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他出生于江苏昆山,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昆山,解决了昆山无数的就业问题。

年轻时他接手了昆山陆家中学校办工厂的“烂摊子”,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成了家喻户晓的“好孩子”,并走上国际舞台。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面对其他品牌的仿冒,他丝毫不惧怕,坚信有不断的创新,就不怕竞争对手。

创新精神令他斩获无数知名大奖,并且真正的改善了儿童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儿童的生活品质,因此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本期子牙童趣商将锦囊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位“母婴大王”宋郑还创业创新的故事。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1948年12月宋郑还出生于江苏昆山的一个中医世家,祖辈三十六代皆为中医。

1968年高中毕业后他插队到农村务喂猪,5年后他被推荐到上海读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昆山做起了中学数学老师,可以说他除了上大学的几年,其他时间都留给了他的老家昆山,之后迎来改革开放的热潮,国家鼓励学校办工厂。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当时宋郑还的学校也办了一个专门生产微波炉的工厂,但是1987到1988年间因投资失败,校办工厂陷入困境,工厂负债一百多万,濒临倒闭,老师们也因欠薪罢工,最后连学校都被迫关门。

1988年,作为校领导之一的宋郑还被迫接手这个工厂,并且上级领导要求他无论如何要撑过四年。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学校老师们为这个厂集资了20余万元,在当时人均十几元的月工资的情况下,这是一笔不菲的数目,他不想看着这个工厂就此倒闭,他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走上了“投笔从商”的道路。

在校办工厂的员工会上,他写道:我是第一,因为我可以是第一。当时对于经商还是门外汉的他只能用这种盲目的语言来鼓励自己。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但他刚刚接手的时候,因8个月没发工资人心早已涣散,再加上员工多半都是农民,也毫无组织纪律。他四处奔波为厂里找活干,却四处碰壁。

一次机会终于来了,宋郑还以前的一个学生的家长是军工厂的领导,他听说了宋郑还的处境,便带了一辆婴儿车给宋郑还看,承诺如果宋郑还能做出这种婴儿车,军工厂就可以包销。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找到挽救破产工厂的一线光芒的他决定将工厂业务的重心放在生产婴儿车上,他向银行申请了5万元贷款,又注册了“好孩子”品牌。

第一年,工厂就生产了两万辆童车,工厂有了收益,在支付了拖欠老师和工人的工资后,学校也重新开门,但宋郑还却不想回教师岗位了,因为他发现经商似乎更有乐趣,先是推迟回校时间,后来干脆就不回去了。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两用童车的创意诞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张躺椅,于是突发奇想“如果加上轮子不就变成了童车?如果椅子可以翻转,那不就成了两用童车,能坐能躺的婴儿车,现在市面上可没见过。

之后,他把这个发明申请了专利。无奈的是当时工厂资金不足,根本没有办法利用这项专利,宋郑还只得卖了这项专利,拿到了4万块钱,他用这些钱给工厂装修了大门,以此来振奋人心。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世界第一辆四功能童车诞生

1989年末,集“推车、摇篮、学步车、躺椅”于一体的四功能婴儿车诞生了,并且在当时那个年代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节俭之风盛行,四功能婴儿车很好的迎合了市场需求,能够一物多用,迅速席卷市场,“好孩子”由此一炮而红。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但是仿冒产品随之而来,遍布市场,甚至销售价格也更加便宜。

但是宋郑还并不害怕,也没有因仿冒产品的出现而手足无措,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创新之路,他曾经说过:“不断地创新,就不怕竞争对手。”

宋郑还一直坚持“走正路走大路走创新路”的理念,事实证明,创新的力量果然很强大,不仅让“好孩子”活了下来,到1993年,“好孩子”销量更是全国第一。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好孩子”的跨国之路

但是宋郑还的目标不仅仅是占据国内市场,他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有一次,一位德国厂商来好孩子的工厂进行参观,该厂商和他说 “童车不是这么做的”

作为一个力挽狂澜把濒临灭绝的工厂变成了国内行业龙头的他,心中的骄傲是不允许别人这么诋毁他的努力的。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德国人的一番话彻底激起了他的好胜心,让他更加坚定了走向世界的决心,他要给这些外国人看看童车到底是怎么做的,他要和国外的婴儿车一较高下。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他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就是到香港去寻找投资。当时的中国置业给好孩子投资450万美元,及时雨般挽救了好孩子的资金链。

第二步就是去美国寻找合作商,但是这些美国当地厂商最多只愿意做加工合作,毫无疑问这是好孩子走向美国主流零售通路的拦路虎。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气馁,在设计出一款具有摇篮功能的婴儿车后,他再一次带着新产品找到了美国第二大婴儿用品制造公司COSCO,并成功说服和好孩子合作,推出了"CASCO-Geoby"这一联名品牌。

借助了与美国大公司合作的契机之后,1996年他在美国设立分公司,把好孩子直接推进了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之后又进入凯玛、反斗城等主流销售渠道。好孩子在国际市场掀起了一阵浪潮。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继四功能婴儿车后,人们对婴儿车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一物多用。

口袋婴儿车的诞生

庞大且占地方的婴儿车对于外出而言是不方便的,宋郑还灵敏地嗅到这一市场需求。

来自昆山阳澄湖大闸蟹的灵感,口袋车诞生于世,受到全球用户的热捧,推着口袋车,一边走路,一边看风景成了当时的一种时代潮流。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半路上孩子要大人抱着,仅需3秒2步的瞬间就可以折叠成一个公文包,除了折叠超小,口袋车还在细节上下功夫,如自动折叠挂钩、自动伸缩肩带、一键刹车解锁、靠背可半躺等等,真正做到为人服务,戳中了无数家庭的心。

2014年口袋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授予“折叠后最小婴儿车”荣誉,是有史以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的第一辆童车。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好孩子”进军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市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但是我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作为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的孩子面临的潜在威胁难道可以忽略吗?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好孩子”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挑战,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制造基地,经过各种撞击试验,创造出了颠覆欧美级别标准的汽车安全座椅,并且迅速席卷市场。

2018年德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五,在欧盟前五大经济体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二,美国百分之二十九,中国百分之二十七,都是销量的第一名,好孩子真正的做到了走向世界。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尤其是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好孩子在美国的销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不减反增,无疑给了中国制造一些信心和鼓舞。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同时,从创立到现在三十余年,好孩子创造的专利数超过竞争对手前五位的总数,宋郑还带领了中国母婴业走向世界,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人的能力,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本科数学出身的宋郑还放弃了桃李满天下的教师生涯,走上了一生创新的商业之路。

他瞄准了母婴市场的巨大需求,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提高儿童的生活品质,同时“好孩子”品牌树立了“关心孩子、服务家庭、回报社会”的宗旨,他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更是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奉献者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他不局限于国内市场,拥有大格局走出国门,为中国争了一口气,让世界知道了中国的创新能力。

宋郑还曾说,他要做一个世界没有的产品,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企业,要做一个名牌企业。他真的做到了,现在他的头发早已花白,却依然精神抖擞,仍然走在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路上。

“母婴大王”宋郑还:被逼接手欠债100万破厂,结果成就中国传奇

你们从宋郑还的商业之路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们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END—

小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国   好孩子   昆山   童车   销量   美国   走向世界   座椅   母婴   大王   口袋   成就   工厂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