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周末2天都没更新,就发了一篇广告,因为我在外面玩。

很多人羡慕我的自由,但自由也是有代价的。

我记得刚毕业上班的时候,每天5点下班就恨不得关掉手机,最讨厌的就是下班了还有人打电话给我。然而领导们呢又特别喜欢占用下班时间,这就让人特别烦躁。

毕竟公司的激励方式是有问题的,每个人从各自利益角度来看,对待事情的做法也是不同的。领导责任大收入高,他所获得的一切都与员工表现息息相关,所以不分上下班,保证自己工作的完成和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是其首先考虑的。

而员工则是拿死工资干活,说好的8小时候你非要玩成10小时,自然没人乐意,于是领导背后喷员工,员工背后骂领导的死循环就这么开始了,说到底还是利益的问题。

唯一愿意下班干活的也只有拿提成的销售,毕竟销售是个按劳分配的工作,每一分付出都是一份回报。

我现在除了公众号也有其他的东西做做,但整体压力不大,还是比较自由的。但我的自由依然是建立在各位5点下班,我还在粪笔疾书的前提下;是建立在晚上你们刷抖音我还在微信答疑的前提下;是建立在各位周末出去玩,我也难得放假的前提下;是建立在你们每天机械重复劳动,而我要像学生一样每天大量学习的前提下。

所以其实要论工作量,你们肯定比不过我,虽然表面上我一直在吃喝玩乐,事实上我确实也一直在吃喝玩乐。。。。只不过我工作的每一分钟都是自觉自愿的,极为高效的。

我的心态和大家肯定不一样,因为我的每一分付出都能看见结果,每一篇文章立即就有阅读量的反馈和粉丝的积累;而大部分人的工作很难获得成就感,干多干少也不会体现在收入上,更可气的是干的好好的还会有沙雕领导来指手画脚,阴险的同事背后打小报告。

所以,自己干确实会舒服、舒心很多,前提是你有这个能力。

于是我们说到了能力上。

不是谁都能像我这样的,一方面我每天的持续更新是建立在每天大量阅读与外出跑盘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更是建立在我从儿童时代就培养出的观察能力与学习能力之上。

表面上看我天天喷人,背后是我对未知领域的极度谦虚,只有这样才能最快的学会知识。这点你能做到吗?更多的人是不懂装懂,只知道和人乱吵一通而不去思考别人的逻辑,一切为了2个字:吵赢。

吃一堑长一智,我栽一个跟头会去思考为什么这样,避免今后再错,所以我摔一次就够了。而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去思考,也懒得思考,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是别人的问题。

自己最对,自己最大,自己最了不起。这种人,从小学习一定也是最烂的,除非有个好爹,否则一定一生无成。

昨天一个挺大的新闻,南京一个高三学生跳楼了,事实上自从疫情复课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很多很多起学生跳楼事件,只不过多数都没报道出来而已。这个事情严重到后来教育部门直接禁止学校检查寒假作业,禁止举行开学考试,禁止批评学生才有所好转。

很多人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僧多粥少,没有办法。

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同时代的珍稀资源是不一样的,以前是饭,后来是衣服,今天是房子,未来是生命,再过几百年可能就是移民外星球的机会。

总之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永远会存在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的稀缺资源,而这些稀缺资源又只能由稀缺的精英所享受。

所以,说白了,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你都必须成为最顶尖的万分之一。

这意味着,大家都不学习,都是蠢货的时候,你要成为万分之一才能出人头地。

而大家都学习,都是爱因斯坦的时候,你依然要成为万分之一才能出人头地,因为世界上不允许有10000个爱因斯坦,10000个爱因斯坦的结果是大家都吃土。。

所以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疯狂阶段,每个人都不傻,都在拼尽全力去竞争那万分之一,结果就是人人都把自己逼疯,因为不把自己逼疯就只能穷疯。

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学区房贵,美国学区房各个都是百万美金起步,比中国还贵。美国的精英孩子们一样是从不间断的培训班,家庭支付着高昂无比的教育支出。

但区别还是有的,美国孩子自杀的少,原因是教育方式的不同,或者说考核体制不同。

我曾经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很自豪,自豪于自己的理科基本功之扎实。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口算能力能强,在老外都要按计算器的时候,我们可以口算出绝大部分题目;原因之二在于我们教育进度之快,在老外还在学密度、体积的时候,我们已开始了动量定理的教学。

这不夸张,我曾经有个朋友在国内属于不学无术型,好不容易被家人弄去了澳洲上高中,竟然被数学老师称为“天才”,因为老师教的他都会。。。。

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到了顶尖科学界的时候,我们的人才表现一塌糊涂,好不容易有几个能挤上去,最后还被发现论文抄袭。。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基础那么好,长大表现那么差呢?

因为我们基础好个屁。

会背乘法口诀算个毛的基础好?那背八股文也算基础好了?

会去思考才叫基础好!

我现在深有体会。

从小事来说,我写文章有时候会用一些古诗句,会用一些典故,或者写经济地产也会引用一些政策法规。

可是这些诗句典故、政策法规我都会背吗?

不好意思,我一点都不会,我全是百度的,我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而已。

我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就是背古诗,每次都是跟着同学对嘴型蒙混过关。可是这又如何呢?影响我装B吗?不影响,因为有了网络,我只要有了印象就相当于完全掌握了。

我需要背下每一次的政策法规吗?不需要,但我知道有这一回事,我只要电脑上敲2下就出来了。

做老板也是一样的,有几个老板能对每一项业务摸得一清二楚?不需要的,我只要知道这件事大方向就行,对我而言关键在于认识会做这件事的人。

科学也是一样,我不需要会口算,这些都是计算机和助手的事,我只要把控大方向就好了,而中国人最欠缺的正好就是这点:在没有人下“题目”的时候就失去了方向。

中国的教育还是要改的,现在的选拔制度把孩子都逼进了死胡同,让孩子们挤破头去钻那一个确定的洞,让孩子苦不堪言生无可恋,这个洞叫做应试教育,也就是一张试卷配一份固定答案,以此把孩子分三六九等。

如果发散一下思维,比如语文考试的时候,不要再脑残兮兮拿一篇某作家拉屎时写出的文章,问孩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搞得作者本人看了都肛门疼。

有本事你就问“如何结合作者生平去评价其写作风格?”

而这,对我们的老师、学生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有翻天覆地的高要求。

最后我们看看法国高考题:


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我觉得,如果中国也是如此教育学生,以思维方式、对社会世界的感知与理解作为评分标准,去给学生评分的话,那么我想,越是“学霸”反而越会热爱、尊重我们的生命和社会,所谓的跳楼只会如天方夜谭。

而当这批有思想、有智慧的孩子长大成人,再以此教育下一代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真正的改变了。


股市扯两句吧

我上周也说了,过了个周末也该冷静下来,所以今天高开。然后又是熟悉的套路,涨到10:30左右的时候开始跑路下行,好在尾盘被拉了上去。

两市成交7700亿算是很低了,外资又在跑,我觉得在美股彻底恢复之前,A股还是人心惶惶的。

今天有个最不好的迹象,就是前几天被XX社点名而暴跌的创业板垃圾股全部涨停回来了。

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这次的暴跌,很多人把锅丢给了XX社。要在以前我是同意的,但这次我不同意。XX社不过是提前引爆了泡沫而已,这次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20%涨跌停的失败。

之前推出20%的时候,我也叫过好,因为这么大的幅度是可以有效制止涨停的,在科创板也印证了这个想法,没了涨停就没了追版打版,也就没了炒作空间,A股就可以健康向上了。

然而这个制度有另一个风险,我当时想到了但觉得可能性不大,那就是一旦有人冒险去玩追20%的涨停板,那就会把A股弄成更大的赌场,比以往都要刺激一倍。这种收益之下,很快就会吸引更多的赌徒参与,从此恶性循环。

而更可怕的是,一旦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一旦大家尝到了刺激和甜头,这游戏就永远停不下来了。哪怕泡沫破裂死了一批人之后,很快也会有新的赌徒补上,完全起不到警示作用。这种情况会极大程度的破坏A股环境,把人气资金吸走,后面的暴跌更是会拖累整个大盘弄出股灾。

所以,我感觉现在非常非常的麻烦,20%的击鼓传花已逐渐被股民所接受,除非立即取消涨跌停,否则根本不可能再禁止住。

有人说,取消涨跌停不是赌性会更大吗?是的,但是赌博时间会被缩短为2-3日,对A股市场的破坏就小了很多,否则像上周那种联动效应下,不断的涨停和不断的跌停,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

可是,刚立下的规矩,不可能立即就改,管理层一度还准备把主板弄成20%,这么一来肯定又要搁浅了。

那么,A股短期的前景,会非常不乐观;波动,会非常的大。


昨天又一个孩子跳楼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爱因斯坦   孩子   口算   学区   美国   涨跌   中国   昨天   员工   能力   领导   基础   自由   社会   学生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