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常言道“红颜自古多薄命”,只是,“薄命”真的是因为女子的面容姣好吗?必然是不是的。

如今“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的旧社会陋俗也已经被更正取缔,女性在当今社会不再是传宗接代的工具,也不是所谓的“赔钱货”,所受的尊重也并不比男性少。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但是在旧社会,女性的地位却是无法言说的。长相太好会被人质疑“红颜祸水”,生不出男孩又会被婆家甚至是娘家嫌弃。无论家境如何,是否接受过教育,女性最终的归宿都是相夫教子、伺候公婆、传宗接代。

而当时的女性由于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自身也会认为只有做到了这些,自己才是一个合格的好女人。也正是因此种种,才真正的导致了“红颜薄命”。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陆英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天生丽质的一代佳人,是真正的名门闺秀,然而,她却于36岁便早早辞世,结束了她不停生育的一生。

门当户对,佳偶天成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生在扬州的陆英就因这水土将养的极好,加上家境富裕,作为陆家千金,陆英自幼便锦衣玉食,被照顾的极好。

陆英一直被养在深闺,从小便学习各种当时女子该学习的技能和礼数,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女子最是惹人怜惜。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而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女子想要有一份合乎自己心意的姻缘其实是十分不易的。幸而,陆英的结婚对象张冀牖对她是一见钟情,而她也对张冀牖十分满意。

当时的陆家在当地已经是有名的大户了,而张家的背景则更为令人羡慕。陆英的公公张树声是赫赫有名的淮军元帅,因此张家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都是令人不容小觑的。

1906年,到了年纪的陆英嫁给了丈夫张冀牖。而二人的婚礼在当时轰动一时,排场之大令人咂舌。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为了女儿在婆家的地位,也为了陆张两家的世代交好,陆英出嫁那日陆家的送亲队伍排满了整条街。每一个送亲人的手中都捧着陆家为陆英准备的嫁妆,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而围观的群众也甚多,他们都想凑一凑这场声势浩大的婚礼的热闹,也想一睹新娘子的芳容。张家迎亲的队伍自然也不落下风,可以说陆英是真真正正的风光大嫁。而婚后二人琴瑟和鸣,更是恩爱有加。此时的陆英是幸福的。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爱自己的丈夫、强大的娘家、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婆家,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令人羡慕不已的。

持续生子,厄运来临

可是,尽管婚后陆英对婆家百般恭顺,夫妻二人也并无矛盾,陆英还是被婆家所挑剔了。

传宗接代的观念在当时的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并且只有生育男孩才算是不辜负祖宗庇佑、给婆家延续上了香火。而陆英一连四胎都是女孩,婆家的脸色自然就差异了起来。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由其张家人丁并不兴旺,老大张冀牖和老二都没能生出儿子。怕断了张家香火的张树声,甚至从宗族里过继了一个男孩给张冀牖。

陆英与丈夫为了生出男孩也是煞费苦心,婆婆也是各种明里暗里的催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这样的观念,陆英将生男孩当做了自己的使命。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人终于得了一个儿子,但是很不幸的,这个孩子竟然夭折了。这一来,周围的人都开始针对陆英,用各种难听的话刺激着她。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更有甚者说陆英是专门来断张家香火的恶鬼,丈夫张冀牖受不了周遭的流言蜚语,将家迁至苏州,而陆英的心里则更加觉得愧对丈夫和婆家。

受过新式教育的张冀牖没有如同家中长辈一样苛责陆英,反而对她爱护有加。搬至苏州不久,二人终于有了第一个儿子。

此时年仅二十出头的陆英已经生了六胎,而毫无自我保护意识的陆英并没有停止生育。之后的十几年里,陆英又陆续生了8胎,14胎最终留下了4个女儿和6个儿子。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这样的生活对身体无疑是有着巨大的破坏的,陆英36岁那年,身体所积压的病症全面爆发不久后,陆英倒在产房,死于败血症。

香消玉殒,留下“四美”

陆英的结局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所造成的,没有人认为女性是需要保护的,陆英短暂的一生虽有丈夫爱顾,却终究是败在了世俗之下。

幸与不幸皆成过往,一代佳人终究香消玉殒走向死亡。但是陆英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行楷模。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在世时,她与丈夫兴办女子学堂,并且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更是分文不取。有了学识的女生在社会上活得会略微轻松一些,尤其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更是需要靠着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自己的女儿,夫妻二人也是照顾的极好,各个钟灵毓秀,人称“合肥四姐妹”。

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对男孩子的更为爱重。陆英的六个儿子在溺爱之下长大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四个女儿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又有着良好的学识,因此姻缘都颇为不错。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大女儿张元和嫁给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昆曲艺术家顾传玠,二人执手相伴数十载。二女儿嫁给了我国汉语拼音的发明人,她的同窗同学周有光先生,同样恩爱有加。

三女儿张兆和嫁给了自己的老师沈从文,虽然被当时世人诟病,但是二人也有一段美好的婚姻。四女儿则嫁给了著名汉学家傅汉思,并一同于耶鲁大学任教弘扬我国文化。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陆英虽然被传统观念所束缚,却将女儿教育的极好,让她们拥有了独立且坚强的人格,和敢于与世界抗衡的底气。

结语

旧社会的女性总是有着诸多的束缚,她们的一生都在被社会所牵制。

而如今社会,每个人都拥有着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也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

清末美女陆英成“生育机器”,16年产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

相信“红颜”不会再“薄命”,每个人都能收获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香消玉殒   传宗接代   薄命   旧社会   产房   婆家   清末   香火   极好   年产   红颜   观念   丈夫   儿子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