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对于政治我们一直有一个迷思,就是让一个“门外汉”来当最高领导人,究竟是好是坏?对这个国家带来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就我们来说,是不可能让一个“政治门外汉”成为最高领导的,我国的上升之路是固定的,你必须要有地方上的经验,副市长,市委书记,副省委书记,省长,直辖市书记,进入中央。

无论是谁,在我国都必须经历这么一条路,才能升至高位。


但在国外的情况略有不同,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基于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西方就有可能会选出“政治门外汉”成为国家最高领导的状况。

但请大家注意,我用的是“情况略有不同”,西方虽然是一人一票选举,但也绝不是动不动就搞出个政治门外汉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的最高领导也都是经过党派层层推选,拥有扎实党派和地方政治力量的“政治圈人物”

我们就拿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方政治人物来举例看看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英国首相约翰逊:

年轻时就是保守党亨利选区的国会议员,在地方上拥有扎实的民意支持。

随后约翰逊担任英国高等教育副大臣

2008年当选伦敦市长,在首都市长上一干干了八年

2016年,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跟着担任英国外交大臣。

2019年,特蕾莎梅因脱欧不利辞职后,约翰逊当选英国首相。

英国首相虽然是民粹人物,但绝不是政治门外汉,他有着丰富的从基层到中央的从政经验。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法国总统马克龙:

毕业于法国著名政客大学“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妥妥的政治科班出身。

随后进入法国经济财政部担任财政督察,由于工作出色,升任法国增长委员会副书记。

2012年,进入奥朗德总统内阁,担任总统府副秘书长,成为直接的高层幕僚。

2014年,被任命为法国经济和信息技术部长。

2016年,创立“共和国前进党”,任党主席。

2017年,总统大选中胜出,成为法国总统。

马克龙,扎扎实实的政治科班出身,混迹政坛几十年,从高层幕僚到国家部长,最后自创政党赢得大选,是个妥妥的职业政客。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德国总理默克尔: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当了15年总理了。

年轻时的默克尔崛起于柏林墙倒塌之后,柏林墙倒塌前她是东德最积极的政治活动家之一

1989年默克尔在新党派“民主觉醒”中,成为政府发言人。

1990年两德统一,她担任妇女青年部部长,跟着担任环境和核能部长。

1993-2000年,默克尔当选德国基民盟主席

2002年,担任德国联邦议会中基民盟代表

2005年,默克尔当选德国第一位女性联邦总理,总理大位一直干到今天。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默克尔发迹于东德那段风起云涌的柏林墙倒塌时期,她有着丰富的“社会//运动”经验,两德统一后先后担任重要政府职位,并且受到德国前总理科尔德赏识。

科尔重点培养了默克尔,当年很多媒体也都称默克尔是“科尔的小姑娘”

可以说默克尔也是一名非常成熟的政客,并且深受德国人民喜爱,让她掌权15年至今。

再说说我们身边的国家吧,日本韩国,这个大家就更熟悉了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安倍晋三,那是传统的政治世家,赫赫有名的“一门三相”,安倍外公岸信介是前首相,另外安倍外公的弟弟“佐藤荣作”也是首相。

安倍自己从小受到家族政治的庇荫,一路都是以首相这条道路接受培养的。

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回来后在家乡竞选众议院议员,因为自己是政治世家,家乡人民不用说都积极支持,安倍顺利当选。

然后就是日本传统的门阀政治,政治家族相互帮忙,小泉纯一郎当首相时期,重用安倍晋三,有意培养他在政治圈的经验(如今安倍当首相,投桃报李的也在积极培养小泉纯一郎的儿子)

安倍先后两次当选日本首相,如今是日本战后在位最长的首相。

政治世家出身,大佬着重培养,从小走的路就是职业政客的道路,安倍当然不可能是政治门外汉。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韩国总统文在寅:

关于文在寅,写的就更多了,前总统卢武铉最好的兄弟,人民律师出身,一路跟随卢武铉从政,在卢武铉竞选总统时,是卢的竞选总干事。

卢武铉当选后,文在寅成为最重要幕僚,总统府秘书长。

卢武铉死后,正式走上政治前台,参选国会议员,第一次大选败给朴槿惠。

2015年担任共同民主党代表,2017年朴槿惠倒台后当选为韩国总统。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虽然民主国家都是一人一票选举制,但都有各自的政治成长路线,虽然可能会选出政治门外汉,但这种情况非常少,大多数都是职业政客,或者是政治世家的人物出来竞选最高领袖,并且当选。

但细心的朋友或许发现了,还没有提美国,因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大国里,唯一一个由政治门外汉担任最高领导的国家。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特朗普当总统前的身份是:

美国“成功”商人

美国知名综艺节目主持人

美国选美小姐主席

美国摔跤娱乐爱好者(入选世界摔跤名人堂)

特朗普之前仅有两次和政治沾点边的事情,就是他曾在1988年和2000年宣布,准备竞选美国总统。

不过一没资源,二没人脉的老特,前两次都很快的黯然退出。

大家也都知道,老特之前宣布竞选总统,不过是想炒作炒作话题,提升提升能见度和知名度。

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当选。

2016年老特其实也一样,参选前他从没想过自己真的会当选,他出来选的目的和前两次一样,打响知名度,通过举世瞩目的美国大选,打响特朗普品牌。

这是商人炒作的一贯伎俩

可老特没想到,居然越选越顺,最后竟然干掉共和党内多位政治大佬,成功代表共和党出阵,决战希拉里。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特朗普是世界大国里唯一一个“门外汉领袖”,但他的当选并非偶然,很多人都会从美国选民痛恨建制派,反感传统政治人物的角度去讨论特朗普当选的原因

这当然没问题,但特朗普当选的“不偶然”中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模仿了“肯尼迪”的造星之路。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约翰肯尼迪也是一个在初选前完全不被看好,然后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以明星选举的态势赢得大选的美国总统

肯尼迪是美国的政治家族,但在19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前,是肯尼迪家族名声最臭的时候

这让约翰肯尼迪被认为是当时最不可能当选的总统候选人。

起因是1950年以后肯尼迪家族的掌门人“老约瑟夫.肯尼迪”和麦卡锡交往甚密。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麦卡锡大家都知道,麦卡锡主义者的创造人,天天叫嚣美国国内有共党间谍,整天在美国国内抓苏联共谍,掀起了一波波美国内部的“白色恐怖”。

约翰肯尼迪他爸,“约瑟夫肯尼迪”就经常和麦卡锡混在一起,不光花大钱金援麦卡锡,还在政治上支持他

两人还经常在肯尼迪家的别墅里共度周末,麦卡锡也追求约翰肯尼迪的妹妹,帕特肯尼迪。

在1952年的国会竞选中,肯尼迪家族和麦卡锡达成一笔见不得人的政治交易。

麦卡锡支持肯尼迪在马萨诸塞州的候选人,而约翰肯尼迪在国会关于《谴责麦卡锡主义》的决议投票时,投否决票。

但最后,这个谴责麦卡锡主义的决议,还是通过了,在民主党人里,约翰肯尼迪是唯一一个没有投赞成票的人

因为他爹和麦卡锡达成了私下的政治交易。

所以在1960年大选前,肯尼迪家族因为和麦卡锡过从甚密,而被排挤和边缘化。

当约翰肯尼迪宣布竞选总统时,他没有得到任何民主党人和利益集团的支持

这情况和特朗普当时面对的很类似,2016年特朗普竞选总统时,共和党内几乎没人支持他,他完全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拿下共和党初选。

而在1960年民主党大佬也压根不支持约翰肯尼迪,在他们眼中,年轻的约翰肯尼迪就是个有钱的、荒唐的花花公子。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但是最后约翰肯尼迪成功了,后世分析肯尼迪的成功时,并不会过多着眼于他的政治家族背景,而是着眼于另一个更关键,更有力的角度:

个人品牌

(特朗普的胜利和他的个人魅力以及个人品牌也有着密切关系)

它代表着在美国,即便你家族无人支持,不受党内大佬待见(像肯尼迪),即便你是个政治门外汉(像特朗普),你依然能够依靠着强大的个人品牌力量,赢得大选。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要知道肯尼迪在之前并没有太引人注目,虽然曾参军为国上战场获得荣誉,但他太瘦了(如上图)被认为弱不禁风,身体也不好,是个病秧子

在崇尚英雄主义的美国,这样又瘦又弱不经风的形象不会讨得选民欢心。

肯尼迪长期患有背疼,这个大家都知道,除此之外他还有爱迪生氏病(肾上腺疾病),过敏症,消化不良以及性病。

肯尼迪病状太多,以至于他自己弟弟都拿他取笑说:

“我兄弟身体太差了,如果有只蚊子咬了我兄弟,那蚊子就会死。”

然而在大选开始前,肯尼迪就搞起了政治舆论操作,以扭转自身的不利形象,塑造出一个明星形象。

没错,约翰肯尼迪是个百病缠身的病秧子,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宣传,我们可以将他塑造成一个勇抗病魔,百折不挠的英勇坚毅人物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于是在肯尼迪入院做手术前,找了媒体来拍摄他躺在病床上的照片,然后旁边配以他健康时在国会前认真看报的图片,以表示肯尼迪一心为国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而在脊椎手术结束后一段时间,肯尼迪带病参政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美国的政治场合

尤其是他手术后没多久,拄着拐也要去国会参政,感动了当时很多美国人。

随后肯尼迪还出书,书名为《Profiles in Courage》勇者侧影,也叫《信仰在风中飘扬》,描述了美国参议员的英勇行径

凭借着英勇对抗病魔和出书,肯尼迪将手上的烂牌打出了最大价值。

他成功在美国人心中树立起了坚毅勇敢的正面形象,大家对他病秧子的形象则一扫而空

而除了长期病痛折磨外,肯尼迪还有个巨大的劣势,那就是宗教信仰

美国是新教国家,但肯尼迪是天主教徒,大多数新教徒,尤其是福音派新教徒对天主教充满敌意。

美国的天主教徒主要来自意大利、爱尔兰和拉丁美洲,新教徒长期视天主教为异端,排挤,歧视他们。

新教徒认为天主教徒根本不爱美国,也不忠于美国,天主教徒只效忠罗马教皇。

在选前的多场民调中,有超过25%的选民明确说了,绝不会支持一个天主教的总统。

宗教信仰,又是一个肯尼迪的先天劣势,但是肯尼迪很强硬,并不退让,从没想过改变宗教信仰,他说

“你们不可能把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视为二等公民(指天主教徒)这不公平。”

肯尼迪坚定支持天主教徒信仰的行为,不刻意讨好新教徒,反而催生出了大量天主教徒选票

肯尼迪那一次选举,天主教徒的投票率是美国历史上最高的

坚定支持某一族群,又何尝不是当选的手段呢?绝不抛弃你的基本盘,特朗普今天被骂成那样,他也从未退缩,没说过一句要缓解黑人冲突的话,这是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的人设必须要立得住,就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拥抱他的基本盘。

没有比你的基本盘,更会支持你的人了

而在1960年,肯尼迪除了坚定支持基本盘外,他还一直在努力用“政治明星形象”,来取代他的“宗教形象”。

努力让选民更多的记住他是个政治人物,而淡化宗教属性。

为了塑造自己政治明星的形象,肯尼迪进行了数百场演讲,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但更让肯尼迪如鱼得水的是,科技时代的进步。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美国二战后进入物质大繁荣时代,汽车、电视迅速普及到全美各个家庭中。

1950年,美国只有11%的家庭有电视机,可到了1960年,有电视的家庭数增加到88%

电视时代的到来,极大助力了肯尼迪的“明星政治人设”

要知道电视媒体在当年的煽动力那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2016年的社交媒体时代。

特朗普和肯尼迪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两人都充分利用了科技媒介的转变,一个利用电视,一个利用网络,完成了他们个人的明星形象塑造,最终赢得了总统大选。

1960年美国的电视普及率88%,原本看总统辩论只能通过广播,如今打开电视,看到两位候选人在电视上唇枪舌战,那种视觉上的刺激就更为明显。

尤其是当年肯尼迪的竞选对手是共和党的尼克松,这两人在颜值上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1960年肯尼迪43岁,尼克松47岁,但从颜值上来看没人会选择秃头,面相奸邪的尼克松吧。

这就和当年马英九当选一样,马英九的那张帅气脸庞骗了多少台湾阿姨妈妈的选票啊,在选举政治中,长得帅就是先天优势。

你说特朗普长得帅不帅?

所以当1960年美国电视普及率创新高,开始电视播送总统辩论和一系列活动后,对于肯尼迪来说,是天上给的优势

他能通过电视媒体,迅速创造自己的“政治明星”形象。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在首场电视辩论会上,肯尼迪目光锐利又自信满满,但尼克松却经常不敢看镜头,显得心虚拘谨又畏首畏尾(上图)

而这首场电视辩论,全美国接近8000万人看了直播,肯尼迪锐利自信的形象一下就竖立起来了

对比尼克松,他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首场电视辩论结束的当天,肯尼迪立刻成为全美议论的焦点,不少白人女性自发为肯尼迪打CALL,打电话去他的竞选办公室表明会支持肯尼迪

一个传播媒介的转变,对于整个大选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平时就不怎么关心政治的中立选民来说,你怎么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呢?

就因为一个人面向奸邪就认定他是坏人吗?因为肯尼迪自信帅气就认定他更适合当总统吗?

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你能依靠的,只有直觉,是的直觉。

讲白了也就是这个人看着顺不顺眼,过去电视不普及的年代,你听过广播和报纸,无法直观感觉到一个人顺不顺眼。

但是通过现场直播的电视,你会立刻产生这个人顺眼,那个人贼眉鼠眼的判断,而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足以影响你最后的投票选择。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再转到2016年,美国处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特点是,能迅速快速的实时互动

为什么特朗普不相信传统媒体,而乐于发推特?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互联网容易带节奏,而传统媒体还有编辑把关,就不容易带节奏

于是特朗普和他的竞选团队利用互联网时代,带了一场好节奏,他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口号,掀起了一场集体排外的民粹主义风暴。

同时老特将自己塑造成“选我,美国才能再伟大”的明星英雄人物,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另外隔三岔五的在推特、脸书上发布充满歧视和敌意的政治宣传广告。

再来,雇佣水军编造耸人听闻的假新闻,你比如在2016年大选时候,一篇名为《教皇禁止天主教徒给希拉里投票》的文章,大肆传播。

可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教皇怎么可能禁止教徒给希拉里投票呢?但文章写的言之凿凿,在网络上传播,还真有很多人相信。

此外另一篇文章《奥普拉让一些白人必须去死》,奥普拉是美国著名非裔主持人,他让美国一些白人去死,这题目一看就是假新闻,但却骚动了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心,然后催生出他们积极去给特朗普投票

互联网时代,不用审核,不用负责,只要整个阴谋论,然后取上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就足以带一场好节奏

毕竟这世上相信“阴谋论”的人大有人在,而编造阴谋论对于特朗普竞选团队来说,驾轻就熟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特朗普和肯尼迪是相隔50年的同类人,两人都在竞选初期不被看好,无法获得党内同僚和大佬支持,然后都通过塑造个人品牌形象,再充分利用当时最新的传播媒介,反败为胜

1960年大选前,没人相信肯尼迪能赢尼克松

2016年大选前,没人相信特朗普能赢希拉里

两人赢得方式也很类似

1960年肯尼迪赢尼克松,是以极微弱优势(49.7%对上49.6%)

而“政治门外汉”特朗普,2016年大选,还输了希拉里280万票,但最终以选举人票获胜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就选举操作上来说,特朗普是肯尼迪的翻版,但他更胜过肯尼迪。

在政治实力上处于劣势的一方,依靠打造明星形象,逆风翻盘。

特朗普与被暗杀的肯尼迪的相似之处


那么,让特朗普这样一个政治门外汉担任总统到底是好是坏呢?

相信这个答案已经在我们心中了

2020年美国大选,目前拜登民调大幅领先特朗普(48%:35%),特朗普支持度降至历史新低点。

但我们依然认为特朗普当选的可能性大于拜登,如果民调可信,那2016年希拉里都赢100次了。

而且为什么要支持特朗普当选,一个重要原因是:

特朗普如果连任,就不再有竞选压力,未来四年他会全力为自己下台后铺路。

这个铺路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中国市场,特朗普退下来后其生意触角要想伸入庞大的中国市场,那就决定了他在连任后的四年不会同中国决裂。

像特朗普这么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么个精明的商人,会不为自己下台后的商业利益考虑吗?

所以特朗普若连任,对中国不会更坏,反而可能越来越“好”,当然嘴炮一定还是照样骂中国,但实际对中国不利的行动,将会谨慎的减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欢迎“政治门外汉”特朗普继续连任的原因,他的身上没有繁杂的党派利益,有的只是个人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肯尼迪   尼克松   大佬   新教徒   约翰   天主教徒   门外汉   法国   美国   首相   竞选   总统   形象   政治   电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