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到底怎样才能脱贫致富,这个村第一书记的做法给出了答案

是什么让魏昶在安徽省一个贫困村里埋头苦干?让一个贫困村全部脱贫致富,逐渐走上富裕的道路。魏昶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派驻到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带领全体村民脱贫攻坚就是他这几年来的主要工作。

贫困村到底怎样才能脱贫致富,这个村第一书记的做法给出了答案

最近几年,我国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脱贫攻坚任务接近完成,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为了让更多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的脱贫致富,让更多地方实现脱贫,中国人寿用行动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中国人寿推出了"扶贫保"工程,以党建扶贫引领、保险扶贫产品、金融扶贫服务、产业扶贫投资、扶贫教育培训、社会扶贫公益六个体系为支柱,其中,产业扶贫投资体系是非常关键,也是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建立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保障。产业扶贫投资体系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不仅脱贫,而且能够致富的设想。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依据"扶贫保"工程的六大扶贫体系,派出人员驻守在需要帮助的贫困乡村,不断的结合当地的资源找出来跟当地资源相结合的产业扶贫的方法,不仅很好的解决了贫困的问题,还使得有些乡村开始逐渐富裕了起来。

安徽六安市霍邱县傅井村是中国人寿助力脱贫的一个典型案例。2017年,傅井村全村1351户,510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74户744人,当年整村贫困发生率14.58%,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国人寿派出安徽六安分公司的魏昶去担任村里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目标就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输血不如造血",魏昶非常清楚这一点。魏昶到任后迅速展开调研,然后根据当地的情况,结合中国人寿的"扶贫保"工程的产业扶贫,发起了"绿色攻势"。只有产业扶贫,才能够真正让贫困村民脱贫,逐渐富裕起来。上任后,魏昶与村民打成一片,吃住在村里,认真研究村里的土地更相关的资源,围绕着村里的土地进行实地调研,几乎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到了晚上,魏昶就积极上网查找资料,与同事一起查阅了所有能查阅到的农业项目,最终选定"稻虾养殖"项目。

项目确定以后,还要说服村民,这个显然也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在会议上,魏昶说,我们村里人均不到三亩地,只依靠土地很难脱贫,但是我们村水好、渠多,种稻子、养虾子,有中国人寿产业扶贫项目的支持,只要大家肯下辛苦,一定行。"村民看到了第一书记熬红了双眼,也知道魏昶确实是在为大家脱贫努力,很多村民鼓掌拥护。2017年当年,130户贫困户参与了稻虾养殖项目,当年小龙虾获得了大丰收,1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养两年的老母鸡卖的钱也不如我们养十几天的龙虾卖钱多,现在,我们不是贫困户,眼看就要小康了!"三年前的贫困户们说。

魏昶只是中国人寿扶贫队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国人寿在全国还有很多的扶贫队,还有很多的人员派驻到了一些贫困村庄。这些中国人寿派驻人员紧抓产业扶贫的关键,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全国各地帮扶点深入调研各类资源条件,不断尝试,通过挖掘和发挥当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帮扶建立起一个个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并不断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升级,助力贫困地区人群增收增益,这样才能够让帮扶的村庄不仅脱贫了,而且还走在奔向小康的致富道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脱贫致富   霍邱县   贫困   贫困户   发生率   贫困地区   安徽   村里   富裕   村民   做法   答案   土地   体系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