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带娃散步一路玩手机,4岁儿子被卷车底,陪伴孩子有多难

近日,江苏张家港一位爸爸带着4岁的儿子出门散步,一路上都在看手机,走在前面的儿子,被一辆面包车卷入了车底。

事发时,孩子和父亲之间的距离有三四米左右,面包车底盘较高,车轮没有直接压到孩子。事故处理较为迅速,孩子被及时送到了医院,仅有淤青和破皮,没有什么危险。

交警表示,面包车驾驶人没有观察清楚路口的动态,负全部责任。

虽然面包车全责,但这个父亲,也不能说一点过错都没有。

男子带娃散步一路玩手机,4岁儿子被卷车底,陪伴孩子有多难

带孩子就该有带孩子的样子,小孩子的反应速度、危险感知能力,都是弱于成年人的,大人们带小孩出去,就要给他们提供足够多的保护。玩手机的机会有很多,孩子的生命可只有一次。

可怕的是,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数据显示,17.8%的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经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不看手机的父母,占比仅为30.4%。

从身体到心灵,低头族父母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

安徽省有个2岁的小朋友叫涵涵,趁着妈妈不注意,自己跑到了远处,正好站在了货车司机的视觉盲区内,被车辆碾压后死亡。

听到司机的尖叫声,孩子的妈妈才从手机的世界中清醒过来,慌忙去找自己的孩子,但为时已晚,孩子躺在车轮下边不省人事,这种血淋淋的悲剧,让人心痛又气愤。

男子带娃散步一路玩手机,4岁儿子被卷车底,陪伴孩子有多难

现在的人玩手机,不外乎聊天、购物、游戏、刷视频,这些活动都是碎片式的,原计划只玩5分钟,但不知不觉中,1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的行为完全不在父母的掌控范围内,风险很大。

小宝宝难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渴了、饿了、孤单了,就会大哭大闹,这个时候家长要安抚他们,才能给他们足够多的安全感。

沉浸在手机世界中的家长,是做不到这些的,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回避依赖型人格”。

男子带娃散步一路玩手机,4岁儿子被卷车底,陪伴孩子有多难

这样的人长大后会产生社交障碍,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极度渴望被重视,在人际关系中,展现出了超出正常水平的控制欲。

另外一种是为了维持他人的关系,从他人那里获得正向反馈,无底线地讨好其他人。他们长大后,甚至会把这样的痕迹,带给自己的后代。

某公司曾对6000名8岁到13岁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上,32%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一点都不重要,开始自卑,无法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长期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会让孩子无法正常地和父母亲近。

有的家长不光自己玩手机,也把照顾孩子的重任,交给了手机这个“电子保姆”,孩子一哭一闹,就让他们看手机上花花绿绿的动画片。

男子带娃散步一路玩手机,4岁儿子被卷车底,陪伴孩子有多难

表面上能让孩子不再哭闹,但从长远来看,这样会让孩子对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和兴趣大幅度下降,不再喜欢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进一步地隔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陪着。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996的人越来越多,留给家庭的时间本身就很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家长要给孩子有效的陪伴。

可以陪孩子做一些互动小游戏,和孩子去野外踏青,去郊外露营,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要是觉得很累不想活动,陪着孩子去看儿童电影,也比低头玩手机强。

某种程度上,子女如何对待父母,取决于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沉迷手机不管他们,父母老了,孩子也有可能沉迷游戏,让躺在病床上的父母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个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闻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驾驶人   张家港   儿子   孩子   车底   手机   面包车   车轮   注意力   人格   子女   司机   重视   家长   父母   男子   需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