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OYO酒店的生死局


墓志铭|OYO酒店的生死局


OYO是安戈瓦在2013年将印度的小型独立酒店组织成一个连锁酒店成长而来,他曾豪言在2023年之前让OYO取代万豪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酒店。2015年软银投资OYO,在其推动下,OYO开启了大规模的全球化战略,其中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在近两年的中国酒店市场推波助澜,掀起了非标酒店市场搅动的狂潮。

我曾在2019年2月写过一篇文章,文章名字为《从拼多多到ofo再看如今的OYO》,OYO开始被行业内界定为酒店业的拼多多,当时我总结OYO模式为‘短期看涨,中期看底,远期看衰’。在当时的OYO依旧是如日中天,正在推动门店从数千家到万家的冲锋。可惜好景不长,进入2019年下半年,OYO模式爆发出的问题让各方开始诟病,从与OTA的争端开始到印度高管与国内员工的纷争再到加盟业主的维权,都预示着这个近两年酒店业的黑马预示着开始衰败。

2018年9月25日,登陆中国市场不足两年的OYO酒店高调向外界宣布,获得10亿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软银 (SBIA) 领投,光速资本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红杉资本 (Sequoia) 和 Greenoaks Capital 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参与投资。这是OYO在前几轮后的最大一起融资,包括早期的软银投资,OYO为何受众一线投资机构的青睐。早期的OYO是基于大住宿业的模式下从线下开始布局然后逐步衍生线上,具有打造一个大旅业的野心,而众多投资者也是看中国内巨大的存量单体酒店市场,一旦被OYO整合,线上流量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未来将会形成继外卖订单、打车软件(滴滴等)、共享单车等之后的第四大流量市场,资本方也乐于看到OYO在存量酒店掀起一股浪潮,但特殊的国内市场及OYO一直定位于低端市场品牌,在主流市场很难有所作为,在国内携程等巨头为背景的几家互联网预订平台的联合抵制下,线上流量走的异常艰难。而一众印度创业者也早已失去了初心,将OYO变成了圈钱的工具,成为了资本角逐的工具。

但资本的耐心是有限的,资本的诉求是希望投资的项目在短期迅速实现增值,变现。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OYO的模式一直是烧钱为主,未能实现盈利。面对巨额的亏损,软银等资本方要求OYO必须在2020年中实现盈利。至此,OYO从压缩成本开始,开启了数轮裁员,在上一周披露的裁员中,最近一次裁员数量达到了两千人。

而据最新的媒体报道,OYO开启了全球化的大撤退,累计撤离200座城市,客房减少了6万间。内部消息人士透露,资本方邀请OYO方面需在新的年度裁撤30%的问题不盈利门店,这预示着未来OYO将进一步缩减规模以求得财务正常。

OYO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不会成为酒店行业的常青树,在疯狂与资本推动下,依靠高数量,高发展促成的酒店集团注定会走的很曲折。酒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是需要依靠持久的运营能力和日积月累下的品牌沉淀方能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不会走的很稳,注定成为历史长河里的搅局者和过客。OYO在过去一度是成功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酒店连锁化的发展,一度在非标酒店市场给众多酒店品牌找到了一个方向,也促成了众多的跟风者。可以说,在未来一定时期内,OYO模式的品牌还会一直存在下去,但他们只会是大江大河的一滩池水,永远成为不了酒店长河里的主流,未来的市场和机会,依旧是留给认真做事,留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和集团。

让我们谨记OYO酒店过去两年带给中国酒店业的欢乐和故事,谨记OYO酒店带给中国酒店业低端市场的修复式指南者,谨记OYO酒店带给中国酒店行业不一样的特殊体验,谨记OYO酒店曾带给中国众多单体低端酒店的一丝希望,虽然希望破灭了,虽然未来它变得很渺小,甚至会到死亡,但它的奉献精神将永存,圈店加盟模式的精神将永存,零成本加盟模式的精神将永存,促进中国广大低端酒店业主的连锁化追求精神将永存,至此,致哀,送别!

墓志铭|OYO酒店的生死局

@Oyo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非标   酒店   酒店业   墓志铭   印度   存量   低端   中国   融资   流量   生死   资本   模式   未来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