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耗资12亿美元向ASML采购光刻机,释放了重大好消息

中芯国际耗资12亿美元向ASML采购光刻机,释放了重大好消息

3月3日晚,芯片代工厂商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2021年2月1日,其与光刻机设备大厂阿斯麦(ASML)签订了批量设备采购协议,此协议的期限从原来的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延长为从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此批量采购协议,订单总金额约12亿美元(约合77亿元人民币),具体金额为1201598880美元。

中芯发出此公告,立即引起了市场关注。而受此消息影响,中芯的股价在3月4日开盘后震荡拉升,盘中一度涨约5%,随后涨幅有所回落,截至下午收盘,中芯的股价涨幅为1.09%,市值达4683·33亿元人民币(约合724亿美元)。随后,ASML官网就与中芯此次交易做出说明称,中芯披露此讯息,乃是中芯按照港交所的规定所做的信息披露,对于阿斯麦公司而言,并非一件真正意义上的重要事件,两家公司之间达成的协议采购产品属于既有DUV光刻机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ASML之所以及时做出这样的动作,是在厘清市场尤其关注的EUV(极紫外)光刻机订单状况,也罕见地强调了当前两家公司之间达成采购协议仅限于DUV光刻机,深怕外界误以为是ASML开始向中芯供货EUV光刻机。

这是因为,第一,早在2018年之时,中芯就向ASML购买了一台EUV光刻机,不过ASML至今未能交付。第二,根据目前网上已经传开的消息,在新任副董事长蒋尚义的牵头下,中芯已与阿斯麦就进口EUV光刻机进行谈判。业内人士还认为,中芯之所以邀请蒋尚义加盟,原因之一是希望蒋尚义能助力中芯引进EUV光刻机设备,蒋尚义与ASML的关系相当好。“在蒋尚义的协助下,中芯至少可与ASML坐下来好好协商。”

实际上,中芯国际从2020年至今,先后多次公告设备采购情况,上游设备客户包括美国应用材料、拉姆研究、日本东京电子和荷兰ASML,设备采购金额合计达44.53亿美元。

中芯国际耗资12亿美元向ASML采购光刻机,释放了重大好消息

中芯在2020年的资本开支达到创纪录的57亿美元,2021年计划资本开支43亿美元,两年累计资本开支高达100亿美元,根据半导体设备采购金额占资本开支的70%-80%,以及光刻机占半导体设备的比例大约为20%左右,可以大致推算出,中芯两年下来累计光刻机设备需求数量。

中芯国际耗资12亿美元向ASML采购光刻机,释放了重大好消息

据ASML发布的业绩公告,光刻机产品类包括i-Line、KrF、ArF i,ArF d和EUV等五大类,2020年,ASML的EUV光刻机单价超过1.5亿美元/台,ArF i的单价超过6000万美元/台,ArF d的单价约2000万美元/台,KrF的单价1000多万美元/台。而2020年,ASML整机销售中,EUV光刻机共销售31台,在总收入占比43%,ArF i销售68台,在总收入占比38%。

中芯国际耗资12亿美元向ASML采购光刻机,释放了重大好消息

中芯国际耗资12亿美元向ASML采购光刻机,释放了重大好消息

中芯国际耗资12亿美元向ASML采购光刻机,释放了重大好消息

对中芯而言,另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是,美国已经准许本国设备厂商,向中芯供货用于14nm及以上(14nm及28nm等成熟工艺)的设备。不仅如此,此前中芯一直申请但未通过的用于14nm晶圆外延生长的关键设备也获得了供应许可。而对于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技术节点的出口许可,目前暂无进展。

中芯也已经在互动平台上回应称,公司会尽最大努力,持续携手全球产业链伙伴,保证公司生产连续性及扩产规划不受影响。虽然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公司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有信心保证公司短期内生产经营不受重大不利影响。

业界表示,中芯获得用于14nm制程工艺及以上的设备供应,意味着其在先进制程工艺领域还将持续发力,并且持续享受14nm长工艺节点市场红利。“中芯14nm及以上工艺节点的扩产将超出之前规划,公司远期的代工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此前在中芯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联席CEO赵海军表示,中芯预计2021年资本开支为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3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项目土建及其它。

而在产能规划设计上,中芯计划2021年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

赵海军还表示,公司未来会谨慎扩充产能。自去年下半起,全球爆发晶圆代工产能短缺,加上年初三星奥斯汀工厂停电,导致芯片缺货的状况愈演愈烈,市场上涨价之声不绝于耳,需求端逐渐恢复正常的前提下短期内供不应求无法缓解,芯片产能俨然成为晶圆厂今年业绩的重要保证。

中芯与ASML达成延长供货协议,无疑有助于中芯扩大产能,甚至有分析称,中芯或将成为本轮全球芯片缺货潮的受益者之一。集邦咨询指出,2021年第一季全球晶圆代工市场需求旺盛,面对终端产品对芯片的需求居高不下,令晶圆代工产能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的总营收年成长达20%。

事实上多家机构都预测,市场上缺芯的态势将贯穿整个2021年,由于芯片产能提升需要时间,供需不平衡问题可能延续到2022年,在正常情况,晶圆厂扩产周期在12到24个月,在去年疫情对需求的冲击下,各大晶圆厂都未及时调整扩产节奏,方正证券预期新一轮产能供给最早要到今年年底开出,真正可观且有效的产能开出在2022年第二季度以后。

(我为科技狂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三星   光刻   尚义   美元   代工   产能   单价   开支   好消息   芯片   协议   工艺   采购   设备   全球   财经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