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共享充电宝一生要遇见上千人 却比马桶还脏?

出品|派财经

文|苏亚 编|派公子

短短几年,共享充电宝就迎来了收获期。

4月初,怪兽充电登陆了纳斯达克,4月末,小电科技赴港递交招股书。一个月内,两家行业巨头奔向资本市场的星辰大海。

这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从行业元年至今,仅仅过去了5、6年,这中间还经历了爆发期、沉寂期、发展期以及眼下的上市潮。

高歌猛进的发展模式背后,是各种的问题的曝出;盈利模式单一、悄然提价、同业恶意竞争……最近曝出的新问题是,共享充电宝居然不消毒,小电科技每平米菌落总数竟是马桶的5倍以上。


01 马桶与充电宝

一块共享充电宝,一生会遇见多少人?

一家共享充电宝的北京销售何文(化名)告诉派财经,按照满格至用尽为一次使用,一个共享充电的电芯大致可循环使用300次以上。每次循环,一块共享充电宝可遇见1-3个人。也就是说,一块充电宝走完一生,会经过近千人的双手。

然而,这块被共享的充电宝可能从未消过毒。多位从业者直言,有些共享充电宝“身体”比人们想象中要脏,“在反复流转过程中会滋生细菌,但是一些共享充电宝公司的运维环节,并未设置消毒操作。”

胡妍妍(化名)在武汉某地铁口旁边经营着一家店铺,“我店里放过街电、小电、怪兽三家的共享充电宝,但从来没有一家品牌提醒过我要消毒。”

“我们维护链条中也没有消毒这一环节。”何文透露,这个消毒环节并不归他们来管,出厂前会有一次统一的灭菌操作,平时是场地方(也就是商家)负责。

胡妍妍却不这么认为,“平时,我会对装充电宝的机身消毒,但充电宝一旦拿出来,就开始计费,我们也没法消毒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厂商甚至在充电宝出厂时也省去了灭菌操作。

“去年疫情的时候,我们确实也想在给共享充电宝灭灭菌、消消毒,但最后也没落实下去。”一家共享充电宝的上游供应商高管林临(化名)透露,这主要是由于灭菌环节还要再付出一部分成本。

他表示,一块充电宝灭菌成本在2-3元,“很少有商家愿意负担这块成本,我这边有上百家充电宝合作方,很少有人要求对产品灭菌、消毒。”

4月,凰家测评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随机对小电、街电、怪兽充电三款共享充电宝进行了菌落总数实验。结果显示,街电每平米的菌落总数21.6万CFU、小电每平米的菌落总数高达44万CFU。

一块共享充电宝一生要遇见上千人 却比马桶还脏?

与之对应的是,通常情况下,马桶每平米的菌落总数为8万CFU。这意味着,共享充电宝的机身可能比马桶还要脏,其中小电测试结果达到马桶每平米菌落总数的5倍。

“很少有人意识到卫生问题,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基本不会提消毒这个环节。”一位内部员工直言,比起卫生等问题,他们只关注转化率。

可是,随着共享充电行业踏入成熟潮,转化难度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玩家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与提升利润,甚至开始消耗商业诚信。


02 诚信危机?

2019年11月中旬,张绽(化名)的店铺入驻了一台小电科技共享充电的机器。

张绽透露,“当时说好的分成比例是,我们60%并且承担电费,小电科技40%。”然而,令张绽没想到的是:“放在我这里半年,一分钱都没给过。”

从2019年12月开始,张绽就开始催款,但是,对接业务员总是用各种借口拖延,比如生病请假,直到最后不回张绽微信。

到了去年,另一个小电科技的业务员找到张绽,他们对此的解释是:“之前那个业务员是外包的,钱也不能补上。”“放机器的时候,我不知道要签合同,现在这种结果,我也没办法。”张绽告诉派财经,后来,店铺换了另外一家共享充电机器,每月都有700-800元进账。

张绽的遭遇不是个例。

胡妍妍也遇到过相似的问题,2020年年底,小电科技销售跟她商量,把原来放着的怪兽充电机器撤了,只放小电科技的机器,就给她1000元“独家费”。

“后来怪兽撤了,小电机器来了,销售却拿合同过来说,这1000元是预付款。”胡妍妍说,她当时没太在意这件事,“签完合同,他们直接把合同带走了,也没给我留一份。”

然而,机器放了一段时间,预付的1000元也始终没有到账。于是,胡妍妍多次找到销售人员催款,“他们策略就是一拖再拖,还告诉我,不是他不想给,公司高层不给力。”

“不是差那1000元,但他们把别人挤走却不兑现承诺,”胡妍妍直言,做生意都讲诚信,肯定不会再合作了。

派财经调查发现,多家商户曾在投诉平台上,公开吐槽过与小电科技的合作体验。这些投诉大多集中实际分成比例与洽谈不符、分成不到账等方面。

甚至,有商户在投诉中直言,“小电充电宝与商家合作完全靠忽悠的。”该商户还表示,业务员来洽谈时,说好55分成,可合同上却拟着37分,还有15%的税。“我们到手只有15%,电费都不够”。

小电科技前员工张婷(化名)告诉派财经,有些业务员是故意这么做,“先给商户画大饼,开始虚报预估,用高比例分润、预付款吸引商户,先放上机器,占个独家,兑不兑承诺现以后再说。”

张婷透露,在与点位签合同前,小电科技会针对该点位的充电宝客单量进行预估。“为此,我们有专门的后台系统,填写商户预估的单量后,公司会测算出这个项目的毛利率、净利率等数据。然后,销售会根据测算数据,与点位进一步沟通合作细节。比如,合作形式、预付金额、分成比例等。”

尽管看上去,这是一个智能且客观的评估手段,但实际操作却掺杂着诸多主观意志。“因为评估所需要的数值,都是销售凭借经验手动填写”,张婷直言,有些点位客单量不到3万,销售就说可以达到5万,让商户觉得有钱赚,先把位置占了。

“然后,一些小电销售就会在商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修改合同分成比例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

一块共享充电宝一生要遇见上千人 却比马桶还脏?

(图说:网上流传出的一位商户与小电业务员微信截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种种对小电科技商业合作诚信的不满,如同长刺的荆棘四处生长。然而,在张婷看来,这些销售剑走偏锋的背后是销售身上的巨额任务量。“我们一个基层普通销售员工,每年的任务量达到上百万元。”

最近几年的小电科技一直在亏损边缘徘徊。2018年,小电科技亏损0.36亿元;到了2019年,情况稍有转好,其净利润达到1.37亿元;但在2020年,公司净利润再度转亏,亏损1.04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进场费用迅速增加,根据招股书,2019-2020年,小电科技的进场费由1.41亿元猛增至3.02亿元,同比暴涨114.5%,费用占比也由13.4%上升至20.5%。

“共享充电市场趋于饱和,现在开展独家比过往困难多了。”多位业内人士坦言。

尽管如此,这并不能作为商业诚信缺失的借口,尤其对于一家准上市公司来说。(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马桶   菌落   预付款   化名   千人   业务员   环节   总数   比例   机器   诚信   合同   财经   行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