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能源战争已经打响?“碳中和”剑指美元霸权,美国已错失先机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碳中和”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从2020年9月,国家领导人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在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以来,“碳中和”概念,正在上升为一项新的“国策”,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着。

首先是去年年底,“碳中和”议题进入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后又在今年3月和5月,最高层两次开会,集体学习、制定“碳中和”路线图。

为了达到“碳中和”这一目标,最近两年中央政府停建、缓建燃煤电站,督促地方进行新能源转型。客观上甚至造成了去年底和今年5月,湖南、广东等地的工业缺电现象。

6月底,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即将上线,首批2000多家发电企业入场。后续还会有钢铁、化工等能耗大户进驻。从此以后,“排放不需要付出代价”,在中国将彻底成为历史。

作为一项时间长达40年的规划,“碳中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落地如此迅速,甚至不惜以牺牲短期经济利益为代价,证明最高层不仅仅把它视为一项简单的环保行动。

它更关系着中国的能源独立、产业升级、金融实力等方方面面。

毫不夸张地说,“碳中和”是21世纪中国的核心战略。

今天,柏年就来拆解高层布局,讲一讲“碳中和”大战略的第一个方面——看“碳中和”将如何亲手捏碎石油美元,终结美元霸权。


一、石油美元的由来

说起“石油美元”,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美元还和黄金等价,官方价格35美元一盎司黄金,所以那时黄金也被称作“美金”。

但在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有着极大作案嫌疑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上位。

为了笼络人心,约翰逊对外发起越南战争,对内开展“伟大社会”福利计划,将美国政府拖入财政泥潭。

过度开支和举债,让美国黄金不断流失,美元信用贬值。

约翰逊下台之后,他的继任者尼克松发现前任给他留下一屁股的债,他自己也还不清,所以干脆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战后一直维系美元信用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

为了继续维持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霸权地位,尼克松的副手——国务卿基辛格,为美元设计了一套“石油美元”循环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和中东石油国的王爷们签订保护协议,保这些老旧腐败的政权不被推翻,条件则是王爷们手中的石油,无论谁来买,都必须以美元结算。

而王爷们卖出石油拿到美元,要么向美国买武器,要么买美股美债赚点“理财钱”,最后又都流回了美国,完成“美元循环”。

中美能源战争已经打响?“碳中和”剑指美元霸权,美国已错失先机

尼克松与沙特国王签订协议,中间是基辛格

更骚操作的是,为了激发王爷们的危机意识,让他们多多购买美国军火,美国还在中东楔入了“以色列”这颗钉子。

几次中东战争打下来,王爷们见识到了以色列手上美版军火的实力,于是纷纷拿着钞票到美国“扫货”,美国则完成了石油国和以色列的“两头收割”。

代价则是,中东人民在炮火下永无宁日。


二、石油美元,苦了中国

“石油美元”体系下,除了中东战争难民成为“炮灰”之外,最辛苦的还要数中国。

作为世界工厂,美国每一次“放水”拯救他们自己造成的经济危机,我们都要被迫承担通货膨胀带来的痛苦。

远的不说,就拿这一次“新冠”疫情举例。

疫情爆发后,美国直接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发给每个成年人2000多刀现金(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刺激消费、支撑经济。

虽然美国疫情死亡人数世界第一(基于官方数字,真实情况可能印度第一),但因为“大放水”,经济复苏速度也是世界前列。

美元霸权的好处,不禁让人羡慕。

而作为美国最大的商品供应商,中国的厂家们订单增长,刚刚高兴没几天,就发现从中东的石油、到巴西的铁矿,价格都在暴涨,利润被严重挤压,一圈下来竟没赚几个钱。

这种“美国吃肉、资源国喝汤、生产国干瞪眼”的窘境,从上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体系成立之后,一直延续至今,德国、日本、中国相继受苦,无人能破解。

曾经,中国也曾想插上一脚,笼络石油国王爷们,撼动石油美元的根基。

例如疫情之后,我们率先和阿联酋签订了疫苗供货协议,并帮助阿联酋生产疫苗。现在,阿联酋疫苗接种率世界排名前列。

但就这点好处,也被美国盯上。例如美国国防部最近表示,要重新考虑向阿联酋出售F-35战机的问题,确保中国不会通过阿联酋“接触”到F-35的秘密。

但更令中东王爷们心存忌惮的是,美国在中东密密麻麻的军事基地,让王爷们不敢和中国走得太近,中东石油改用人民币结算,更是“难于上青天”。

中美能源战争已经打响?“碳中和”剑指美元霸权,美国已错失先机

面对美国在中东布局已久,“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现状,中国只能另辟蹊径,寻找击倒“石油美元”的绝招。

而这个绝招我们终于找到了,那就是“碳中和”。


三、“碳中和”横空出世

“碳中和”击倒“石油美元”的逻辑并不复杂。

“石油美元”建立在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的基础上。今日,石油仍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50%以上。而“碳中和”的使命,就是要消灭包括石油在内的化石能源。

如果在半个世纪后,世界“碳中和”终将实现,石油的使用量大大削减,届时“石油美元”就将失去存在的根基。

更绝的是,战争一定要讲究个出师有名,而“碳中和”是一招符合环保与世界道义的“阳谋”,令美国无可指责。

“碳中和”虽好,实现起来却也并不简单,既需要后天努力,更需要先天禀赋。就好像石油时代,尽管开采石油的工具再先进,地下没有油田也是不行的。

恰巧,中国具有极其广阔的清洁能源开发潜力。

过去我们一直说“中国国土广阔”,但是实际上可使用的国土面积并不大。高原、沙漠、戈壁占据着我国西部、西北部的广大空间,土地贫瘠,不适宜人类生存——以至于形成了“胡焕庸线”这样一个奇特的人口学景象。

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新能源时代,这些贫瘠的土地,却拥有着丰富的风、光、水电资源。

中美能源战争已经打响?“碳中和”剑指美元霸权,美国已错失先机

以西藏为例。西藏境内大江大河密布,非常适合水力发电。全国待开发水力资源一半以上,集中在西藏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怒江等河流。

同时,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阳光最充足的区域,光伏发电效率是西北戈壁的1.5倍、东南沿海的2倍。

配合中国独有的“超、特高压”技术,将西部与东部电网连接起来,近几年来西藏已经开始使用清洁电力“藏电外输”。

比西藏跑得更快的是新疆。

作为同样日照充足的地区,近年来诸多光伏发电企业涌入新疆这片热土,形成了从光伏原料开采、到设备制造、再到装机发电的全产业链。

目前,新疆多晶硅(光伏面板原料)产量占全世界的45%,今年1-4月,新疆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大幅增长25%。

新疆的光伏产业发展得太快,以至于最近进了美国人的“制裁名单”,不禁令人唏嘘。


四、美国错失先机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曾经在很多技术领域,比我们更先进,但是美国却在“碳中和”这一关键领域做出战略误判,以至于错失先机。

这一误判,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特朗普同志。

由于“懂王”和共和党的主要支持者,是美国的大石油商,因此重视石油产业、轻视清洁能源产业,成为了懂王执政时期的施政方向。

在他的任内,美国降低石油开采的环保门槛,大力开发“页岩油”这一技术路线,推动石油增产。

2019年,美国原油出口量超过了进口量,在时隔67年之后,再度实现了“能源自给”,成为了特朗普竞选时口头吹嘘的又一功绩。

就在特朗普重复走着“石油”这个旧路线的同时,中国看到了时代变革的潮流,押注新能源转向,从新能源的开采、制造到应用,全产业链加速布局

在开采方面,中国企业在海外大举收购制造电池和电气化设备的铜、锂、镍、钴等重要金属。

例如在被美国视为“弃子”、内战频繁的刚果(金),紫金矿业开发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一期已经投产,整片铜矿有望晋升为世界第二大铜矿。

中美能源战争已经打响?“碳中和”剑指美元霸权,美国已错失先机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 中国紫金矿业为第一大股东

刚果(金)同样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约占钴产量的60%。而洛阳钼业、中国有色、五矿资源等中国企业,则联手控制了刚果(金)70%的采矿份额。

石油时代,我们缺油;炼钢时代,我们缺铁;但在新能源时代,我们终将自给自足。

在制造方面,自2004年德国率先实行新能源电力补贴之后,我国也在2006年施行《可再生能源法》,推出适合国情的新能源补贴政策。

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今天中国光伏企业霸占了海外市场的半壁江山,风电企业也占据全球份额的1/3。我们的新能源制造,强大到欧美一定要找理由,对我们实施“反倾销”制裁。

在应用方面,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是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年销量137万台,是第二名德国的3倍,第三名美国的4倍。

中美能源战争已经打响?“碳中和”剑指美元霸权,美国已错失先机

中国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第一”

纵观历史,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基本上都出身于汽车市场率先生长起来的国家。例如汽车发明者卡尔•本茨所在的德国,汽车流水线推广者亨利•福特所在的美国。

虽然在技术领域,目前众多国产“造车新势力”,距离“第一品牌”特斯拉仍有差距,但得益于本土作战优势,这些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未来,从中国走出世界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不再是梦想。


五、拜登上台,只会加速石油美元的灭亡

2021年拜登上台之后,“清洁能源”转型成为他的执政重点之一。

拜登虽然被特朗普称为“老糊涂”,但是他心里清楚得很。对于拜登来说,重新押注“清洁能源”,既是民主党的政治正确,也是对特朗普错误路线的纠偏。

这两天,拜登团队提出一个“无尽前沿”法案,表示未来5年政府拨款1000亿美元,投入到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关键技术领域,从而“确保美国在21世纪保持全球领先的科技竞争力”(拜登语)。

可惜的是,拜登这一招来得太晚,只会加速美国赖以为生的石油美元的灭亡。

若2016年上台的,不是特朗普而是拜登,拜登抢先中国一步占领先机,在新能源各个领域率先布局,例如垄断铜矿资源(高盛最近表示,铜是新时代的“石油”)。

那么美国或许还有机会,从“石油美元”成功转型成某种形式的“铜美元”、“新能源美元”。

但是大国博弈,机会稍纵即逝,有些招数早5年、晚5年,效果将天差地别。

正如同2001年,美国选择去打“反恐战争”,而没有继续遏制中国,给了中国崛起的机遇期一样。

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反超美国,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头号玩家”。

现在美国试图迎头赶上,所能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中美联手,向世界传播新能源技术,加速石油的退出。

而美国始终处于无法反超中国的尴尬境地,并亲手将石油美元推向灭亡。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美国   尼克松   刚果   约翰逊   阿联酋   中美   美元   中东   铜矿   西藏   德国   新疆   霸权   王爷   新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