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放大招:人均400多万的股权激励,能否留住核心人才?

眼看它股价疯涨,眼看它股价腰斩。


五月以来,海底捞的市值持续走低,相较于2月的高点,如今最高蒸发 2000 多亿港元,一度近乎腰斩。


上周,海底捞发布了上市以来首个股权奖励计划公告,董事会已决议通过股份奖励计划,向承授人授出 1.59 亿股股份


奖励对象包括海底捞管理层成员、区域统筹教练、部分家族长及餐厅经理、部分业务及技术骨干等超过 1500 余名员工及多名顾问


不过,海底捞的这次激励方案,能够挽救暴跌的市值吗?


海底捞放大招:人均400多万的股权激励,能否留住核心人才?



01#

海底捞的激励

一次不得已的选择


从一骑绝尘到一落千丈,这是一次巨大的转折。


还记得 2 个月前,在 2021 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排名第 75 位,同时位居新加坡富豪榜首位,海底捞也越发受消费者追捧,被市场青睐。


然而,短短 56 天时间,海底捞的市值就暴跌近 2000 亿元,张勇本人也失去了首富头衔,门店业绩更是一路走低... ...


这段时间的经历,不管是对投资者还是在海底捞工作的员工来说,都像是在坐过山车,让人难以接受。


从门庭若市,到现在盛况不在。其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最受关注的,还是海底捞的应对方案。


从 2020 年开始,海底捞就以门店亏损为由,裁员上万人,以普通员工 5000 元薪水来算,成本近乎节省了 2 亿元,效果同样可观。然而,这看起来是为海底捞留下了不少钱,但更严重的后果是,丢了人心。


众所周知,海底捞最大的特色,在于员工细致周到的服务,如果因为裁员导致员工服务的质量降低,那海底捞就将失去它的最大优势,变得更加危险。


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在猜测,海底捞要怎么做才能挽回局面?


海底捞放大招:人均400多万的股权激励,能否留住核心人才?



02#

海底捞的答案

在股权激励


海底捞的应对方法是:授予股权,保留人才。


对于企业来讲,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无法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也就不能得到一流的业绩和回报,所以海底捞接下来的选择是保住优质人才。


据公告显示,此次用来奖励的股份,其中 1.43 亿股股份授予非关联承授人,即公司超过 1500 名员工及多名顾问,另外 1590 万股股份授予海底捞及其附属公司的 17 名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


我们都知道,股权激励,一方面是激励,一方面是约束。


其实质是让员工共同承担风险,借此留住有价值的人才,也就是通常说的“奖励未来”。而这里面最关键的莫过于下多大力度,授予多少股票。


按公布的数据来看,海底捞这次将授予 1.59 亿股,按近日每股价格 45 港元来计算,股票总额达 65 亿港元,平均到 1500 个人身上也有近 400 万元人民币。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本次授予的股权,不能马上变现。


这也是股权激励的老套路了,所以海底捞此次将发行的新股份,以信托方式代承授人持有,直至各归属期结束为止,待达成董事会于授出时指定的相关归属条件后转让予承授人。


而海底捞制定的归属期,为 10 年


虽然这十年也会收到相应的股权收益,但也意味着,在这期间工作若未达标或离职等情况,将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获赠条件。


可见,海底捞真正投资的,是“未来十年”,依靠稳固的人才队伍护航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


海底捞放大招:人均400多万的股权激励,能否留住核心人才?



03#

比起如何激励

激励谁更重要


除了要十年后才能转让外,更能说明这笔钱不好拿的原因,是覆盖面太窄了


据海底捞 2020 年的全年业绩公告可知,截止 2020 年 12 月 31 日,2020 年海底捞新开了 544 家门店,全球门店数达到 1298 家,员工总数超过 13 万人。


相比较 1500 的获奖人数来说,要拿到这笔钱,确实万里挑一。


所以,在股票授予上,海底捞把“可持续的贡献”作为分配的首要依据。


在授予对象的选择上,海底捞表示,首先是基于对承授人过往对于集团业务作出的贡献,此外则是对未来业绩以及创新等领域的贡献。所以,“贡献”才是海底捞授予激励的真正门槛,贡献标准是什么不好说。


但就海底捞庞大的员工基数来说,这笔钱是真不好拿。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想要得到高工资,高付出和足够的贡献是基本条件,谁都不会把钱用在庸才身上。


像之前爆红网络的一名海底捞实习生,深夜下班之后,独自来到寂静无人的地下车库抓紧时间练习甩面,就算没人监督也一丝不苟,动作娴熟且精益求精。


能做到这种地步的,恐怕少之又少,这也就注定了只有少数人能拿到额外回报。


海底捞放大招:人均400多万的股权激励,能否留住核心人才?



04#

写在最后


股权激励,或许只是海底捞自我挽救的第一步。


作为一家巅峰已久的餐饮企业,面对市值暴跌,它要去应对的问题还太多太多。


比如频频曝出的食材卫生问题,菜品分量减少价格却变高的问题,盲目扩张却无法盈利的问题,以及外部竞争对手的不断挤压追赶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等着海底捞去应对。


毕竟,作为一家餐饮企业,服务质量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


你说对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福布斯   海底   人才   港元   市值   股价   股权   未来十年   餐饮企业   业绩   贡献   核心   员工   股份   股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