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热干面经济,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武汉的热干面经济,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来源:真叫卢俊


走过很多城市,我发现越是到那些经济发达、城市节奏更快的城市,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后来真就思考了下,早上的时候,走到街道上,看到的早点无非就那两样,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房租太贵,路边开的早餐店也是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少了那个氛围..


那就是“过早”.


​武汉的热干面经济,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武汉是一座有过早文化历史的城市,说是全国最好吃的早餐城市一点也不为过。


据说,在武汉,曾经有网友微博晒28天过早不重样,从武汉餐饮协会统计的口径得知,武汉市面上早餐品种接近200种,足以可见武汉人“过早”文化深厚的底蕴。


尤其是,早上走上街头,大家会条件反射般的问句,就是一句“过早冒”,连接起了人与人,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历史传承下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武汉每天一次的全城运动,有且只有武汉有的“过早”文化。


​武汉的热干面经济,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所以,有需求就有供应,武汉经营早点的行业也是格外发达,超出大家认知之外的发达...


具象一点形容,上百米长的街道左右两边,可以全是卖早点的商户。


但是,这冰山一角并不足以形容“过早”这件事在武汉的重要地位,早餐经济在武汉的“疯狂”程度,今天就来讲讲清楚。


1


首先,武汉到底有多少家经营早餐的网点?


从武汉市2019年末披露出的数据看,小餐饮经营者有49868户,其中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小型餐馆47241户。


4.7万个早餐经营网点,而小型餐饮是规定面积在50㎡以下的经营场所,据了解,这一类餐饮经营场所基本在30-50㎡,意味着消化了全武汉200万㎡左右的商业面积。


而一个这样规模的早餐店需要付出的月租金在5000-6000元,一个月纯租金就达到2.35亿元的规模,这仅仅是房东的收益。


另一方面,早餐行业带动的就业量也不可忽视,按照一家店3人的基本配置,安置就业人数也达到了14.1万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偌大餐饮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足以感到吃惊。


当然,继续深入了解后,我们看到的现象继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早餐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你不曾想到一个小小的早餐店涉及到的场景之多。


经营者-准备加工食材,开门守店;

物流配送-风雨兼程送原材料上门;

原料产出-农民日夜辛勤种植小麦;

收银系统-小程序点餐、第三方支付都是必不可少;

供货商-原材料、设备供应;

消费者-现场点单堂食

……


这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现代化作业流程,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数十万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同时,维持了社会稳定。


未来,武汉这座城市的伟大,一个个世界级的工程足够瞩目,需要“举全力发展”,但那些寂寂无名的群体,数量更多,范围更广,更需要城市的关注。


2


为什么偏偏是武汉,能够孕育出一片如此适合早餐创业发展的土壤?


码头城市的文化,正是武汉饮食习惯尚交流、喜汇聚的包容性的体现,自明清以来,即是一个以贸易为主的城市,各省商帮交汇,他们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文化。


再深一层,饮食的包容,折射的是生活的多样多元与美好幸福,新事物、新风尚比较迅速地呈辐射状向四周传播,为了武汉注入了“过早”创业的基因。


近年来,本地头部特色早餐商户的不断扩张,进一步打开了整个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老字号蔡林记达28家,三镇民生甜食馆达25家,常青麦香园达100多家,陈记炸酱面达48家,老汉口三镇民生甜食馆达29家,这5家面馆日售热干面近50万碗。


​武汉的热干面经济,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从一家独大到群雄逐鹿,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给了后来者更多机会。


当然,头部品牌商户持续的深耕,很好的为其他同行打样,有收到融资、有加盟模式,逐渐蹚出多条发展清晰的路径,未来发展有迹可循。


而武汉背后的产业链更是起着重要作用,位于东西湖的克明面业,作为食品类细分龙头之一,2020年产能2.2万吨,其引进智能生产线,为武汉热干面注入了更多科技的含量,质与量兼顾。


而对于一家公司来说,除了考虑成本的控制、供应链,还有政策的扶持,包括武汉市政府方面在小餐饮行业的长期的管理经验及引导。


考虑到生活和人力成本、货物供应链、营商环境、快递服务,全国来说,恐怕没有比武汉更加适合发展早餐经济的城市了。


3


那么,问题来了。


武汉开早餐店的经营主们收益怎么样?


早在2012年,有一项统计,武汉每个餐饮店平均每天接待顾客160人次,每个店的每年纯收入为8万元。


8年多时间,武汉早餐食品价格基本都翻了一倍,2012年热干面2.5元,今年热干面在武汉卖到5元,而早点行业的利润率少说50%,可见赚的肯定比以前更多,一般的店,平均月入1-2万不成问题。


那些做出了口碑的,就相当可怕了,据说万松园金焱牛肉粉一天营业额七万块,一年能卖一两千万的牛肉粉;


同是面食类的精粉世家,每天3000碗的出货量也是雷打不动,一天营业额同样轻松5、6万....


而这样的网红口碑店,在武汉真的是太多了,一抓一大把。


还有一个很真实的案例,代表了普通的早餐店主。


若干年前,在我住的老社区里,有一家卖热干面的小店,不到10个平方,上十年的坚持,在小区买了两套房子。


只不过,与多数人不同的是,后来运气好遇到了拆迁,走上人生巅峰。


这里面当然有他的运气,但重要的是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也侧面反映,武汉的这些早餐店主具备不俗的购买力,他们的创富能力可能会超出了我们的固有印象。


4


这些早餐店主,他们是怎样选房的?


不得不说,做这种早餐店会有一定积累,直到能买房的,能一直保持赚钱,除了勤奋努力,会为人处世,眼光也不会差。


因为选门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人流量的多少决定成败...


而本身的行业特征,又决定了门店与家庭居所间的高频联系,所以往往他们会围绕门店周边较近的区域内选择房源。


就近,是第一原则。


再回头看,他们的目标群体集中的又在那些区域?


这时,我们借助了高德热力图,在武汉市内搜索“热干面”关键词,结果如下:


果然是大汉口,近代武汉商业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并且多集中在汉口二环以内。


​武汉的热干面经济,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而二环以内,绝大多数新房在3万+,但是存在大量的二手房,也有价格相对亲民的,房龄稍老一些的二手房就是理想之选。


​武汉的热干面经济,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所以,武汉的老城区那些不太“破”的房子依旧存在着接手的人。


然而,他们之中还存在另一种选择,武汉的若干个郊区,所谓的郊区大房子,他们或许就是当时武汉外扩发展的第一批住民。


虽然那里的变化不太快,配套不够丰富,没有市中心的繁华氛围,甚至会像我们说的“站岗”!


但对于他们而言,在这里,他们可以有容身之处,去奋斗、努力,用血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尊严。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院士大拿的奖励、各种博士硕士学士补贴、985/211补贴、限价房的人才购房资格,这些都属于对极少数人才与学历精英的吸引,我们有没有想过更多人,他们未必有学历,但也希望在武汉有一席之地。


高精尖的人,武汉要欢迎。而更多的普通人,武汉也要张开双臂欢迎。


我们不能仅仅在精致体面的会议室里,去用金钱、优惠政策去让人才到武汉来。


我们要在每一个区域,每一条巷子,每一个烟火气的地方,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案例,告诉那些人,与学历无关,与课题无关,武汉需要的是更多努力的人,总有可以奋斗之处。


而这些在武汉开早餐店创业,奋斗的年轻人们,或许就是这个城市最真实的写照。


这样的武汉,有广泛的普通但努力的人,有开放式的亲切的城市氛围,有接地气、不过于世俗精明而性情爽朗的市民,这座城市才会真正赢得未来。


未来,请多关注一点这样的普通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东西湖   武汉   汉口   武汉市   镇民   店主   早餐   氛围   早点   餐饮   努力   更多   城市   经济   文化   行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