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美国!中国应扩大“朋友圈”,与欧洲和亚太各国交朋友做生意

抛弃美国!中国应扩大“朋友圈”,与欧洲和亚太各国交朋友做生意

张春子(资深金融研究者)

中国与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将会走向何方?

一、中欧关系会更加紧密

近年来,中国和欧洲的各项合作加强,欧洲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在抗击疫情方面,中国与欧洲国家为全球树立了尊重科学、分享经验、团结抗疫的良好示范。在经贸方面,疫情背景下中欧经贸仍然走出了一条漂亮的“V”形曲线。2020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万列”大关,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中欧双方经过长达7年35轮的“恋爱”谈判,终于在双方领导人的推动和见证下于去年底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民粹主义势力肆虐之时,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给动荡和如履薄冰的世界经济吃了一粒定心丸,让世界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明。未来,除了欧洲个别国家和个别政客偶尔在香港、台湾、南海、西藏、新疆等中国核心利益上“说三道四”,甚至有时会应美国的呼吁派几艘战舰到中国周边显示一下存在感之外,不惜以荒唐的理由暂时冻结来之不易的中欧投资协定的审批。但预计中国与欧盟在气候、绿色产业、知识产权、经济复兴、全球治理、经贸关系等方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抛弃美国!中国应扩大“朋友圈”,与欧洲和亚太各国交朋友做生意

1.中德关系总体不错。德国默克尔政府自2005年上台以来对华政策总体上总体是友好和合作的,默克尔自上任德国总理之后已经12次访问中国,是西方国家中对中国了解最深的政治家,也是在与中美两大强国关系中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不主动在中美间选边站队、不可多见的西方政治家。中德双方都展现了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责任担当,强调秉持开放包容理念,确认中德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的共同意愿,德国对中国的经济在全球中的分量进行了肯定,拒绝完全配合美国要求遏制中国和与中国脱钩。默克尔政府的外交逻辑就是“以贸易促变化”的策略(“Wandeldurch Handel”),预计在默克尔2021年任期到期前,中德关系仍将保持稳定。需要关注的是“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变化,一些德国智库人士认为“在默克尔的领导下,德国并没有真正的红线。这种情况需要改变。欧洲需要与中国建立更严格的界限”。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预计2021年中德关系也将继续深入发展,新一轮政府磋商等重要双边议程已在筹划之中,这将进一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更上一层楼。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推测,默克尔总理的长期盟友和坚定支持者、新当选为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主席的阿明·拉舍特大概率会在今年秋季接替默克尔成为德国总理。拉舍特最为亲近俄罗斯,除非这位默克尔继任者“吃错药”,否则我们相信中德关系不会有重大改动,他主张在大国间走好“钢丝绳”,不走极端路线。在2020年特朗普前政府要求世界大多数国家禁止中国华为参与5G通信网络建设之时,拉舍特却坚定表明德国不会为5G网络建设招标设置政治障碍。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超过了荷兰和美国,连续第5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德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为2121亿欧元(2580亿美元),较2019年仍增长了3%。预计未来几年,中德在人工智能、5G、工业4.0、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开放等方面合作前途广阔。德国巴斯夫集团将在广东投资100亿美元独资建设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德国汽车企业大众、宝马等持续增加对华投资,加强研发合作。

抛弃美国!中国应扩大“朋友圈”,与欧洲和亚太各国交朋友做生意

2.中法关系在逐渐增强。2020年中法两国元首多次通话,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双边关系发展,中法坚守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中法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似立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方面表现了较好的合作态势。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表示:中国是一个“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中国是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伙伴,贸易和工业问题的对手,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以及价值观和人权”上行为的系统性对手。他强调“即使欧盟与美国有共同价值观,但也不应与美国联合起来对抗中国。”联合对抗中国“极有可能”引发冲突,结果将适得其反。根据有关分析,法国企业希望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强化与中国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深入拓展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合作。法国对中国企业赴法合作持开放态度,愿推动“一带一路”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此外,根据两国元首会晤共识,中法还将在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反恐、气候、伊朗核、世贸组织改革、全球气候、中欧投资协定等诸多领域合作,涉及航空航天、核能、应急管理、文化遗产、农业、工业、自然保护、金融、三方合作等领域。2021年2月2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强调双方要深化互信,切实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落实好重要合作协议,积极推动能源、航空、农食产品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打造中法合作新动力。但法国作为美国阵营的一员,也时不时走一些“臭棋”,配合美国“狐假虎威”地给中法关系添堵。

3.中英关系将在曲折中前进。英国2020年1月31日已完成“脱欧”,考虑到未来发展的空间,预计中英关系将有所改进。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英国有关部门和少部分议员、政府高官极其不当的涉港、涉疆言论和行为对中英关系形成了损害。针对英国最近一年在香港问题上的不负责任行为,特别是宣布正式启动英国国民(海外)签证生效程序,中方强调不再承认所谓的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2021年1月31日起,BNO护照不能用于在香港出入境,亦不会在香港获承认为任何形式的身份证明。再比如,“脱欧”的始作俑者-英国独立党党首、东南英格兰选区议员法拉奇近期鼓噪中国是除了欧盟以外对英国威胁最大的国家,英国要像脱离欧盟一般脱离中国(傲慢的英国政客还以为自己是百年前的大英帝国呢!)。英国领导人及一些政客一方面在涉港和涉疆中国核心问题上大放厥词,另一方面又声称自己是“狂热的亲华派”,反对抵制北京冬奥会,欢迎中资企业赴英国投资等等。我们相信尽管英国在中英关系上存在一些噪音和鲁莽行为,但对中英关系不会产生长远重大影响。“脱欧”后的英国将越来越需要同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合作,英中贸易协会在一份简报中也强调,"英国脱欧后的第一个战略举措之一不应该是放弃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和市场"。相信英国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加强与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

4.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关系将总体良好。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与大部分其他欧洲国家保持着良好关系,与希腊、意大利等在“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的合作正在深入开展。中国与中东欧17国领导人的会晤机制,又称“17+1合作”进展良好。这些国家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希腊。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友好关系已经成为中欧合作和大小国家合作的典范。但这些国家中也可能有部分国家为了得到美国的一些“牙祭”,时不时跳出来给中国找些没有任何意义的麻烦。

抛弃美国!中国应扩大“朋友圈”,与欧洲和亚太各国交朋友做生意

二、中国与日本和韩国合作仍有巨大潜力

1.中日关系将在波动中前进。近年,日本政府在我钓鱼岛问题上的极右翼破坏性行动,导致中日政治关系近十年停滞。日本首相菅义伟2021年1月18日第204届例行国会上强调日中关系对两国、本地区以及国际社会来说都极为重要,希望在共通的问题上进行合作。他强调“虽然日中之间存在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希望充分灵活运用高层次交流的机会,坚持我们的主张,强烈要求采取具体行动,携手解决共同面对的课题。”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是搬不走的“邻居”,日本是第三大国家经济体,市场需求、科技实力、企业竞争力强大,长期看中日之间合作空间巨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日本作为美国在东亚的最重要盟国,必须以美国马首是瞻,在遏制围堵中国上配合美国步伐,充当马前卒,比如近年来特别是在去年以来日本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去中国化”的声音,加上近期日本在我钓鱼岛和台湾问题上的非理性言论和行为干扰了两国关系。在中美博弈背景下,近期美日“勾结”反华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但总体看,日本企业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强大需求,为日本经济复苏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20年,日本出口总额减少了11.1%,但对华出口总额却增加了2.7%,占日本总出口额的比例提高到22%。中日经贸合作深度和广度增加,有利于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压力,提振高科技企业信心,扩大国内银行发展空间。

2.中韩关系走出“萨德雾霾”。中韩关系有历史积淀、现实基础,也有发展潜力。但几年前由于朴槿惠政府悍然部署美国萨德导弹防御体系(THAAD),直接威胁中国的国防安全,中韩关系急转直下陷入冰点。自从2020年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后,中韩关系开始转暖。2020年前11个月,中韩贸易总值为1.8万亿元,增长0.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6.2%。其中,对韩出口7053.3亿元,增长1.6%;自韩国进口1.1万亿元,增长0.4%。2021年1月1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青瓦台线下、线上融合直播的新年记者会上,强调“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是推动朝鲜半岛和平进程中的合作伙伴。若条件成熟,将努力促成中国领导人今年早日访韩”,强调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必须看到,韩国在外交上目前还是以美国为中心,近期韩美就印太战略合作上达成共识,配合美国围堵遏制中国之心暴露无遗。韩国总统文在寅与美国总统拜登首次电话时就强调欢迎“美国的回归”,承诺将进一步升级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韩美同盟关系。美韩两国首脑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了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海问题,遭到了中国外交部“别玩火”的严厉警告。联合声明发表之后,美韩两国政府又宣布对“韩美导弹指南”进行了大幅度修正,完全取消了对韩国弹道导弹的射程限制。2021年,只要美国、韩国、日本不挑事,东北亚局势应是比较平稳的态势。

抛弃美国!中国应扩大“朋友圈”,与欧洲和亚太各国交朋友做生意

(三)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

鉴于美国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西方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像“跟屁虫”一样在跟随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动上是一致的。但是,考虑到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这些发达国家在对华关系上仍将保持适度克制,寻求在一般经济合作上强化与中国关系的意愿很强烈。(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欧洲   美国   中国   中欧   中美   法国   英国   德国   韩国   日本   交朋友   欧盟   亚太   中法   朋友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