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许多本来天资聪慧的孩子未能顺利完成学业。

许多人对这一现象既惋惜又无奈,俗话说得好“三岁看老”,如果一个人从小便头脑灵光,那么只要好好培养,说不定以后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可分配的资源是有限的,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这还远远不够。

如果真的是出身贫寒的可塑之才,却因为现实的无奈而止步,的确是一件很令人惋惜的事情。

起因

那么,如果给有天赋的贫困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能如愿以偿地成才吗?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面对这个问题,北京三辰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文华先生和中科院心理所的教授刘正奎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青云学子计划”的教育公益行动。

青云学子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天赋异禀却因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少年儿童,通过提供资金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刘正奎出生于农村,曾经在乡政府教育办副主任,他对于留守儿童问题格外关注。他认为那些既聪明又有韧性的孩子,如果是因为客观条件被迫浪费自己的天赋,实在是可惜。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所以,在孙文华提出自己想办一所公益学校的时候,刘正奎便被一下子吸引住了,他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全都告诉了孙文华。

经过几次讨论后,青云学子计划便被提上了日程,同时北京八中的退休老师赵大恒也加入了其中,作为一线教师,他有着三十年的教育经验。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刘正奎提出想法,指明方向,孙文华作为董事长提供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赵大恒作为优秀的老师能够保证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

如此一来,剩下的便是找一个良辰吉日准备动手了。

经过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青云学子计划于2009年在北京正式启动。北京不仅是国家首都,同时也是发达的一线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并且拥有开阔视野的好机会。

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拥有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是寻找实验对象的绝佳选择。彼时北京拥有约六十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家公平竞争,要求也很简单:天资聪慧,并且家庭贫困。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经过一系列的挑选,最终被青云选中的孩子共有24名,均是条件相对落后的打工子弟学校中的学生。这便是青云计划的第一届学生,一共24个孩子,有8个女生和16个男生。

同年秋天,青云班的学生来到了芳草地小学。这里是全国第一所公办国际学校,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育环境都极为上乘。

青云计划并非是单纯地让孩子们进入一流大学,而是强调开阔视野,认识世界。毕竟在哪里都可以刷题,却并非在哪里都能看到天安门一样。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除了日常的学习外,青云计划的学生会经常举行户外爬山,进行自然观察,游览名胜古迹等活动。

这些寒门子弟在青云班里知道了许多事情,他们的眼光从五环以外的出租屋,扩展到了能看见世界的水平。青云计划相信,在年幼的心灵里种下的种子,日后一定会开出绚丽的花。

到了2012年,此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末尾了,大家要面临升初中的问题,由于入学政策和一些其他的原因,有几个孩子离开了青云班,剩下的孩子,则进入了东北师大附中的朝阳分校。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小学阶段的课程教育在孩子们进入高中之后初见成效,除了拥有扎实的成绩基础外,开阔视野的课程也让青云班的孩子们在见到那些博士院士等“大人物”时能跟他们礼貌得体地聊天。

青云班的学生从小学便开始接触新概念英语以及高等级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初中的课本对他们来说非常容易。但好景不长,三年的初中时光过去后,中考又像当年的初考一样,成为了一个门槛。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对于这些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来说,想要读高中,必须回到老家,如果非要留在北京,则只能选择职校。就这样,又有几个孩子迫于形势而离开了青云班。

但留下的孩子呢?职校肯定是不行的,于是项目方联系到了新东方的俞敏洪,最终孩子们去往了新东方国际学校就读。这就意味着,孩子们有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而相比于北京,世界的舞台也更加宽阔。

国际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开放,也更加公平和全面,孩子们也确信自己能够凭借个人努力拿到出国留学的机会。然而就在他们憧憬未来生活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发生了。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美国大学的申请终止了,孩子们的美国之旅就此停下。取而代之的是西澳大学的邀请,澳大利亚也不错,但高昂的费用还是让将近半数的学生选择了放弃。

最终,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成功留学了。

结语

从小学便进入青云班的寒门子弟如今都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算上提早离开的学生,24个孩子里有些已经工作,有些经过努力重新回到北京,有些靠着全奖学金出国留学。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相比于父辈,他们最终的结果都算不上差,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在青云计划的工作人员来看,这样的结果是失败的。

不过没有关系,虽然结果失败了,但青云计划的意义是深远的,至少它证明了一件事——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投入,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结果。我们作为学生或是作为父母,也是如此,要看到更加遥远的未来。

2009年“青云计划”实验启动,24名穷孩子上天才少年班,结果如何

漫长的成长过程存在着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也许生活充满艰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未来,抓住现在,努力向前,十年之后,相信你一定会感激曾经奋发图强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青云   新东方   计划   寒门   天资   少年班   北京   学子   视野   天才   初中   努力   未来   孩子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