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式”投资基金,效果会更好吗?

前段日子只想搞钱的年轻人们,现在纷纷表示:”我躺平了!只要我躺得够平,内卷就卷不到我!”

“躺平主义”突然流行,是对应于社会的疯狂“内卷”而爆发的,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它指的是一种低欲望的生活方式,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化,内心都毫无波澜。

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躺平式”投资基金,效果会更好吗?

对于生活、工作而言,躺平主义是否合理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

对于基金投资而言,有时候我们需要“躺平”,这是一种投资的智慧。

持有时长与投资收益成正比

有机构统计过,以中证主动式股票型基金指数(可看作是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加权平均表现)为例,下图可见:

买入并持有1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0%;

买入并持有5年的平均收益率为47%,买入并持有10年的平均收益率为94%。

基金投资收益与持有时间成正比。

“躺平式”投资基金,效果会更好吗?

不幸踩坑,躺平了还能爬出来吗?

就市场来看,最大的“坑”当属2018年,2018年全年市场几乎单边一路下跌,上证综指全年下跌24.59%。

如果不幸地,我们踩到了这个坑,那基金的回报率也是负的。

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假设我们在开始调整前已经入场,并且采取“躺着不动”的持有策略,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2015年调整期间

调整区间

上证指数涨跌幅

调整期收益率

持有至今收益率

2015.6.12-2016.1.27

-46.59%

-39.43%

35.56%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1.6.10,根据偏股混合型指数测算。

2018年调整期间

调整区间

上证指数涨跌幅

调整期收益率

持有至今收益率

2018.1.1-2018.12.31

-24.59%

-23.58%

69.46%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1.6.10,根据偏股混合型指数测算。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2015年这样急跌的行情下,市场从5178点下跌,半年多就跌去了46%。

但偏股型基金指数长期依然能够扭亏为盈,维持一条向上的曲线,持有至今仍能赚钱。

虽然2018年“很难熬”,但在坚定持有的基础上,从坑里慢慢爬了出来,随着市场转好,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持有至今也还能够斩获近70%的收益率。

基金市场又是爆款频发

基金销售市场又“火”了,多只爆款基金密集面市。

6月伊始,伴随着股市震荡上行、基金赚钱效应的恢复,基金销售市场正在快速回暖。

二季度以来首只百亿“爆款”权益类基金诞生,新基金认购天数缩短,平均募资规模增加,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和比例配售等热销现象也频频上演。

6月9日,多只新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易方达悦夏一年持有混合2天吸金129.25亿元,成为今年二季度以来首只百亿规模的权益类基金;南方宝恒新发规模也达到77.67亿元。

如果有爆款魔咒,认为是市场高点,新基民不妨耐心等待回调入场,然后躺平。

众多数据看来基金投资,重在长期并不是句空话。

从历史数据来看,短期的市场涨跌真的不用太在意。

虽然市场大跌后的具体影响我们无法预测,但持有优秀的基金,可能会用不错的收益赠予我们时间的玫瑰。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注@投二当家,学习更多投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区间   收益率   上证指数   收益   不幸   权益   主动   平均   主义   指数   规模   效果   基金   新基金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