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皇帝之一。她用智慧和韬略,令无数男人俯首称臣。

然而自古以来,对于武则天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关于武则天最后的生涯,她是如何在一场政变中倒台,又为何去掉自己的帝号,给后世留下一块争论不休的无字碑?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武则天

1.政变前夕


自从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之后,武则天养在身边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两人的作风也越来越猖狂。这哥俩打压宗室,陷害大臣,闹得满城风雨。结果,大臣恨他们,太平公主恨他们,太子李显也恨他们。可是,谁叫武则天宠爱这哥俩呢?

那些年,武则天经常生病,一生病就只能躺在床上,脑子是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由于只有二张可以接近武则天,他俩就成了实际的掌权者,连太子李显都不放在眼里。二张甚至冒出了一个念头:要不让李显这小子滚蛋,由我们来当皇帝?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这种混乱局面下,大臣们就开始筹划要不把二张给做掉吧!这时候一个老头子就登场了。此人就是一代名臣张柬之。

老张去联络了禁军将领李多祚,又去找各级官员以及李家皇室,包括太子李显、前皇帝李旦、太平公主等人,一个个都十分来劲,表示愿意跟着老张干。这样,没有一点点防备,老张就把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了,静候时机,共举大事。

神龙元年,也就是公元705年正月的某一天,武则天卧病在床,不能理事,只有武则天的两个男宠“二张”可以随便进出。按道理说,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应该还政给太子李显了,可是却毫无动静。一旦武则天病死,宫廷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下一任的皇帝,没准就要姓张了。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武媚娘传奇》

形势急迫,正月二十二日,政变爆发了。按照约定好的计划,应该是由太子李显带领军队去讨伐二张。但李显一辈子怕他妈怕成习惯性动作了,一听说让他带兵去攻打老妈的宫殿,竟然坐着不敢动。周围的人劝了半天,李显这才哆哆嗦嗦地上了马。政变大军很快就跟上,杀气腾腾地冲进了宫里。

二张这个时候还在睡觉,听见外面乱哄哄的,刚披上衣服往外一走,就被冲进来的军队乱刀砍死了。二张的党羽也被一网打尽,包括二张的所有亲戚,被杀得一个都不剩。政变队伍控制了整个皇宫。


2.神龙政变,一代女皇被迫退位


政变发生时,武则天正在休息。被惊醒之后,发现宫里到处都是军人,她也秒懂眼前发生了什么。接下来,众人走到她的床前,要求她还政给太子李显,语气非常强硬。武则天责问道,诸位,我待你们不薄,你们就这样对待我吗?有人回答,我们这是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陛下呢。武则天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第二天,武则天就被迫下诏让太子李显监国。第三天,武则天退位。第四天,太子李显正式继位,接下来,武则天就只能避居上阳宫了。

经此一番打击,武则天迅速地衰老了。据说她驻颜有术,七十多岁仍不显老。但退位之后,人仿佛一夜就衰老了。禁军控制着上阳宫,武则天不能迈出一步,她被软禁起来了。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几天之后,李显恢复了大唐的国号,还都长安,武周政权就这样成了历史尘埃。虽然武则天曾经把李显害得很惨,但李显对他妈倒也孝顺,每过十天就率领百官去看望她。众人便向李显提了一个问题,在您眼中,太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显回答道:太后是我的慈母,也是天下人的明君。随后他解释说,当初太后当皇帝,是因为国家危难,所以她才不得不上台,挽救国家于崩溃之间。她不过是代替我执政了十几年而已,代管了江山社稷,武周也只是李唐的一个变体,不是篡权。

就这样,李显以一己之力保住了母亲武则天的形象。否则,武则天很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逆贼”了。


3.女皇逝去,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的结局


政变几个月之后的冬天,武则天已时日无多。她发布了最后一个命令,要求取消自己皇帝的尊号,把自己的身份从则天皇帝回到高宗皇后上,并希望死后和李治合葬,把自己的灵位放入唐朝的祖庙中。随后,武则天驾鹤西去,终年82岁。

为什么武则天最后要发出这样一个命令呢?实际上,她为自己的结局考虑了很久。她很清楚,现在儿子李显给足了她的面子,但李显之后呢?很可能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如果她继续保留帝号,单独立一个陵墓,没准到时候就会被人掘墓开棺。但只要唐朝还在,她与李治的墓合葬,就不会有人来对她棺木动手脚。武则天真是太聪明,到最后,都把自己的后事处理的清清楚楚。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武则天死后,有人劝李显说,先帝的坟墓已经封闭很久了,现在开陵墓,难道不是要惊动他老人家吗?不如给太后重新修个墓吧。李显不答应,他按照武则天的遗嘱指示,亲自护送武则天的灵柩去了唐高宗的墓地,开启乾陵,把他们夫妻俩合葬。

乾陵立着两块碑,西边的一块属于唐高宗,上面刻着他的丰功伟绩。东边的一块属于武则天,上面一个字都没有。有人说,是武则天觉得自己功劳大,无法用语言描述;有人说,是武则天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不敢刻字;还有人说,是武则天把自己的功过都留给后人评说,因此不留一字,专让后人去写。

真实的原因,其实并没有这么浪漫。一开始,李显还是想给她立个有字碑的,石头选好了,图案也雕刻了,但轮到要刻字时,麻烦事也就来了。在武则天死后的八年时间里,唐朝的政局动荡不安。前后发生了七次政变,皇帝是走马灯地换,连带着武则天的尊号也是换来换去,就算想刻字上去也不确定刻什么,一直到最后唐玄宗继位,才将其定为“则天顺圣皇后”,这时候距离武则天去世已经四十多年,刻字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4.如何评价武则天?

既然是无字碑,那么问题来了,后世之人又是怎样评价武则天的呢?在唐朝,人们对她的评价还算积极,可到了宋朝,特别是南宋之后,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对于武则天这样一位女皇帝,自然也就多了不少口诛笔伐。有人说,武则天怕是中国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皇帝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她呢?

可以说,武则天一生都是个矛盾的人,不止是她的性格,甚至连同她的政绩,都是相当矛盾的。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在武则天掌权加上统治的几十年里,唐朝全国的人口数几乎是翻了一倍,粮食也是多的吃不完。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确实治国有方,别的不说,就算这GDP,增长速度估计也是嗖嗖嗖的。

不过,问题也很多,武则天时代,许多地方又出现了“逃户”。什么叫“逃户”?老百姓在自己家的地上靠种田是活不下去了,一个个逃到外地去垦荒或者打工。“逃户”这种情况,在武则天时代是特别严重,再想想GDP的大幅度增长,您看,这是不是很矛盾?

除去经济,再看政治。武则天素来都有“知人善任”的美名,大家都说武则天擅长发现人才、提拔人才,甚至连后来的“开元之治”,都仰赖武则天打下的人才基础。可是,提到武则天,我们又绕不过那残酷的酷吏政治,还有那成千上万的冤魂。这也是矛盾的。

武则天的时代,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佛教也变得非常兴盛,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文化的大力发展,唐朝可贵的尚武精神却逐渐消失了。在武则天时期,汉族将领已经是凤毛麟角,到了后来,领兵作战的基本上都是胡人将领了。而这,也埋下了安史之乱、唐朝最终衰败的种子。您看,这是不是也是一个矛盾?

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终究逃不过李家媳妇结局,死后取消帝号

武则天通过打击关陇贵族,为寒门人士铺设了向上流动的阶梯。这一点,调整了社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可是,伴随着进步的都是血淋淋的杀戮。长孙无忌的自杀,王皇后的惨死,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而这,也是矛盾的。

武则天是自信的,也是不自信的。她是充满温情的,也是冷酷无情的。世间所有的矛盾,似乎都集中在她的身上了。

纵观武则天一生,她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掌管大唐帝国长达50多年,打击门阀、提拔寒士;发展经济、稳固边疆;

她也是史上少见的独裁统治者,重用酷吏、告密成风;打击对手,冤死无数。她豪情万丈、胆识过人、智谋超群,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她挥霍无度、残酷无情、杀人如麻,遭后世万人谴责一片。

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帝号   神龙   酷吏   尊号   大唐   太平   女皇   太后   将领   后世   大臣   唐朝   太子   媳妇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