流传的种石榴种樱桃都是假的。

由于这个传言的流传度太广了,很长一段时间陈佩斯的老朋友见到他都问“你山上今年的石榴卖出去了吗?”

还想着没卖的话帮他一把呢。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2000年,陈佩斯的老朋友,小品《王爷与邮差》的编剧之一王宝社跟陈佩斯吐槽,他的一个朋友被婚姻介绍所的托儿给骗了!

陈佩斯一个福至心灵——“托儿”!还真是个不错的表演主题!

那时他打算做一台话剧,可千禧年前后,话剧行业十分不景气,所有朋友听到陈佩斯要做这个,都免不了一句劝。

陈佩斯没有理会这些,把自己当年的全部家当都投进了话剧《托儿》的项目中筹划中。

2001年,陈佩斯的话剧《托儿》在北京首映,无数观众把对他的思念转移到了话剧舞台上,让《托儿》场场爆满,还没演足30场就回本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接下来几年间,陈佩斯又接连推出了话剧《亲朋好友好算帐》,《阳台》等话剧作品

可以说是创造了国内话剧市场的商业奇迹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在陈佩斯从事喜剧表演之初,陈强老爷子就曾告诫他,所谓喜剧,最重要的就是16个字

逗而不厌,闹而不乱,笑而不俗,趣味由衷。

纵观陈佩斯这些年的喜剧表演,他确实做到了。

喜剧演员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陈佩斯敢用胳膊掰大腿?

每年年末,陈佩斯总会出现在“观众最想在晚会上看到的艺人”前几位,他离开舞台的时间越久,观众似乎越思念他。

这在娱乐圈内挺难得的。

在大家心中,陈佩斯在国内喜剧行业是什么样的水平和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喜剧   匪兵   演员   托儿   剧团   哈尔滨   块钱   话剧   胳膊   大腿   小品   观众   父亲   儿子   爸爸   国内   财经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