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你知道吗,高铁车轮是世界上公认的技术要求更高,生产难度大的尖端产品,目前世界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就连高铁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之前也一直依赖于进口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车轮制造技术,会困扰了中国那么多年?

目前中国高铁到底有没有全面实现国产化呢?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在中国高铁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忽略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高铁,最初也是从国外进口的

研发最早的国家为德国 建设最早的则是日本

2004年1月1日,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国高铁技术未来的重大变革就埋在这里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2004年~2006年间,中国大规模引进高速列车技术,主要从四个外企,购买了四个车型以及相应的技术转让,并分为了四个CRH系列

这四个外企呢,分别是加拿大的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以及德国的西门子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除了整车外,还有部分的生产转让,而这个所谓的转让,用长春客车的一位技术管理者的话来说就是,连一张三维模型图都没有,只是设计结果没有过程

所以技术人员学会了把现成的零部件装上去,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装,不知道

也就是说,中国获得的是生产能力,而不是技术能力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所以在此后的很多年,中国高铁相关配套部件,都远远落后于高铁本身发展的速度

比如核心部件车轮

国内大多还只能满足150-180公里的列车所需,高速轴承仍旧需要从瑞典、德国、日本进口

那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车轮 这么难造呢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跟汽车不一样 高铁没有方向盘,它的转向与前进都要靠转向架,由于转向架安装在车厢下面,通常我们很难看到它长什么样

所以怂叔先跟大家解释一下,转向架其实就是一个构架,加两对车轮组成的小车,列车的车厢,可以说是整个“趴”在这个“小车上的”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由于铁路轨距是固定的。在曲线上 外轨长 内轨短,当列车的轮对通过曲线转弯时,轮对向外移动后,外轨与车轮接触点的直径大,走行距离长,内轨与车轮接触点的直径小,走行距离短,这样就可以顺利通过曲线

这期间呢 整个转向架中,唯一与铁轨接触的就是车轮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在时速超过300KM的情况下,车轮与车轨之间 摩擦剧烈时,表面的温度可以上升到1000度以上

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车轮表面缺陷的产生,进而加剧轮轨之间的振动,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比如1998年,德国一辆高速列车之所以脱轨,造成了101死,105人受伤的局面,归根结底 就是车轮不过关所致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所以高铁要想更快更安全地行驶,车轮极为关键

而要想车轮质量好 就要保证车轮钢的质量,车轮钢用电炉火转炉冶炼后,要经炉外精炼后 再铸成圆坯,洁净度要求很高,氢含量需要在百万分之二以下

经锯切、锻轧、热处理、机加工等,若干程序后 制造出车轮成品,在全方位严格检测后 才能出厂

也正是这样,四大高铁制造巨头 才能长期垄断市场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为了全面掌握高铁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2014年 动车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深化研究,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设计研究,重大课题正式立项,其中车轮开发是项目的重点

通过大量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中国最终开发出了一种中碳SI-V微合金化D2材质车轮,确保韧性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和相变点,并匹配复合热处理技术,使得车轮在硬度水平、抗热损伤性能

抗磨损性能等方面,均好于进口的ER8材质车轮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2015年 D2车轮就装配在了“蓝海豚”和“金凤凰”中国标准动车组

之后,国产的高铁车轮还先后出口了韩国、印度、德国等国家,改写了国外厂家垄断中国高铁车轮市场的历史

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小小的高铁车轮,国产化怎么就那么难?

那除了车轮外,中国高铁是否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呢?

可以说目前还没有

因为任何复杂的系统,都不可能被一个国家占领所有的技术领域,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国产化仍需要进程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生产加工技术,对于零部件的生产 国产化已经实现95%以上,比如复兴号动车组,可以说是100%中国自主设计,却不能说100%中国制造

关键原理还在探索阶段,牵引制动网络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斯通   车轮   中国   转向架   行距   车组   德国   日本   硬度   时速   曲线   列车   关键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