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如今,00后已是少年,这是00后与10后的“原居民”时代,其余年代出生的人,被冠以是“入侵者”的身份。90后已是“叔叔”,80后已是“老前辈”了,70后更是升级成为“爷爷”了,人们纷纷感叹:“老了、真的是老了”。

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已经进入“未富先老”的时代,可怕的还有人口断层问题,给当今的社会埋下了无法弥补的重大隐患。

自1979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到2016年放开二胎,在长达37年的时间里,中国从解放初期人口爆发增长时期陡然遭遇了断崖式下跌的过程。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中国人口出生率曲线图)

计划生育实行后出生的第一批人,已是“爷爷”级别,还有可怕的事情是人均寿命的提高。《201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国人人均寿命从解放初期1949年的35周岁到2017年76.6周岁。《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提出,到20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85岁。若真如此,人们将面临30-35年的退休生活费用以及医疗保健费用。“长生不死”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活的太久”将成为退休后老年生活的一道难题。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中国人均寿命示意图)


未富先老的尴尬

2016年底中国有13.83亿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6.7%,65岁以上占比10.85%,两个数值较去年分别是16.1%和10.46%,升幅不算小。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

再把时间轴拉长点,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982年是4.9%,1990年是5.6%,2000年是7.1%,2010年是8.9%,而到2016年是10.85%,显然老龄化呈加速上升状态。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更多时候,真正可怕的是孤独寂寞和老无所依。尤其当下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2018年中国有2.43亿老年人,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老,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宿命,但是,在我们这个年代,老这个字,仿佛又增加了一层沉重的焦虑感:一对90后独生子女夫妇,如何更好地照顾和护理直系4个老人和老人上面的6-8个老人?独生子女自己,又如何更好照顾和护理自己和孩子?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显然,养老已经成了社会发展,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如何能够满足不同老人个性化需求?是政府以及民间机构都在探索的方向。近年来,养老驿站、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概念和模式的出现为养老事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目标。其中,很多人都期望通过“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能够解决养老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201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3亿人,老人占总人口的18.1%。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便会有1个老年人。

在这种趋势下,传统养老展现出了以下四大痛点问题:

1. 养老床位:据国家权威部门数据发布,目前我国千人养老床位只有27.5张,养老床位缺口至少在200万张以上。

2. 养老服务人员:根据《中国养老网》数据公布,目前我国高失能老人已达4000万左右,按照1:3的人员配比,我国需要护理员1300万人左右,而全国从事养老行业人员只有300万人左右,护理人员只有5万人左右。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国家在《十三五养老规划纲领》中,不得不做出放开养老人员市场准入的决定。

3. 养老资金:

社保基金的窟窿有多大?先看抚养比,全国平均是2.8,什么意思呢?就是2.8个劳动力(缴养老保险)要养一位老人。这个数据在2014年是2.97,2015年是2.87,2016年降到了2.8。下降表明因年龄退出劳动力的人口速度要快于新进的劳动人口速度。

单看全国还好,如果看地方,就更恐怖了。广东的抚养比是9.25,位居全国第一,超出全国平均的只有8个省,而数据最低的是黑龙江,仅1.3,几乎相当于1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这个分化的背后显然是受我国劳动力大迁徙影响的。看来广东的吸虹效应是最强的,而东三省显然是劳动力输出的省。另外还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省份这个指标都是下降的,包括吸虹最强大的广东,这也表明各个省份的劳动力都在快速老去。例外的是西藏,这背后的原因吧,想想西藏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比如上市排队,大概能知一二。

这么恐怖的抚养比,马上能想到的就是养老金怎么样。请看一下数据统计情况;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4.养老产业管理及运营能力。2013年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养老元年”这一年起,“中国养老”作为一个行业迎来了她的出生期,随着国家对养老产业的重视,整个行业也迎来各路资金的涌入。行业似乎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诸如养老地产、旅居养老、候鸟养老、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等模式竞相争艳,看似繁花似锦,这里面也不乏有部分企业、项目给养老行业带来的新的成功模式。但是,如果要大面积推广,就显得有些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了。目前为止,更多都只是概念性的模式,大部分落地的项目,也无法为继长期经营,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而真正落地运营的是以下三种模式的居多:

①公办养老院。这种养老院因为是政府出资,各种资源配置都比较到位,导致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现象。假如你今天预定,估计20年后,老人不在人世了,也不一定能排上号。

②公建民营养老院。这种养老院主要是靠国家政策补贴赖以生存。

③民办养老院。虽有部分建设补贴,但是,由于规模小、地域差、不懂管理、缺少宣传等问题,入住率不到40%。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中国“8421”家庭数量激增。调查显示:49%的城市家庭要赡养2—3位老人;有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16%的家庭要赡养8-12位老人。如果独生子女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临一对年轻夫妇最多赡养12位老人的尴尬局面。

如何解决上诉问题?是考验我们这代人智慧的时候了。

鉴于此,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拟打造百个示范基地百家领军企业,推广智慧养老服务。

新的养老理念、科技产品的出现,切实改变着居家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智慧养老悄然间推动了中国式养老格局变化。

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推广智能穿戴设备支持居家失能老年人,解决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技术融入生活场景中,以满足失能老年人起居等生活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智慧社区,强调“人性化”智慧养老,倡导“包容设计”以及对失能老年人终生自立的社会支援,倾力打造:互联网技术+平台+护理+执行+数据的智能医疗护理体系。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目前在智慧养老领域已推出智能纸尿裤系列产品、智能护理机器人、智能洗浴机器人、便携式智能助浴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和智慧养老系统、居家养老系统、机构养老系统、医养结合系统、旅居养老系统、民政养老系统、地产养老系统、日间照料系统、智慧护理系统等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为成千上万行动不便人士及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护理难题!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智能终端产品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智慧养老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打开?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国   智慧   养老院   独生子女   劳动力   老年人   老年   人口   老人   模式   智能   国家   数据   全国   财经   系统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