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千万资产,还是千万保障?

思考 — 给孩子千万资产,还是千万保障?

(一)给予孩子千万资产 — 没有必要

首先,对于普通中产阶层而言,给予孩子千万资产(尤其在扣除住房之后)这个目标是不现实的,这不仅脱离我们现在实际收入水平(尤其是还完房贷之后),而且可能会大幅降低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我并不认可为了下一代人而过度牺牲我们这一代人的做法;

其次,单纯的给予孩子千万资产也没有必要,这很可能就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封顶”了,甚至可能会反而害了孩子,因为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失去工作和学习的努力目标,还容易沾染不良习气。

(二)为孩子搭建千万保障 — 非常必要

首先,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未来,能为孩子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增加确定性是很有必要的,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安全垫,通俗的说就是为孩子的未来提供“兜底”(而不是“封顶”);

其次,按照保险的杠杆原理和资金时间价值,用尽可能少的投入为孩子搭建千万保障计划,保费的杠杆比例达到1000倍为宜,也就是年保费投入是万元级,而年最高保额是千万级,普通中产阶层基本都可以接受;

最后,按照货币每十年的购买力至少贬值50%的速度,等到若干年之后,孩子的千万保障计划估计实际购买力和效果也会降为百万级了,因此总保额需要达到千万级别。

给孩子千万资产,还是千万保障?

实施 — 抓住机会窗口,尽快搭建全面保障

1、年龄的机会窗口,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因此我已经在孩子未成年以前买齐保障;

2、健康的机会窗口,实际上,如果有重大病史,那么要不保险公司会拒保,要不就会大幅提高保费,而孩子通常不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可以从小就买齐保障;

3、汇率的机会窗口,趁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合算的时候,通过购买一定的美元保单完成风险的分散。

给孩子千万资产,还是千万保障?

回顾 — 实施心得就是“七个最好”

作为现阶段能给孩子提供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需求保障的我,首先要做的是先为自己搭建全方位的保障,这样我才能更好的为孩子的未来搭建千万保障计划。我已经为孩子搭建的千万保障计划所需要的实际投入并不高,保费的杠杆比例可以达到1000倍,年保费投入万元级是我可以接受的水平,而年最高保额是千万级。具体心得就是做到以下“七个最好”。

tips

1、保障最好能全面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和储蓄险这四大类别要全面覆盖,一个都不能少,尽可能多的应对孩子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潜在风险;同时在具体产品的选择上:

(1)意外险最好选择全覆盖的综合意外险,而不是小覆盖的交通意外险;

(2)重疾险最好选择疾病覆盖范围广、可以多次赔付的产品;

(3)储蓄险最好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提取,保障存续期限足够长。

2、保额最好能买足

尤其是医疗险和重疾险,这两个险种与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密切相关,如果在孩子现在符合核保条件的时候不买足,后续再想增加保额可能就很难了;

3、币种最好能均衡

毫无疑问,未来的世界格局是G2(中国和美国)两强,因此保障产品对应的计价货币最好是人民币和美元产品的均衡配置,其他币种就不用考虑了;

4、储蓄险最好能够变更受保人

储蓄险的最终收益与时间密切相关,储蓄险保单存续的时间越长,那么资金时间价值累计就越多,而通过变更受保人,就可以实现富传三代甚至四代,尽可能的延续保单,从而充分发挥财富“滚雪球”效应。

5、医疗险最好能单独购买

单独购买医疗险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其实单独的医疗险并不贵(无论是国内的还是海外),有些保险公司将医疗险作为附加险与其他“鸡肋型”主险捆绑销售,这才导致总保费非常昂贵;

6、医疗险最好能保证续保

保证续保,也就是到期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地给我们续保。保险公司对我们一旦承诺保证续保后,就失去了对我们进行核保的权利,不论我们新患何种疾病,保险公司都不得对其增加保费,更不能拒保;

7、重疾险最好有红利分配

购买重疾险除了重点关注保额以外,还要看重疾险是否有红利分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若干年后,有红利分配的重疾险的现金价值会远远超过保额,甚至是保额的数倍,而没有红利分配的重疾险永远停留在保额上,差异非常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受保人   中产   资产   意外险   可能会   保单   保费   杠杆   红利   保险公司   分配   窗口   未来   孩子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