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这是一句关于立秋的谚语,其中“吊”的意思就是降雨少,会出现干旱天气。整个意思就是如果八月初降雨量不多,整个秋天可能会雨少形成干旱,如果八月初降雨量大,整个秋天会出现水涝。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农作物生长。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有很多人从“季风性气候”角度进行解释,说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受太平洋副高压暖湿气流影响,八月到十月雨水较多。这个应该没有问题。但我国东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季雨水偏多,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常年雨水偏少,这是常识,而“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说的是同一地区每年夏季降水差异,有的年份,立秋后降水偏少,出现“秋吊”干旱,有的年份,立秋后降水偏多,出现水涝,所以,那种解释难以说服大家。

那么,“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还是和立秋“早”、“晚”有关系。

大家知道有一句与立秋有关的农谚叫“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农谚里的“立秋早”和“立秋晚”并不是说立秋节气有早晚,而是因为这些农谚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行的黄经角度而制定的,而且是根据阳历时间制定的,因为,阳历没有变化。古代没有阳历,人们用的是阴历,但为了和阳历时间基本吻合,阴历设置了闰月,所以,在实践中表示上阳历和阴历常常相差很多,有时候相差一个月。

比如,立秋日,按阳历是固定的,都都在每年的8月7到9日,但按阴历,不同年份相差很多,有时候差不多一个月。比如,2019年立秋是阴历7月初8,属于“晚立秋”,也就是说,这一年立秋已经是阴历7月初8,但阳历还在中伏期间,天气还很炎热,加上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粮食就会丰收。而2020年立秋是阴历6月18,属于“早立秋”,比19年相差20天。如果同样也到阴历7月初8,阳历已经是8月末,处暑已经过了,天气就凉了,地温低了,农作物停止生长,庄稼就会歉收。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同样道理,如果立秋在阴历6月份,就属于“早立秋”,到阴历7月份,阳历已经是8月末甚至9月初了,天气就变凉了,根据季风性气候,雨水肯定会变少了,出现“秋吊”。相反,如果立秋咋子阴历7月以后,阳历还在8月初中夫妻间,天气还比较炎热,季风性气候影响,雨水还很多。

其实,立秋时间并没有变化,季风性气候也没有变化,只是古代劳动人民按阴历行事,阴历时间上出现偏差。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立秋   水涝   农谚   阳历   节气   阴历   季风   干旱   农作物   年份   月初   雨水   天气   时间   性气候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