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当回事,中国将其做成世界第一,获利颇丰创造30万个岗位

谈到中国商人,世界各国的老百姓都是非常佩服。实际上中国商人最擅长的事情,便是将“不起眼”的生意做大做强。时至今日,中国商人在制造业上取得过许多杰出的成就。而这些行当,大多数是原本世界各国都不愿意做的“小生意”。小生意也有大财富,如今中国商人们将这项不起眼的生意做到世界第一的位置,获利颇丰福泽广大民众,年获15亿元,创造了近30万个岗位,养活中国三十万人。

西方不当回事,中国将其做成世界第一,获利颇丰创造30万个岗位

这项行业,便是毫不起眼的假发制造行业。实际上假发行业,在大部分人看来无利可图。但是如果真正了解过假发行业,便会知道假发制造业属于少有的“暴利行业”。在古代假发是专属于欧洲贵族的“奢侈品”,17、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争先恐后佩戴专属的假发。在当时能够头戴假发身穿华服的人,绝对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头号人物。

但实际上,欧洲贵族佩戴假发和自己的身体情况有关。法国的路易十四、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都是高频佩戴假发的权贵阶层,他们佩戴假发一来是为彰显自己的威严身份,二来是为了掩盖自己发量较少、头发稀疏的问题。而中国佩戴假发的历史,实际上相较于欧洲还是较短。可西方国家普遍觉得无利可图,但是假发行业进入中国之后,就立刻催生出数个巨富商人。

西方不当回事,中国将其做成世界第一,获利颇丰创造30万个岗位

清朝光绪年间,白锡和与德国人亨特进行会面,决定在河南许昌从事假发收购业务。两人在许昌利用德国制造的钢针,专门向各地老百姓收购头发。一来二去,他们创办的“德兴义”发庄的名号越发响亮,一举成为中国假发市场最大的商户。而许昌泉店许多人看到白锡发家致富后,纷纷效仿他的举动做起假发生意。20世纪40年代,泉店假发已经远销海外市场,外国人亲切地将其称呼为“徐泉发”。

但随着新中国建立,经济政策开始转向内部消化为主。进入这一时期的泉店假发,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赫赫有名的“徐泉发”。80年代左右,中国迈入改革开放时代,而泉店镇许多居民又开始做起假发收购生意。由于假发收购价格低,二次出产价格高,当地居民也将假发称之为“黑金”。其中小宫村小伙郑有全从中脱颖而出,被国际市场称之为“假发大王”。

西方不当回事,中国将其做成世界第一,获利颇丰创造30万个岗位

从1990年开始,郑有全开始在假发市场这个空白领域上展现实力。他先是创办许昌县发制品总厂,为自己的工厂引入一套从档发、色发到工艺发完备的制作整备技术。开始逐渐对外出口假发,由于此时在国际市场上大部分假发的售价偏高。

而郑有全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价格,一举获得诸多老百姓的喜爱。随后他一步步做大做强,不仅顺利完成上市,还一举成为国际性假发销售公司。据统计每年郑有全的企业将会为许昌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自己的营收利润更是高达10亿美元之多。

西方不当回事,中国将其做成世界第一,获利颇丰创造30万个岗位

从全局来看,如今的许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假发之都”。如今许昌假发加工制造业越发成熟,市场供应量需求也越来越大。据了解,中国每年会从印度收购1300吨头发;而从巴基斯坦手中,中国每年进口头发共计10万公斤。中国收购的大部分假发,都销售给国内的脱发人士和非洲的女性。前者有相对较为严重的脱发问题,后者购买假发则是因为发质不佳。

如今假发行业的收购价格年年上涨,许昌假发行业工作人员也表示,如今进口收购假发生意已经进入瓶颈期。从2019年到2020年,假发收购价格飙升20%,未来该行业的假发收购价格仍旧会进一步提高。如今这个不起眼的行业,机遇和困境并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许昌县   中国   许昌   无利可图   头发   欧洲   假发   不起眼   不当   制造业   老百姓   贵族   岗位   中国商人   生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