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梅雨期超强汛情影响,今年全省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今年秋冬播天气的不确定性和小麦、马铃薯生产特点,要树立“七分种、三分管”和“抗灾秋冬播、科技秋冬播”的思想,立足防干旱、防渍害、防冻害、防倒伏、防病虫等“五防”措施,坚持适时、适墒、适量播种,强化田间管理,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2020年湖北省小麦、马铃薯秋冬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推广优质品种。以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绿色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选用适宜专用品种。小麦重点在鄂北地区推广耐旱、抗病、抗倒和中强筋品种,在江汉平原推广抗赤霉病和抗穗发芽品种。马铃薯在平原、丘陵、低山区域宜选择中薯5号、华薯系列、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二高山及以上区域宜选择鄂马铃薯系列、米拉、青薯9号等中晚熟品种。

二、精细整地待播。按照“早、深、净、细、实、平”标准,及早腾茬、深松灭茬,高标准、高质量整地。稻茬麦产区要千方百计减少迟播、特别是过迟播种,水稻田要开好排水沟,稻谷成熟后及时低留桩收获,秸秆粉碎均匀抛洒还田,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三、适时适量播种。小麦以培育冬前壮苗为标准,严格把握播期,做到适墒适期适量播种。鄂北地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30日,鄂南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11月5日。鄂北旱地每亩适宜播种量10~12.5公斤,稻茬麦每亩适宜播量12.5~15公斤,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肥力、种子发芽率等适当增减。旋耕播种的麦田,宜在播后墒情适宜时及时进行镇压,有助于小麦抗旱、防冻和提高出苗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马铃薯冬播不宜过早,平原、丘陵、低山区域适宜播期为12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前,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早熟品种每亩5500穴左右。二高山及以上区域马铃薯播期根据降雪影响适当提前或推迟。马铃薯播深一般8~12厘米,费乌瑞它等品种宜播深15厘米,以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大力推行药剂拌种。

四、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水平,积极开展测土配方肥料。小麦一般亩施氮肥(N)10~12 公斤,磷肥(P2O5)4~6 公斤,钾肥(K2O)3~5 公斤。氮肥分次施用,基肥占50%~60%,拔节肥占25%~30%,视苗情在冬前(三叶期)追施10%~15%的氮肥;磷肥、钾肥全部基施。提倡增施有机肥、生物肥等,扩大缓控释肥料、专用复合肥等施用比例。马铃薯耗钾肥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亩产3000公斤鲜薯要吸收氮16公斤、磷6.5公斤、钾32公斤。冬种马铃薯覆盖地膜后追肥不易,必须一次性施足基肥,腐熟农家肥可亩施2000公斤左右,化肥一般亩施专用复合肥100公斤(16:13:16或17:6:22)、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农家肥和尿素结合耕翻整地施用,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匀。其它化肥做种肥,播种时开沟点施,避开种薯以防烂种。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五、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小麦加快推广机械精量条(匀)播技术,改人工撒播为机械条(匀)播,提高整地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推广应用小麦整地、灭茬、播种、施肥、镇压、开沟一体化的播种机具,实现节本增效;旱地小麦行距为15~18厘米,稻茬小麦行距为20厘米,进一步优化小麦群体结构。马铃薯推广深沟高垄栽培技术,在适宜机械化操作区域,优先采取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平原、丘陵、低山等区域可适度发展双膜(拱棚+地膜)或三膜(大拱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将成熟期提早至4月中下旬,抢高价位、获高收益。

六、防控病虫草害。播前抓好地下害虫防控,播后小麦重点抓好冬前化学除草,要封杀结合、以封为主,于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对未封闭化除或效果不好的麦田,在冬前选择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8℃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冻害和药害。

七、加强服务指导。 充分发挥湖北省粮食专家指导组优势,以“种肥药机”技术集成示范为突破口,加大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精量匀播等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建设高质量示范样板,推进关键技术落地、落户。积极引导发展订单生产,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指导,引导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开展联耕联种、代耕代种、农事托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切实提高秋冬播质量,努力夯实明年夏粮丰产基础。

更多文章和视频请关注@三农科普 每天持续更新,欢迎阅读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马铃薯   药剂拌种   小麦   秋冬   壮苗   墒情   基肥   冻害   湖北省   钾肥   氮肥   高效   丘陵   土壤   生产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