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一年一度最具争议性的榜单《2021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于上周正式对外揭晓,意料之中该榜单一经发布便再一次激起了网络上的种种争议与质疑。作为笔者对于除我国各行政部分及各地统计局以外任何第三方机构发布的行业排名,仅仅只是参考绝对不会对其做重要性依据判断,但是对于部分网友将这份“商业魅力”排行榜与“GDP”排行榜无缝对接的理解力也实在不敢恭维,因此今天这篇文章笔者就以2021年最新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最具争议的15个“新一线城市”为基底,再分别计入该城市的GDP和房价等真实有效且可靠的数据,经过综合对比来看看这其中哪些城市才是名副其实的新一线城市。

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排名

在笔者看来,我国诸多第三方机构的各项行业排名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因为其完全可以根据一个明确的结果而去反推统计标准,从而做到看似双向互通没有任何数据纰漏的结果。

已经发布7年(2013、2016-2021)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亦如此,该榜单有一个亮点就是打造了“新一线”这个新的城市等级概念,打破了以往我国一、二、三、四线的城市传统格局定位,让一部分蛰伏于二线城市中的经济、人口、交通、医疗、教育、对外交往等具备一定优势的城市可以脱颖而出,进入新的赛道重新开始对比。因此我们就会看到,每年该榜单发布后质疑、转发、引申和讨论的声音和文章此起彼伏,说到底无非是部分城市中的部分网友既在意自己关注城市的排名是否上升,又不愿意接受排名下降的结果,从而排名上升的纷纷转发,排名下降的纷纷质疑,但不可否认“新一线”这个城市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机构、媒体甚至个别官方媒体接纳、认可和引用。

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在笔者看来如果只计入某一年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榜单入围的15个城市,其导向过于随机和片面,因此笔者将过去6年都曾入围过新一线城市的全国各城市作为统筹范围,看看这些城市在计入城市GDP、城市房价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后还有哪些城市能够稳稳站定新一线城市。

以下是过去6年(2016-2021年)入围城市商业魅力新一线城市的名单(排名不分前后):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郑州、东莞、昆明、合肥和佛山,共计20座城市。

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以上城市中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和苏州10座城市在过去6年均入围了新一线城市榜单,也进一步说明了这10座城市在商业魅力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入围城市,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指的是商业魅力,而非经济和房价。

大家不必在此就开始产生争议和排斥,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上述20座城市的GDP表现。

新一线城市——GDP排名

大家都清楚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其特指是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整个国境范围内所有单位创造的终端商品及服务的货币价值,这里的终端是核心点,一般GDP包含四个大的方面,即消费、投资、采购和出口。我们这篇文章计入的是城市GDP,也就是城市辖区范围内的生产总值,该数据由不同城市的统计局定期对外公开发布,数据公开、公正、无争议(实际上网络上也有争议,但此文忽略不计)。

以2020年为统计口径,去除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四座GDP一线城市,2020年入围GDP新一线城市名单的分别为: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和东莞。

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将GDP新一线城市与商业魅力新一线城市进行列比,我们发现: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苏州、宁波、无锡、郑州、东莞、合肥和佛山,这16座城市均入围了两项经济数据的新一线城市榜单

其中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和苏州不仅连续6年入围新一线商业魅力榜单,同时也进入了最新的新一线GDP榜单,其“新一线”含量最高

稳房价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房价过高已成为年轻人“躺平”的因素之一。以上城市商业魅力和GDP均表现如此稳定与出色,那么其城市房价是否也在全国城市中位列前茅呢?会不会有新的城市即使GDP和商业魅力表现不足以进入新一线城市队列,却因为高房价而一跃千里呢?

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新一线城市——房价排名

房价作为生产要素价格,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生产成本和商品市场价格的真实程度,还对调节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的调节机制,其价格也反映了一个地区供求机制及交互作用的调节功能。一个地区的的房价由其自身的价值规律、市场供求规律以及竞争规律相互作用而形成

截止到2021年5月,根据房价行情网数据监测,去除深圳、上海、北京、厦门这4座稳居房价一线城市之外,位于房价新一线城市区间(5-25名)城市分别为:

广州(43840元/㎡)、三亚(36022元/㎡)、杭州(35432元/㎡)、南京(33290元/㎡)、宁波(26474元/㎡)、福州(26140元/㎡)、天津(25686元/㎡)、珠海(24949元/㎡)、东莞(23525元/㎡)、青岛(22554元/㎡)、 苏州(22331元/㎡)、温州(22311元/㎡)、丽水(21450元/㎡)、合肥(20760元/㎡)、武汉(20219元/㎡)、西安(19867元/㎡)、金华(19518元/㎡)、成都(19092元/㎡)、无锡(19029元/㎡)、常州(17706元/㎡)和嘉兴(17428元/㎡)。

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通过对比入围城市商业魅力、城市GDP和城市房价的新一线城市名单,我们发现三亚、珠海、温州、丽水、金华、常州和嘉兴这7座城市在过去6年从未入围过新一线商业魅力排行榜,同时GDP也未进入全国前25名,但是其房价已经稳稳占据全国前25名,可谓城市经济、商业魅力未达到新一线城市的标准(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城市房价却领先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入围新一线城市队列(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城市房价过高是否意味着城市房价泡沫过大呢?我们可以从城市商品住宅库存方面入手,从这个侧面看看城市实际的房地产需求程度。

根据易居中国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4月底,全国100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914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5%,库存总量增长缓慢与当下正值购房“黄金期”相关,在经历了市场淡季后,蛰伏许久的刚需需求得以释放,加上品牌商集中在当下推出品质价优的楼盘与户型,进一步促进市场交易活跃性。

4月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9.9个月,即上述城市平均需要9.9个月才能消化目前市场的新建住宅存量,略微高于合理区间(6-9个月)。

这7座城市没有新一线城市的“命”,却得了新一线城市的“病”

分城市来看,珠海(2.0)、合肥(2.3)、南通(2.8)、杭州(3.3)、济南(3.6)等入围新一线商业魅力和新一线GDP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该地区购房需求强劲、房源消费较快,但同时也应该警惕房价炒作等乱象,及时治理和政策调控收紧;同时我们发现入围新一线城市房价排行榜的三亚库存去化周期已经达到了21.8个月,不仅远高于合理区间6-9个月,同时也远高于100个城市平均去库存周期的9.9个月,值得大家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城市   合肥   长沙   苏州   西安   青岛   成都   南京   武汉   天津   杭州   重庆   房价   魅力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