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下调214点 中国央行主管媒体:警惕美元反弹


人民币中间价下调214点 中国央行主管媒体:警惕美元反弹

6月15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070,下调214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3856,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3914。

中国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6月15日发文《警惕美元反弹风险 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易贬难升》指出,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趋近贬值拐点,下半年大概率会出现贬值压力。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元升值风险将是最直接的一项。

以下是该文节选:

今年(2021年)一季度美债收益率走高推动美元指数出现阶段性升值,3月末美元指数曾达到93.18的阶段性高点。此后,欧洲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接种较快等短期因素使美元近两月走弱,但美元指数近期已在90附近寻找到强力支撑位,市场猜测这很可能是美元的中期底部。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预计,美元在中长期会有较大反弹,人民币或已接近贬值拐点。

全民免疫、经济复苏、通胀加剧、货币政策收紧,种种迹象都在指向美元升值逻辑的最终实现。

美国等发达国家预计将在三季度基本实现群体免疫,近期欧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创新高。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表示,这表明受益于疫苗接种,经济复苏动能正显著加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下半年美国经济如果强劲复苏可能再次导致美元走强。

近期美国已有27个州宣布收紧失业金发放,董琦预计,就业市场会逐渐回归正常修复轨道,不会对美联储(Fed)收紧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目前美国新政府正在筹划和推动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计划近期推出6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尽管这一计划落实会有一系列困难,但考虑到对美国经济未来的乐观预期和部分举措落地之后带来的实际效应,有可能成为美元阶段性走强的动力之一。”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说。张瑜也指出,美国仍在坚持财政刺激,利好美国的经济效益和通胀。

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并在高位波动,美国通胀水平明显上升。6月10日公布的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大涨5%,创出近13年的新高。市场预计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或已箭在弦上。近日美元指数在90附近遇较强下行阻力,久久不能突破,不排除未来大幅反弹的可能性。

此外,连平还指出,目前美元和美国国债市场仍是全球重要的避险港湾。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会造成国际避险资金青睐美元债券,阶段性推高美元需求。

归根结底,经济基本面是汇率的决定性因素。董琦指出,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对优势将收窄。唐建伟认为,中国经济2021年将是前高后低的走势,而美国和全球可能是前低后高,下半年中美经济增速差缩小或使人民币汇率承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连平   美元   通胀   央行   美国   阶段性   人民币汇率   货币政策   中国   美国经济   下半年   首席   人民币   近期   指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