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喊得这么响,为何机构却在默默准备现金?是否太反人性了

先上图:

通胀喊得这么响,为何机构却在默默准备现金?是否太反人性了

这是什么神仙操作?老百姓可都在喊买商品


今天将用几个逆向思维和现实中几个例子来阐明为何现金流入流出老百姓的口袋是反人性的。

思维一:咱们普通年轻人大多看事情只看当下,一件事情看不到几年后,预测准了也没那个执行的耐心。对比下,人到了中年,有点资本再没本事也能用经验让自己富起来,因为他们年轻时经历了好多周期的起伏,经历过,自然心态好了,经历过自然会看明白这套路几年后会怎样。

如今,国家提准,提贷款利率,限制银行贷款,土地出让金先由国家收取等一系列措施出台的原因也不绝对是觉得房价不能涨了,反而是最好有能力缓涨,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国家看到了未来数据上的经济增长可能仅仅是货币通胀的增长,人民收入和社会发展红利的增长在降速,如果再放任老百姓透支未来收入买入高位房产,一旦经济停滞,后果就是下一个日本。毕竟经济快速增长时,2000年要用10年还完的10万贷款,如今只需要一年就够了。所以啊20年前10年前喊着发了工资就认真买入优质稀缺资产商品的人是牛人,但大多数人那时候觉得钱是真香,钱是万能的啊,攒钱攒钱。

通胀喊得这么响,为何机构却在默默准备现金?是否太反人性了

2000VS2010VS2020物价对比

思维二:老百姓总是后知后觉,追涨杀跌,不论这个产品的周期是一天还是三年,大多数老百姓只要盯盘会无一例外的买在高位卖再低位。股市里太常见就不必多说了。今天还是说说大宗商品跟房价。

因为老百姓不是决策制定者,也不是利益既得者,更不是资本运作者,所以一切的消息分析都需要普通人下功夫全方位的搜集判断未来会如何,其中既要有数据支撑,又要有敏锐的市场判决,和果断判断的勇气。但是咱们穷人除了会打嘴炮,没几个会研究这个的吧。

只要经济发展,通胀是长期必然存在的,每年10%的贬值的话,7年就贬去了一半,但由于物价也有滞后性,等老百姓明显察觉时已经10年了,房价得益于政策,脱离市场需求一涨超通胀,然后疫情后印钱通胀摆在了明面上,市场反应迅速,大宗商品暴涨。这时候自媒体开始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喊通胀来了,其实呢人家一直就在吃你的钱包,如今咬到你的肉了才发现。

通胀喊得这么响,为何机构却在默默准备现金?是否太反人性了

其实上涨时很容易卖,下跌时要排队

事例一:

我是个收废钢的公司小会计,我们集团有完整的冶金产业链,每年都会有很多好玩的现象,平时价格上涨时,没人卖,年底降价时,卖货的排队就得三天,三天又降了不少。

我17年入职,厂端收货价格1400一吨,18年2200,19年2500,20年3000,今年4月一度涨到了4200元每吨,也就是自媒体喊通胀来了最凶的时候,一个月吧,现在落到了3500.。从高点落下来17%。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小老百姓最好现在留住资金,不要参与资本运作的商品中来,咱们后知后觉,一旦贪心,稍有不慎资产瞬间缩水20%-50%,产品高位震荡咱们的体量受不了。

事例二:

中国平安,好公司好股票好赚钱啊,年初时同学说跟我说85元是价值投资,那自然买得不少,后来一周确实涨到88元,但停留时间短暂,昨天跌到了65元,当时那个同学现在跟我说想卖掉,也才几个月的事,下跌了26%。我说你和自媒体觉得慌了的时候,就该买而不是卖了,不过我看了看也只是会反弹下。

通胀喊得这么响,为何机构却在默默准备现金?是否太反人性了

半年下跌26%真的不算多,看看猪肉,别追涨


所以啊,为啥如今现金为王,因为都是高价了,涨幅也已经盖过了通胀。人家有钱人高位时都是在卖,很少有买的。短期一个价格震荡缩水20-50%很容易,可比通胀难受多了,回本又是两三年。资产阴跌加资金时间成本,双倍的难受。老么实的,耐心捡漏吧,如今的价格买入风险跟收益不成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通胀   资本运作   大宗   事例   高位   老百姓   现金   房价   人性   思维   资产   自然   未来   机构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