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这世上多得是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

香港电影行业曾经辉煌一时,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是它的黄金时代,诞生了大量电影类型。

q色片,也称风月片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类型。然而,很少有人关注,q色片演员们本身的所思所想。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以风月片闻名的男演员,李中宁。早年辉煌,晚年竟做起了保安。

黄金时代

李中宁出生于1955年。他的成长伴随着香港电影的成熟到腾飞。

二战之后,香港电影行业逐渐成熟。五十年代,粤剧戏曲片、文艺片、古装武侠片和喜闹剧是最主要的几种类型。

五十年代中期,邵氏兄弟公司和电影懋业公司的改组可谓是电影史上的大事件,同时新兴起黄梅调电影。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六十年代,仍然是粤语片数量居多。但是进入七十年代后,香港电影界已经成为了国语片的天下,邵氏电影公司被誉为“东南亚电影王国”。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武打电影风靡一时。

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欧洲新浪潮运动的影响逐渐增大,香港涌现了一批“新浪潮电影”。1979年徐克执导的《蝶变》是这一浪潮中的鲜明旗帜,青涩却锐意难挡。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如果说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早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象,那么八十年代中后期香港商业电影的模式日益成熟,制作愈加华丽,并侧重于明星的包装和咖位抬升。

李中宁的青葱岁月见证了这一切,港影流光溢彩的金字招牌慢慢打造完毕,吸引了无数人才和金钱的流入。那时没有人能看到这一切背后阴影中潜藏的危机。

李中宁从英国留学归来后被选中进入TVB,1985年,当时他已经三十岁了。对此他欣喜不已。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本着日益成熟的造星模式,TVB给李中宁起了一个响亮的绰号:“肥版伟仔”。随后又与邱淑贞、郭富城等人组成了“银河十华”。可见公司是比较看好李中宁的星途的。

出道后的李中宁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便是《晋文公传奇》。该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李中宁也开始为人所知。

初出茅庐的李中宁对一切都充满了憧憬与希望,梦想着步入电影行业成为像周润发一般的人物。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当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香港电影行业实际上是处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内里创新的血液已经开始慢慢变质,商业的基因不断复制着。剧情拼凑、类型单一等问题显现,譬如偏重喜剧和动作片,这都为港影日后的衰落埋下隐患。

q色陷阱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流行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方式,电影作品紧密依附于社会存在,即使是最小众的流派,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大背景。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上世纪六十年代,q色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香港电影界也受到影响,但此时的情色电影多粗制滥造、成本低廉,对其的定义也暧昧不清。

“风月片”则是邵氏的独创。有别于其他q色片,李氏风月片更着重于对社会变迁、人间百态以及历史文化的观察与审视。而所谓“风月片”,是在1988年《香港检查条例》颁布后才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1972年,李翰祥执导了《大军阀》,并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这促使了邵氏对李翰祥的器重,也引发了“风月片”的热潮。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TVB自然也瞧见了风月片的红利。1987年,由李中宁饰演男主角的《牡丹夜钗》放映。从此,李中宁便踏上了q色片这条不归路。

从1987年到1995年的这段时间里,他出演了二十余部电影,绝大多数都是q色片。

然而,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无时无刻不对这段经历暗暗表露出不耻。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胡锦是参演了李翰祥多部风月片的当家艳星,从始至终都使用的是裸替;狄娜坚称自己是被李翰祥哄骗才脱衣。

八十年代的风月片女郎“双叶”——叶子楣、叶玉卿同样将风月片作为自己“上位”的一种并不光彩的手段。名声响亮之后,两人表示再也不会参与风月片的拍摄。

市场如此,不管演员和导演怎样不愿也只得纵身跃入这深渊。

除女演员外,男演员同样并不享受q色片的拍摄。演员吴启华就曾表示自己是碍于两千万的违约金才没有当场走人。在拍摄完一部风月片后,他甚至想要直接下海经商。

同样的,徐锦江也曾经因为因此患上抑郁症。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李中宁也并不例外。在日后的采访中,他也表示非常后悔当年的选择。他痛恨这一点,无法展现演技,只能靠脱衣博得关注。

风月片是矛盾的代名词,所有不温不火的演员都想通过这一途径赚取名声和金钱,而一旦有所得,便又不顾一切地想要洗刷掉曾经种种在自己身上的烙印,也就是所谓的“转型”。

在李中宁息影前的那几年,曾经无数次地向公司领导表示想要转换戏路,但是经过几部其他类型影片的试水,票房并不理想。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在这些演员中,大概只有舒淇最终成功“转型”,最终获得大众对她演技的认可。

李翰祥之后,许多风月片制作方出于商业利益,品质低劣的片子再次充斥着电影市场,风月片的末日即将来临。盛极转衰的道理,是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的。

退娱退圈

但李中宁终究没有等到风月片没落的那一天。

1995年,45岁的李中宁拍完了他的最后一部风月片,终于不再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抱有任何希望。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喧闹的拍摄现场,男女主角做着越界的动作,被数十个工作人员围观,这样的场景在那时的香港比比皆是。据说,九十年代的香港,每隔一个地铁站的距离就有一个专门放风月片的影院。

退出娱乐圈后,李中宁尝试开过火锅店,后远赴英国经商,但都由于经营不善赔了许多钱。

如今,李中宁已经是一位66岁的老人。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在一个高级小区做起了保安,收入一月15000,倒也能维持家庭生活。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因“许仙”一角走红后嫁入豪门的叶童是李中宁同父异母的妹妹,但他这些年来并未向她求助过。这并不难理解,两人并未一同长大,情义不深,叶童也表示这么多年来两人几乎没什么交集。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随着整个港影的衰退,风月片市场也在二十一世纪迅速萎缩。2011年,香港佐敦官涌街内最后一家风月片影院倒闭。李中宁等一众荧屏上摇曳生姿的脱星和那些年人满为患风月片市场全部都化为时代的记忆。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果一切事物的兴盛都是缘起,那么早有无数先人对我们耳语,缘灭就在瞬息之间。

结语

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患有白癜风和初期的脑退化,常常会忘记白天做的事情。他只想安稳度过自己的晚年,却架不住仍然每天有媒体上门叨扰。

人类对q色的追求永远不可能停止。我们用自己的欲念编织出巨大的需求网,将无数年轻貌美的男女推入网中,只看到他们或她们的曼妙身躯,却从未在意过那一个个饱受煎熬的痛苦灵魂。

“许仙”哥哥李中宁:凭风月片走红,66岁跨界当保安,月入15000

人们总是把q色神秘化,疯狂地在演员身上强加自己的妄想,在平日里却将自己伪装得正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许仙   风月   电影界   黄金时代   香港   晚年   香港电影   保安   演员   哥哥   成熟   类型   商业   行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