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封建王朝,由万千的底层民众支撑起来,却由那万人之上的皇帝左右,皇帝若是开明贤君,则万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若皇帝为无道昏君,则百姓苦欸。

但若像“木匠皇帝”朱由校那般,则很难评判其功过,大家只能摇着头表示其生错了人家,做错了职业。

柏拉图说哲学家是最高贵的人,本应称王做世界的统领者,马可·奥勒留应声而上,以哲学家的思想,坐上了这横跨欧、亚、非大陆的罗马帝国之主。

那么,他的表现如何?后代又该如何评判其是非功过、他的思想又如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君王?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开启时代

序幕

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马可·奥勒留

西里欧山的维鲁斯家族,面临着不平凡的一天,众人屏息以待的期待着家族中新生儿的降临,如果他们能知道未来的发展,那么他们所表现出的必然不仅是紧张与担忧,而是肃穆与庄严。

这一天,著名的罗马帝王马可·奥勒留,降生在这个世界之中,其却如万千孩童一般,并无特殊之处,古代贵族们喜欢的“火吻而生”、“风暴降生”与其并无交集。

马可·奥勒留并未在出生地蹉跎一生,正所谓橘生淮南,马可·奥勒留的家族搬迁至罗马,很快便被赋予了贵族身份。

年龄尚属幼童的马可·奥勒留,出乎意料的引起了当时罗马皇帝的注视与青睐,六岁便加入骑士会,七岁便开始接触贵族式的精英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他对斯多葛学派哲学萌生了很高的兴趣,并且师从哲学大家阿波罗尼乌斯精进哲学素养,从此奠定了马可·奥勒留乐安天命、顺从自然的思想基调。

出色的马可·奥勒留,被罗马皇帝视为未来的帝国接班人,十七岁便任命其为财政官,更是让其做了皇帝的女婿。

公元161年,履任财政官、联合执政官的马可·奥勒留,经过了重重的考验与观察,成为繁荣的罗马帝国之主。

而他,也是罗马历史上五贤帝的最后一位,更是开启了罗马帝国由盛转衰序幕的一位。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著作

出世

马可·奥勒留接掌这庞大的罗马帝国,并不是易事,接任之时罗马便各地灾祸,其中既有天气导致的天灾,更有前朝暴君所留下的人祸。

前朝暴君所留下的种种遗憾与伤痛一直被马可·奥勒留铭记在心,其为了避免自身陷入权利所带来的盲目自大,创立了双王并治制度,与其弟弟一同执政。

但马可·奥勒留并未因为自己万人之上的地位而感到快乐,他厌恶战争、厌恶政治、厌恶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与伤害。

成为帝王,并非他的个人选择,他被推着走向帝位,而后便在连番不断的战争之中,倍感疲惫。

帝王是孤寡的,他身边的朋友、爱人一一离去,他也最终死亡在一次胜利之后,但哲学家不应是孤寡的,他的思想仍在被后人奉为圭臬不断传唱。

所幸,在赴死之前,他遵从朋友的意见,留下了这本《沉思录》。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不像帝王的

帝王

毫不炫耀地接受财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马可·奥勒留

马可·奥勒留并非是一名优秀、出色的帝王,他的功绩并不足以让后人书写,但他却凭借一本《沉思录》而灵魂永存。

或许这本《沉思录》便是他无法成为一名出色帝王的原因,因为他的哲学天性,远远盖过了帝王应有的心术与手段。

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但可惜的是在帝王由盛转衰时,这种理想主义最不应为出现,也最不为认可。

“正直地思想,友善地行动。”“既不要做一名暴君,也不要做任何人的奴才。”

很难想象,写下这些话语的人,会是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这种对自身人性的拷问,适合哲学家,而不适合帝王,更不适合宣教天下,使人开民智。

或许,帝王本就不是他的本意,《沉思录》则是他对自己自由意志的保护,正如他写下的那般:“永远记住:你的心灵是不可征服的”。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比肩

《圣经》

美国总统克林顿,称其是除了《圣经》之外对其思想影响最大的著作,《哲学史》中更是对其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认为这位罗马皇帝,“叫人背弃外部世界,面向个人的内在体验的主观世界”。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描述他生活在一个疲惫的时代,连真正的美好都丧失掉它们的滋味,可谓是最好的评判。

现如今,我们许多人在996、715工作制的生活中竭尽全力的生存、我们许多人在高昂的房价与消费中苦苦挣扎。

我们在利益的导向下选择了屈服,屈服于老板、屈服于领导,屈服于所有拥有评判权的“上级”,我们失去了自由意志,我们的心灵也并非不可征服的。

这难道是合理的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们的心灵无时不刻在表达着它的痛苦,我们每一次上班打卡、每一次在深夜中的伏案加班,都在我们的心灵上残忍的刻下印记。

可怕的是,正是这些痛苦导致了我们的痛苦,正是心灵的疲惫使我们更加难以全情投入的工作,从而让我们产生了叠加性的痛苦。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安慰自己,如何抚平心灵的创伤?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贵为帝王一生悲怆,总统将其著作比肩《圣经》,思想被上层所推崇

有深度的

枕边书

你没有闲空或能力阅读,但是你有闲空或能力防止傲慢,你有闲空超越快乐和痛苦,你有闲空超越对虚名的热爱,不要烦恼于愚蠢和忘恩负义的人们,甚至不要理会他们。——马可·奥勒留

我们有许多成功学的书籍,这些书籍教会我们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优美的成功,一种是惨痛的失败。

这些书籍推着我们前进,却不管我们是否重担累累,它不管我们残缺的双脚与疲惫的肌肉,是否还能坚持前行。

或许有别的办法,我们可以从那些曾经体验过至高无上荣誉,却又深陷悲痛与疲劳之中的人身上、与他的思想中找到抚慰自身心灵的方式。

“以最善的方式生活,这种力量在于灵魂,只要它对无关紧要的事物采取漠然的态度 ”。

许多著名的人,将《沉思录》作为枕边书,放置在一个轻松可以取得的地方,不时抽出,阅读几句以消减自身的疲惫与痛苦。

其中既有总统、学者、资本家、心理学家,也有在成长路途中倍感压力的芸芸众生,无论是谁,都可以在几分钟的阅读中。

找到心灵归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帝王   思想   万人之上   罗马   孤寡   罗马帝国   暴君   悲怆   哲学家   圣经   沉思   厌恶   总统   皇帝   疲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