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最近两年,随着全球智能化的推进,对芯片的需求和要求与日俱增,大到航空航天设备、小到一块电子手表,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持,所以半导体产业成了各国之间在科技领域角力的重中之重,谁掌握了进工艺制程,就具备绝对的主导权……

芯片格局

过去很多年,我国虽然是一个芯片进口大国,但在芯片设计、制造等领域技相对薄弱。时至今日虽然有所突破,例如华为已经能够完成5nm海思麒麟芯片的设计研发,但却没有办法造出来的,“领头羊”中芯能在14nm制程的良率上追平台积电,但也仅此而已,所以国产芯的现状依旧叫人担忧。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放眼全球,在半导体这条冗长的产业链上,不同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游段,拥有着自己的优势。其中ASML牢牢掌控着制造高端芯的命门——EUV光刻机,正是因此,所以占有此设备7成份额的台积电和3成份额的三星,成了市场上唯二能够实现5nm芯片量产的厂家。

而在芯片设计领域,多年来的重视以及专利技术上的积累,让它有了领先全球的实力,旗下的高通等大企业,成了业内闻名的巨头。可在芯片制造领域,米国也无可奈何,“10nm俱乐部”时,还有英特尔勉强为继,可自从7nm时代开启时,后者就明显掉队了。

今年伊始的特殊情况,让全球芯片格局再度陷入动荡,三星、台积电开始感受到来自挑战者的压力,同时自身的产能吃紧,种种因素之下,各大芯片巨头们都开始坐不住了。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

我们都知道,7nm对于除了三星和台积电的众多芯片制造商而言,都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门槛。中芯国际和英特尔目前都难以攻克,光刻机是一方面,核心技术上也有着一定的差距,当然每一家企业都不甘落后。

英特尔新CEO基辛格走马上任之后,更是扬言要在未来几年耗资200亿美元,在先进工艺制程上完成重新超越。近几日在台北电脑展上,他也是信誓旦旦地表示,其已经完成7nm Meteor Lake芯片的“Tape-in”,作为英特尔第一代7nm客户端处理器,计划于2023年开始出货。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这让人们开始畅想其5nm工艺,虽然目前英特尔官方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消息,但还是有投行分析师透露了英特尔5nm工艺的进程,其表示它的晶体管密度大约在400MTr/mm2,相当于此前英特尔10nm工艺的4倍。

相关专家更是表示,台积电的2nm工艺晶体管密度为500MTr/mm2,也就是每平方毫米5亿晶体管,双方的密度只差了20%左右。当然这都是后话,毕竟7nm工厂都尚在建设中,5nm量产还有一定的距离。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台积电也做了选择

不过台积电做出的选择,或许会让时间缩短,6月开始台积电那边就已经官宣,米国工厂目前已经开始动工,大概在2024年就能投入使用。当然目前台积电所建的工厂还是主要负责最先进的5nm芯片,后续也不排除会有更先进的3nm生产线。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早前笔者就发文分析过,台积电这个选择一点都不让人意外,毕竟首要考虑的还是自身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主要客户都来自美企,另一方面对方的又有相应的福利政策,能够在扩大产能的同时缩减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对于当地美企而言,就更加乐意接受了,对方早已觊觎台积电的核心技术多年,此番无异于“羊入虎口”,倘若对方一旦掌握,那么台积电在芯片代加工市场的优势或许会荡然无存,想必它也会尽量避免让自己陷入这种处境。

同时这也意味着华为的高端芯,或许只剩下一条路了,台积电和米国的联系正在日益紧密,所以想要通过这种渠道获得供货许可已然不太现实,唯有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此时我们就会庆幸,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而且国内也一直在寻找破局之法,早在台积电拒绝合作之初,华为就开始布局自主化芯片产业链,并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型技术,华为高层也曾表示,并不指望海思盈利,只要华为养得起,那么它就会一直存在。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除了芯片设计领域绝对不放弃主动权外,任正非此前还多次造访了中科院和各大高校,通过深入合作的方式以期培养更多的人才,立足于芯片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未来,因为“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英特尔曝光5nm进程,台积电也做了选择,还好任正非早有准备

我始终相信,有那么一天,“国产芯”挺直腰杆地立于世间,而当那一刻到来时,这些苦难又算得了什么,您说呢?

原创不易,如果可以,您的一个点赞或关注,都是笔者写下去最大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三星   英特尔   基辛格   华为   光刻   晶体管   量产   产业链   密度   芯片   进程   工厂   领域   工艺   全球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