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眼瞅着摩尔定律越来越近,芯片制程发展的受限也已是时间问题,尤其在面临全球缺芯的影响下,各大芯片巨头都认定这是一个“机会”。所以大家的动作十分频繁,在成熟工艺制程上,前赴后继地建厂,在先进工艺制程上,三星3nm、IBM2nm,以及最近台积电1nm取得技术性的突破,都让整个芯片市场硝烟弥漫……

“高端芯”困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芯片消费大国,不管是成熟工艺还是先进工艺上,行业中都存在很大的缺口。由于早期的落后,虽然近些年芯片行业发展的速度惊人,但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光刻机的缺乏。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作为芯片制造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高端设备,没有它就相当于“纸上谈兵”,我的国半导体界的巨头们自然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早在2018年的时候,中芯国际就曾向荷兰ASML订购过一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

但由于米国的限制,该高端设备迟迟未能交付,这也让我国的芯片产业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我们最为熟悉的华为,就因为“高端芯”上的匮乏,导致手机业务每况愈下,丧失了此前的领先地位;而中芯国际在14nm制程良率上追平台积电之后,未能如期传出7nm的相关进展,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EUV光刻机未能到位。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诚然,ASML表面也一直在示好中国市场,做出一副“无奈”的模样,但对它来说,主要也是觊觎市场的庞大,一旦有其它选择,它也绝不可能冒风险提供EUV光刻机。这不,最近ASML就传出新消息,要在韩国建造光刻机设备再制造工厂和设备操作工程师培训中心,俨然已经将韩国市场当成了“备选项”。

与此同时,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巨头也给出表态,将会在米国建设先进工艺生产线,以应对全球“芯荒”局面。面对产业链上其它巨头们的选择,我国的“高端芯”该何去何从呢?

华为还没有放弃

都说“枪打出头鸟”,华为的强大就注定了它将会面临如今这般艰难的局面,但即便如此,它依旧没有放弃在“高端芯”上的突破。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此前华为高管就曾表态,只要华为能够养得起,那么海思就会一直存在。言外之意就是,即使在不断布局基础芯片产业链的同时,华为也没有因为无法生产而停止高端芯的研发。

近日消息称,华为的3nm芯片已经在路上,并且已经为其申请了名为“麒麟”芯片的商标。此外另一则好消息也传来,据快科技报道,华为已经给鸿蒙开发者提供了一款名为Hi3861的开发板,也就是说这是一款基于RISC-V架构设计的芯片。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芯片并不是应用在移动终端上的,而是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的构建鸿蒙生态,这也是为了应对ARM正在面临被英伟达收购一事,倘若尘埃落定之后,ARM的的开放授权服务会不会受到破坏尚未可知,此款芯片也能以备“不时之需”。

种种消息看来,哪怕海思没有了盈利能力,华为也会一直坚持自研道路,至少在芯片设计上不落后于全球先进水平。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院士却泼来冷水

看上去华为的态度很决绝,我们也都希望其能够破局,但现实却残酷的,这让华为看上去有那么些许“悲壮”。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在第五届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上,谈到EUV光刻机时是这样说的,这种涵盖10万个零件、超过1亿美元造价的高端设备,光是供应商就有5000多家,它是全球的结晶,如果让一个国家和地区来做是不现实的。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院士的看法非常客观且合理,但这也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华为头上,因为这意味着即使华为在设计上能够有所成,但因为目前制造光刻机的部分技术来自米国,那么终究还是没法造出来。

当然国内各界也在想方设法攻克光刻机难题,包括发展量子芯片、碳基芯片等试图绕开EUV光刻机,但终究难度颇大,还需要很多的时间。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从目前各方的局势来看,我们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避免急于求成,立足于当下基础工艺的发展。

早前中科院也表示过目前国内的主要需求还是在55nm芯片上,在此工艺上实现产业链的独立自主,比发展高端芯更具价值。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中芯国际也因为光刻机的问题,放缓了7nm工艺的进程,选择斥资700亿重点放在28nnm工艺的发展上。目前华为业务的重心转移也说明了这一点,从手机业务转向软件和云服务,恰恰说明了“高端芯”问题并非短期内能解决的。

关于高端芯,华为传来好消息,院士却泼来冷水,我们只剩一条路了

笔者不由想起小时候老妈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确,凡事都是急不来的,我们始终相信,“国产芯”自主化的那一天终会到来,您说呢?

原创不易,如果可以,您的一个点赞或关注,都是笔者写下去最大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三星   华为   院士   光刻   鸿蒙   韩国   产业链   开发者   冷水   好消息   芯片   先进   我国   工艺   业务   设备   全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