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每印出1块钱,会给市场创造多少人民币?终于有人说清楚了


央行每印出1块钱,会给市场创造多少人民币?终于有人说清楚了


最近有网友私下问我,2021年出现通胀的概率有多大?


这个问题问得好。


当然,夸这个问题问得好,并不代表我有明确的答案。


说实话,我也判断不太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正确的判断方法,大家可以带着这个方法去思考,而不是被一些人忽悠着做出某个投资决策,“授人以渔”一直是我做这个号的宗旨。


讲如何判断通胀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我想大部分网友都听说过,但是故事的寓意很深,与我这篇文章的主题也非常契合。


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在一个破败的小镇上,街道上没有一个人,这里的人全部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


央行每印出1块钱,会给市场创造多少人民币?终于有人说清楚了


有一天,小镇上来了一个有钱的旅客,他走进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想挑一个合适的房间过夜。


就在这位旅客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住1000元钞票支付了昨日欠的屠夫的肉钱,屠夫有了钱之后,立刻付清了猪农的欠款,猪农拿钱还了他欠饲料厂的豆粕钱,饲料厂的老板赶忙付清他招妓的钱1000元,这名妓女马上冲到旅馆把她欠的1000元房费补上。


旅店主人忙把这1000元重新放在柜台上,此时旅客正好下楼,拿起1000元,声称没有相中一间满意的,走了……


虽然店主没有做成生意,但是他帮助大家清掉了镇上的债务,大家都恢复了信用,又敢于借债生产与消费了,大家都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工厂能够组织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或服务输出,劳动力敢于消费,这个经济体就可以盘活。


但是,盘活的前提是那“1000”块钱。


那么,1000块钱从哪里来?


如果小镇上没有旅客提供那1000元,这个小镇中的所有厂家与商户都不能正常运转,而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这额外的1000元只能由央行提供。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会出现通胀呢?


我们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再植入其它变量,就可以依次揭开谜底。


央行每印出1块钱,会给市场创造多少人民币?终于有人说清楚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的经济体的运转过程的核心要素包括:央行、商业银行、工厂、居民,它们各自履行的职责是这样的:


央行印钱——然后低息把这些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抬高利息把这些钱借给工厂——工厂拿着钱组织居民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居民获得工资——居民拿着这些工资去购买商品或服务。



若居民使用工资去购买的商品越来越贵,说明通胀率越来越高,若商品越来越便宜,说明通胀率越来越低。


那么,我们要接着了解央行印的钱咋就一下子“膨胀”起来呢?


其实,央行印的钱并不多,不过它创造的钱却很多,关于这点,大家需要懂得一些经济学常识。


央行发行的货币叫做基础货币,然后央行是各个商业银行的妈,所以我们经常央妈、央妈的喊,没有央行提供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啥都干不成。


央行会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基础货币给到商业银行,当然商业银行不是白拿这些钱,这些钱都是借的,还要受到 苛刻的限制,不仅要付利息,有的还得提供抵押,到期还得还钱,甚至钱到了商业银行手中也不能随便放贷……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MLF、逆回购等)来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


商业银行好不容易拿到钱,就得想办法把钱贷给工厂或居民,工厂和居民拿到银行的贷款之后,他们也不会放在家里,这样也不安全,他们只会这些贷款再次存到银行,商业银行又可以拿着这些钱去放贷,如此循环往复……


当然,我再次强调,商业银行的贷款活动是在央行的密切监控之下进行的,稍有违规,就会受到惩罚。


这样的话,央行发行那点基础货币,经过这一系列环节,流动性就成倍地放大了,我们经常所说的市场流动性,并不是指的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并不是指M0),而是广义货币M2。


就拿前面那个故事来说,我们假设旅客最终选择住店,那么这1000元经过6轮循环,产生的市场流动性就是6000元。


我们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深入思考。


央行每印出1块钱,会给市场创造多少人民币?终于有人说清楚了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经济体总的市场流动性,应该由两部分组成: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派生货币量


那么一个经济体的总的物价水平=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派生货币量/商品或劳务总输出=基础货币/商品或劳务总输出+基础货币的派生货币量/商品或劳务总输出


不知大家看到没有,2021年中国的通胀水平其实是由两个方面决定:1、 基础货币/商品或劳务总输出 ,2、基础货币的派生货币量/商品或劳务总输出


若1的数字增加,2的数字增加,则会出现严重通胀;若1的数字增加,2的数字减少,增值大于减少值,则会出现通胀;若1的数字增加,2的数字减少,增加值小于减少值,则不会出现通胀,甚至出现通缩;若1的数字减少,2的数字减少,则会出现严重通缩;


而这两个方面包含三个变量: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派生货币、商品或劳务总输出


这三个变量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如央行的放水意愿,工厂的扩大生产意愿,工厂是否敢于扩大负债,居民是否敢于消费等等


当然,这也包括房地产行业。


去年中国GDP达到100万亿,房地产居功至伟,对于实际通胀率的影响很大,大家记住,我说的是实际通胀率,不是统计数据CPI。


以上我讲那么多,并没有给出具体结论,我只是给大家一个正确的思考方法,大家可以带着这个方法进一步思考,自然就会得出结论。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新一代经济学人(leonbaiyunli),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央行   商业银行   通胀率   通胀   块钱   镇上   流动性   劳务   旅客   货币   经济体   居民   工厂   人民币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